主流报媒史料搜寻的坐标和主线

2020-12-23 02:02罗静玲
兰台内外 2020年24期

罗静玲

摘 要:撰写著述一家主流报媒的历史,收集资料是一项基础工作。那么资料情报部门应遵循哪些搜集坐标,实事求是,周密布局?以《深圳特区报》为例,专题分析、疑难追踪、远程配合、资料校验等4个坐标,明确这种科研课题的推进标识,像前行的灯塔映照收集资料的方向。主流报媒史料搜寻的四条主线则是:第一,顺应主流报媒历史立体研究的主线,去收集丰富资料;第二,按照这份报纸发展脉络的时限主线,去搜寻专题资料;第三,遵循编写报史横纵分明的构架主线,去寻覓典型资料;第四,追寻深圳特区报人奋斗精神的主线,去整理感人资料。从而为报史著述提供充足的“弹药”。总之,要排除“报史纷繁庞杂”的困扰,在构架和内容上对史料收集提供明确方向。一句话,让资料情报人员也成为有底气的报史研究专家。

关键词:史料收集;主流报媒史;搜寻坐标;溯源主线;资料情报工作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建40周年,也是《深圳特区报》创刊38周年。作为深圳最大的主流媒体,《深圳特区报》忠实记录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般照亮这座特区城市跌宕起伏的蹉跎岁月。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原社长壬辰春赞扬它:“《深圳特区报》虽然植根深圳,但它以自己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报业经营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国新闻界活动的影响力,在全国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作为一份有30年历史的具有强大传播力的新型城市党报,《深圳特区报》不仅在深圳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媒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很快,两年后将迎来《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记述这份报纸从创刊时的4个版、竖排、繁体字,发展为如今融媒体矩阵的中国新型城市党报历程,深圳特区报资料情报人员要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重新编撰一部新报史,向这份报纸创刊40周年盛典献礼。

那么如何为这份中国主流大报撰写史稿提供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准确资料,梳理这家报纸的历史沿革脉流,就成为资料情报研究部门承担的一个必选课题。其中,如何确定主流报媒史料搜寻的坐标和主线,是记述报史的首要前提和开题保障。

一、主流报媒史料搜寻的四个坐标

收集和整理主流媒体的历史资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其畅达的资料发掘路径需要有正确的坐标指引。《深圳特区报》创刊于1982年5月24日,在这家报纸30周年的时候,曾经出版过一部记述该报激情燃烧岁月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全面梳理了《深圳特区报》30年的创业发展历程,介绍了该报从铁皮房办报到确立全国大报地位的创业史,记述了中国主流媒体发展的一个真实案例。而且作为来自先行先试的深圳经济特区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报业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正能量和传播智慧。该书出版后,引起中国新闻史研究专家和报界热切关注。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原社长壬辰春指出:“<深圳特区报>此举的意义在于,总结和提炼了自身30年发展历程与经验,使其成为报社员工的共识和精神财富,而且作为来自先行先试的深圳经济特区的办报经验,相信也会对全国报业同行们提供有益的启示。”8年过去了,深圳特区报的资料情报人员从未停止积累和研讨,为今后修订撰写这部书稿揭破了诸多困惑,也重新确立了史料搜寻的4个坐标,可供借鉴:

1.专题分析坐标。在深圳特区报资料室里,经过资料人员几十年的资料积累,形成文字、照片、视频、版面、实物等等系统分类,也建立起完整丰富、清晰透明的专题资料库。这也提示撰写报史不仅要发现大量新的历史资料,验证这些新资料的真实性,更要针对报史时限、体制改革、重大报道、自办发行、广告拓展、多种经营等专题,配备专人提供更加有厚度的新内容。即专业资料人员也要演变为史稿研究人员,才能让修订这部史稿闪烁活力。

2.疑难追踪坐标。无论研究哪门历史,获取资料当然是基础工作。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著述的质量。深圳特区报的资料部门过去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纸质和电子文献,包括75人的口述历史、历年大事记、人事沿革、报纸改版、广告、发行、印刷升级等资料,但在报史著述中也留下诸多疑难和猜测,譬如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是通过哪个渠道来的?邓小平同志来深圳植树为何换了树种?深圳特区报社公车改革触动了哪些部门?等等。这些都有待于资料情报人员去追踪线索,揭破真相,研究清楚。特别是40周年历史撰写项目一旦启动,会有诸多新疑问,需要资料情报人员去提供破解线索和答案。

