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20-12-24 07:10
科学中国人 2020年22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流感科幻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科学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既是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也是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毕竟,科学发现的每一次突破,都让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往前迈进了一步,也让产业形态的变革,加速跨越了一步。

发展科学,就需要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这种传承,尤其依赖青年人才。青年人才应该将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一种本能。求真、质疑、合作、开放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大胆质疑、实验求证;同时具有开放的心态,依托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甚至跨时代、跨学科的科研合作,通过多元文化、不同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我国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各项主要科技指标均居于世界前列。但我国对世界科技的原创性贡献仍然屈指可数,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科技成果依然凤毛麟角。而这些科学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怎样培养有科学精神的青年人,这个责任很大程度上落在了高校肩头。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是人类科学创新的先行者和主体。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建校理念就是高起点、小而精和研究型。我们希望探索新的科技评价体系,不是看重论文或者是其他数字性的指标。它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够激励创新。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青年科学家。

吴朝晖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规律,指出了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方向。

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是智能化将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紧密结合,从而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紧布局多学科交叉汇聚的战略方向,既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需要,也是面向未来、决胜未来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多学科力量协同解决。面向未来,高校要以前瞻视角和超前思维推进多学科交叉汇聚。以学科重组产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建立各学科群有机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掌握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生态等领域的创新主动权;探索基于兴趣、应用、数据及算法的混合驱动创新模式,以新的组织结构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推动创新过程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需求。

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过去的岁月中,流感的大流行在全球造成了重大人群和社会经济的损失。今年冬季,抗击流感和新冠仍是两个重大的挑战。在中国科学院奥运园区里可以看到一个流感病毒的雕像,让我们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岁月当中几次主要的流感大流行,第一次是1918年的H1N1流感大流行,第二次是1957—1958年H2N2流感大流行,第三次是1968—1969年H3N2流感大流行,第四次是2009年暴发的A(H1N1)pdm09流感大流行。这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损失。

我们还有几次动物源性流感的流行,从1995年到1997年的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2013年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1918年到2014年,所有人感染动物流感病毒株和亚型包含H1N1、H2N2、H3N2、H7N7、H1N2、H5N1、H9N2、H7N2、H7N3、H10N7、H7N9、H6N1、H10N8、H5N6等。这些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株都给人群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2018年还有人感染H7N4亚型禽流感病毒,2019年是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R N A病毒,可以跨种属传播,新的病毒株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和灾难。自然界中飞禽感染病毒并形成了流行传播链,从水禽传播到家禽以及到猪,最后传播到人类。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鸟飞禽跨洲际传播,按照候鸟的迁徙路线从南半球传到北半球、从西半球传到东半球。目前尚无法预测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现,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全球合作,提高对流感的认识。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科幻和科普都与科学有关,科普主要传授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精神,科幻本身未见得要折射多少科学知识,但一定会激发想象力、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和对科学的热爱。

科幻对科学普及所起到的作用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普。科幻与科普的结合意义重大,好的科普作品能够为科幻作家提供素材,而好的科幻作家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还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以及理性的思考精神。同时优秀的科普作家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有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才能够更加接地气,贴近读者公众,这样的科普精品本身可以被称作文学或艺术作品。

在我看来,科幻文学还能够帮助人类更深层次思考、认识和理解社会及未来。比如人工智能、生命技术这些领域目前发展非常快,很多伦理问题现在都凸显出来了,通常情况下社会应对这样的伦理问题是不及时的。因此,仅仅依靠科学共同体是不够的,我认为科幻的发展和繁荣能够促进我们思考人类共同体的责任,共同思考未来的方向。

此外,在我看来,无论是做科普还是做科幻都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解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能普遍接受的社会价值,这对中国科幻真正走向世界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科技、社会快速发展,为科幻繁荣奠定了基础。推动科幻事业和产业发展,我认为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重要的推手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是做好两者之间的角色分工。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流感科幻
流感大作战
Burst Your Bubble
小心,流感来了
未来科幻城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小心!流感来了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科幻画工厂
“流感”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