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解辑

2020-12-24 06:13邱慧萍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弟子示例论语

开化中学邱慧萍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山水联盟”

返校考试高三年级语文卷第21—22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 题。(6 分)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材料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21.“有朋自远方来”的“朋”这里泛指_________的人,“就有道而正焉”的“正”意思是________。 (2 分)

22.请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并说说你对孔子的评价。 (4 分)

参考答案

21.志同道合;匡正(改正)

22.所学的内容:①学习《诗》《书》《礼》《乐》等儒家文化经典;②学习孝敬父兄、敏于事、慎于言、守信用等为人处世之道;③学习儒家仁爱之道、严于律己,提高道德修养。 (1 点1 分,答出2 点及以上得2 分)

评价:①赞赏孔子重视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教育高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②赞赏孔子重人格精神修养、轻物质享受的安贫乐道思想。(1 点1 分,意思对即可,共2 分)

此题考查的三则材料都选自《论语·学而》。

第一则选自初中课文《论语六则》。孔子认为,“学”只是认识,“习”才是巩固,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而时习之”;同时强调了“学”与“朋”的关系,学习需要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提高;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德行,即使不被他人所理解,也应泰然处之,这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第二则选自《〈论语〉选读》中的《仁者爱人》。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次之。

第三则选自《〈论语〉选读》中的《学以致其道》。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方面,并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如此才能说是“好学”。

图/视觉中国

21 题

失分示例1:远道而来;正直

失分示例2:学识渊博;端正

第一问,“有朋自远方来”中,“朋”的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孔子强调“以友辅仁”,只有交到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示例1 的答案只看到字句表层的“自远方来”,没有深入理解“朋”背后的含义。示例2 将“朋”解释为“学识渊博”,看似言之有理,但没有点出“志同道合”的这种状态,仍然不准确。因此这两个答案均不能得分。

第二问,“就有道而正焉”的“正”做动词,指匡正、改正,连起来解释为 “靠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示例1 解释为“正直”,词性就错了,不得分。示例2 的“端正”,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动词,表面上好像译得通,但“端正”与“匡正”“改正”还是有差异的,“匡正”侧重“扶正,纠正”,是在出现问题的前提下进行修正,而“端正”则没有这层意思,所以这个答案也不得分。

22 题

失分示例3:(1)学习勤奋,复习刻苦;拥有仁爱之心,泛爱众人;安贫乐道,孝顺父母。(2)孔子有宽广的胸怀,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好学并注重方法,还敬重父兄,可见勤勉。

这位同学在审题上存在很大问题,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盲目作答。

这个答案只关注到第二问的要求,对孔子进行了评价,完全忽略了“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这一点,从一开始就丢掉了2 分。而且在评价孔子时,答案也仅仅是列举材料中的内容,没有提炼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要点进行整合概括。“学习勤奋,复习刻苦”属于无中生有;“人不知而不愠”这一点来源于材料一,不符合答题范围;“拥有仁爱之心”“孝顺父母”“好学并注重方法,还敬重父兄”等表述只是孔子所倡导的观点,并不是孔子的所作所为。我们要做的是从孔子的这些主张中总结出隐藏在背后的孔子的思想追求,并进行评价。

这个答案不得分。

失分示例4:(1)孔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以仁待人,要学习仁道。(2)孔子的思想值得后世学习,他的思想同样适用于今天,可谓“万世师表”。

这位同学同样存在审题问题,和失分示例3 一样,没有对“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一上来就对孔子进行评价,但也仅仅是罗列了材料中孔子的主张,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整合分析。第二小点中套用了一句我们平时常用来评价孔子的话,与材料二、材料三没有直接关联,属于无效评价,不能得分。

答案的第一小点中提到了“要学习仁道”,勉强得到1 分,属于“运气分”。

失分示例5:(1)要先学孝、悌、信、仁。(2)孔子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他觉得孝、悌、信、仁是君子的根本。

22 题的第一小问要求联系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因此信息的梳理要准确、细致。读材料二,要看到两个层次,摆在首位的是孝、悌、信、爱、仁等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然后是“学文”,文化典籍的学习虽摆在其次,但也是孔子所提出的学习要求,不能忽略。读材料三,孔子提出君子要严于律己、不讲究生活物质享受,而要提升道德修养。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学习的内容由浅入深地概括为三个方面:文化典籍知识学习、儒家为人处世之道、自我道德修养提升。

第二小问要求我们评价孔子,同样要紧扣材料内涵作答,提炼出孔子主张的精髓要义。材料二体现孔子可贵的一面是把道德提升摆在知识学习之前,材料三讲的是孔子把精神提升摆在物质享受之前,这两点是评价孔子的关键所在。

这位同学的回答,没有紧扣题干要求,关于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只从材料二中提取了部分信息,完全忽视了材料三的要点,得到1 分;对孔子的评价,只是联系材料二泛泛而谈,不能得分。这种忽略题干要求、“盲人摸象式”的答题方法,往往会造成失分,值得警惕。

猜你喜欢
弟子示例论语
如何读懂《论语》?
白描画禽鸟(九)
“口”字大挪移
弟子规
弟子规
飞吧,云宝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