3.远程直供坐标。报社聘请大学新闻史专家联合立项,并不意味着立刻就实现了高校和报社科研力量的配合天衣无缝。特别是新闻史专家在外地,空间距离难题凸显。为破解实战中“科研空间”的远距离难题,资料团队必须探索与新闻史专家团队有效配合的新流程,各自责任明确,相互协调配合,特别是资料网上直供要成为常态。一是资料团队应设有专人24小时听令,只要撰写专家来短信或电话要求资料,确认情况就必须立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网络传递过去;二是涉及报史发生的大事,也可派出记者采访当事人,弄清来龙去脉,第一时间上网传送,确保专家分析撰写需求;三是召开各种专题座谈会,让专家吃透报社各种资料,著述得心应手。

4.资料校验坐标。在每个报史著述撰写阶段,尤其是初稿出炉,就要立刻交给资料团队进行校验。包括保证文字和数据引用来源正确;避免口授历史的个人观点替代报社立场;有关图片的背景、质量、说明等使用恰当;注释的时间、地点、来源,访谈当事人等史料详实可靠;大事记、获奖名单、领导接续等附件,不出纰漏;某项具体新资料破解的难题和疑惑,也要有充分证据。譬如改版,1981年6月6日《深圳特区报》试刊问世,对开4版,竖排繁体字;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彩印周报;1983年12月1日周报改日报;1985年4月1日繁体字改为简化字;1987年 1月1日竖排改为横排;1988年1月1日每旬逢8日增出4 个版;1989年1月1日扩为对开8版,成为全国6家日出8版的大报之一;4月1日8个版全部采用电脑照排,成为全国第一家全部采用电脑激光照排的报纸;1993年1月1日对开8版扩至12版;1994年1月1日由对开12版扩至对开四大张16个版,成为我国内地当时版数最多的两家大型日报之一(其中一家是广州日报),等等,要保证准确无误。

二、主流报媒史料溯源的四条主线

《深圳特区报》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第一报,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因为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深圳媒体的旗报,记述了深圳特区历史大事和丰富案例,在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上,敏锐捕捉和发现改革的信号,大力传播特区“试验场”的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经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鸣锣开道,一直扮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和鼓吹者的角色,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个可以复制的答案。透过《深圳特区报》,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全景历程,也映照出深圳特区报人的孜孜追求、汗水泪水和苦苦思索。《深圳特区报》从创刊开始,一直坚持立足深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表现出很强的外张力;《深圳特区报》的个案,将来无论在什么时候写中国新闻史,都是绕不过去的一笔。

那么资料部门如何按照那些主线,为史稿著述提供充足的“弹药”?总体上概括说,要实事求是,周密布局。排除“报史纷繁庞杂”的困扰,在构架和内容上对史料溯源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便于资料的搜集分析和系统整理。

第一,按照这份报纸发展脉络的时限主线,去收集专题资料。这个主线是收集资料的主轴。收集资料要依照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记述方法,以报社历史事件为主脉,系统收集整理《深圳特区报》在改革大潮中诞生发展的诸多专题内容,揭示这份报纸的发展规律和特殊报格。在发展阶段上划分4个10年:第一个10年,从1982年创刊-1992邓小平视察深圳,是艰苦创业确立大报地位时期;第二个10年,从1992年-2002年深圳报业集团成立,是一份报纸发展为报业舰队时期;第三个10年,从2002年-2012党的十八大召开,是新集团框架下的探索时期;第四个10年,从2012年-2022报社创刊40周年,是融媒体探索发展和壮大时期。按照这个历史逻辑顺序,建构史稿总体框架,跳出过去新闻史研究主要是事业史、总编辑史的老套路,记述这份报纸在在哪些特殊环境和机制下演进的,如何创造中国媒体发展的深圳速度。

第二,顺应这家报社历史立体研究的主线,去收集丰富资料。在时限主线的前提下,开阔资料收集视野。一是新报史资料收集要从单线扩展到全景,包括一份报纸和一项国策的关系,一份报纸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一份报纸和媒体群涌现的关系;一份报纸和一种开拓创新精神的关系,来丰富和深化资料的收集领域;二是报史资料要在深圳报业的背景下分析发展规律。因为深圳媒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式发展到优质高效转变的过程。其中《深圳特区报》在试刊5期后正式出版了第一期周报,这是特区新闻出版事业的正式发端。此后深圳特区媒体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以《深圳特区报》为领头羊,发掘内在规律的资料愈发重要。譬如1995年底,深圳已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43家,初步形成以党委和政府机关报为核心、门类基本齐全、结构日趋合理、专业期刊比较繁荣的报刊业发展格局;三是资料团队要提炼这份报纸特殊发展境遇的资料成果。包括1992年股票风波中的《深圳特区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的竞争,南方报业进入深圳的曲折故事等等。提供这些丰富真实的史料,帮助新闻史专家从学术角度做出独立判断,把这份报纸的内涵提炼到一个新层次,推导出对中国新闻业的直接影响,从而把报史研究从一维变成三维。

