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如何打造
——母亲河江苏段造林绿化工程势在必行

2020-12-24 19:36陈欣
中国林业产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廊道绿色生态经济带

文/陈欣

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是中国第一大河、全球第三大河,是国家战略水源地和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长江通道已成为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向轴线,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江苏省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基础最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基本定位,提出涉及长江的一切工作必须服务于生态这个前提,治理污染不讲条件,严控空间不让分毫,修复生态不打折扣,并制定《长江江苏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总体规划》,规划涉及全省沿江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 8 个设区市下辖的 39 个区(市、开发区、产业园等)。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势在必行。

长江经济带及沿线森林资源状况

长江江苏段沿线是全省人口的主要聚居带,涵盖了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 8个设区市下辖的 39 个区(市、开发区、产业园等)。改革开放以来,沿江经济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密集型的沿江经济带,成为机械、石化、冶金、能源及物流等产业的集聚地,沿江地区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八成,全省进出口量的九成来自于沿江地区。

长江江苏段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和高密度的人口产业布局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干扰强度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长江江苏段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城镇面积增加显著。农田、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面积减少。岸线开发存在乱占滥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粗放利用等问题;岸线利用布局也不尽合理,生态保护岸线、生活岸线比例偏低,亟需全面清理和整治;岸线整体性保护不足,生态系统破碎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退化趋势长江两岸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主要问题

江苏段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需绿化的岸线长度 950 公里,牵涉全省沿江的 8 个设区市下辖的 39 个区(市、开发区、产业园等),涉及林业、发展改革、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整个工程建设战线长,涉及的地方及部门众多,建设和协调难度均较大。通过本次对江苏省长江岸线的调查,工程规划范围内可以用于造林的宜林地基本是“见缝插针、应绿皆绿”了,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可用于成片造林绿化的土地极其紧缺,“造在哪”的问题极为突出。此外,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的性质决定了整个工程是以生态建设作为内核,难以较多地兼顾造林的经济效益,导致个体和民营企业不会有太多的投资意愿,工程建设的主要资金需要各级政府来承担,在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建设资金的筹措压力非常巨大。

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如何打造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长江两岸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量质并重、以质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保障长江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遵循森林生长演替自然规律,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通过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绿化。

以 “一带”(沿江两岸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三网”(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多点”(沿江村镇、交通枢纽、厂矿企业、码头及滨江绿地公园等节点)作为建设内容,形成以林涵水、依水建林、林水相融格局,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景观优美、生态稳定、绿化风貌和区域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绿色生态廊道,展示美好江苏的山水之美、田园之美、湿地之美、自然之美,为江苏省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

根据长江沿岸主要立地条件,包括自然地貌、人文历史、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异规律,到 2020 年12月,形成了“一带、三网、多点”互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景观廊道体系,建成一条以沿线生态景观防护林带为主体(包括江堤堤干和临水侧至江滩面绿化,以及干堤背水侧堤脚外 100 米范围内绿化),以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三网”相配套的景观生态绿化为脉络,以沿江村镇、交通枢纽、厂矿企业、码头及滨江绿地公园节点等绿化为嵌点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

长江沿线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不仅将勾勒出长江江苏段岸线靓丽的生态美景,同时也是凸显“生态江苏,绿色江苏”的江苏生态大省的形象展示橱窗。长江沿线造林绿化工程与江苏优美的自然田园山水、深厚悠久的人文历史、现代简洁流畅的城市滨江景观融为一体。结合生态防护功能以及景观需求,建设集约、低碳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实现景观资源和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同时依托当地自然及地域文化资源,于绿带中点缀当地自然风貌、人文景点,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之美、湿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为构建 “绿色江苏”、“生态江苏”、“现代化江苏”增添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廊道绿色生态经济带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