第三,遵循编写报史横纵分明的构架主线,去收集深度资料。在立体全景收集报史资料的时候,一是要注意纵向的线索,彰显出《深圳特区报》的奋发向上的大报风范;二是要注意横向的线索,着眼报纸与整个中国社会演进的互动,中肯评价这份报纸的重要历史价值。譬如纵向,《深圳特区报》报道“蛇口爆破”、“深圳速度”、“惊天一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发行、率先进行建设工程招标等等,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猴年新春八评、《东方风来满眼春》、历年新春评论,表现这份报纸十分强烈的担当感;丛飞报道、“新闻直通车”获得中国新闻奖等等荣誉,为这份报纸赢得社会赞誉和媒体声望。譬如横向,详细收集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的资料,这是《深圳特区报》在中国复杂的大背景下,置身改革开放报道风口浪尖,确立大报地位的标志;深圳特区报业集团的挂牌,标志深圳报业舰队正式起航;创建读特APP,则是这一报媒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决然转变,等等。提供这些尤为详细的资料,可以深刻分析报纸的关联,为报史撰写增加亮点。

第四,追寻深圳特区报人奋斗精神的主线,去收集感人资料。这是透过一滴水看太阳,透过《深圳特区报》创刊以来贯穿的一条红线,分析整理特区报人“开拓创新”的气魄。这不但是这份报纸的精神,也是这座特区城市的精神。《深圳特区报》奉献的不仅是世界一流的新闻大厦,还创造出一种报业精粹管理的样板,以及报媒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一是报社领导层对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在宏观上坚定并巧妙地布局,引发这份报纸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二是一批批编辑记者奔波在这片创造奇迹的热土上,记录着这里因为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读者和粉丝对这份报纸和融媒体的支持,才创造了这份报纸的今天!这一切,让这张报纸无愧为一份大报,留在了历史长河的档案里。因此,收集提供的资料也要叙事,讲述这里每天发生的一件件感人故事,如中英街上的“活雷锋”陈观玉、大医郭春园、爱心大使丛飞、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李传梅、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陆建新等的感人事迹,以及这份报媒洋溢着的无畏精神。

新闻专家范以锦曾经说过:“修当代史虽然有很大的难度,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都還健在,一个事件是怎么回事,很容易搞清楚。”鉴此,提供《深圳特区报》各类史料,不能浮夸成绩、也不能掩饰问题,包括85大爆炸报道和1992年股票风波等等资料,以踏实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收集整理丰富准确的系列资料,排列逻辑合理的大事顺序,提供一份报史沿革的清晰主线。即沿着《深圳特区报》的时限主轴主线,按照4个重要发展时期划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视野、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背景下,揭示《深圳特区报》开拓创新的不同侧面,描摹特区报人的典型事迹和奋斗精神,去收集大量的专题和个案资料。从而表达对这份报纸历史的尊重,对创造历史的几代新闻人的尊重。

历史是一面镜子。收集那一幕幕闪动的历史画面,可以看到新闻历史的变迁。眼下,中国融媒体呼啸而来,《深圳特区报》作为中国主流报纸如何成为强势融媒体?同样,报史研究如何跟踪收集分析其珍贵资料?也如同一份考卷摆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张 昆,陈 寅.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M],2012

[2]耿 伟.中国当代报业史研究的新突破——《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学界研讨会综述[M].新闻前哨,2012

[3]凌小萍.近代报刊史研究的新探索[M].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

[4]白润生.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高峰——读卓南生先生的名作《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J].新闻三昧,2002

[5]南长森.当代史进程中的报业转型——吕尚彬《中国大陆报纸转型》评骘[J].出版发行研究,2011

[6]刘明洋.新闻人史料学研究的当代价值——《一张报纸的抗战——大众日报社史撷英》[J].青年记者,2018

[7]戴鞍钢,黄 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J].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

[8]魏 桥.群星璀璨 代不绝人——读《折江省新闻志》的启示[J].新闻实践,2007

(作者单位:深圳特区报发展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