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生态旅游研究中的学者

2020-12-24 13:06陈晓颖鲁小波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学者研究

陈晓颖,鲁小波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在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中,不同领域的学者进行了不同专题的研究,在旅游领域,生态旅游是最典型的生态文明研究专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旅游思想被引入中国,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3 年9 月13—17日在北京香山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会议”通过的《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纲要》,标志着生态旅游的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1]。1993年7月2日在《植物资源与环境》上发表的“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与途径”是我国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有关“生态旅游”的学术论文[2],自此,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逐步活跃起来。从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从1993年、1994年的论文数量仅为个位数,向1995、1996、1997和1998年的2位数增加,至1999年突破了100篇,2000年增加到200多篇,2007—2016年的10年间均保持在600多篇,这期间2009年为发表论文数最多的一年。这些年里约有60多篇有关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论述,其中包括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的梳理(李洪波,2001;万绪才,2002;钟永德,2008)[3-5],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总结(鲁小波,2009;钟林生,2016)[6-7],以及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综合进展研究(陈忠晓,2001;杨絮飞,2003;黄金火,2005)3类[8-10]。以往的生态旅游进展研究以文献为主线,研究内容为核心,这类进展研究的论文比较多,也比较成熟。本文从学者的角度,通过文献梳理,以文献为基础,时间为轴线,学者为核心,讨论20多年来为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做出贡献的代表性学者们。

1 将生态旅游思想引入中国的学者(1993—2001年)

说到将生态旅游思想引入中国的学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王献溥先生最早于1993和1994年在《植物资源与环境》上分别发表了《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途径》与《如何开展生态旅游》 2篇论文,开启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大幕。2007年在《西部林业科学》发表的《福建省三明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发展途径》是王献溥先生在15年时间里共发表的12篇生态旅游学术论文中的最后一篇。然而,与王献溥先生的整个学术生涯相比,生态旅游只是其中精彩的一段。王献溥(1929年7月—2015年12月23日),男,广西浦北人,中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自然保护区专家、生物多样性专家,1951年开始参与植物学领域研究,1963年开始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16年发表了生前撰写的最后2篇学术论文,在66年的漫长学术生涯中共发表了387篇论文。在数以万计的生态旅游论文中,卢云亭(1996)在《经济地理》上发表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11],郭来喜(1997)在《地理科学进展》上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12],张广瑞(1999)在《旅游学刊》上发表的《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13]无疑是国内发表较早,影响力最大的3篇论文,对于传播生态旅游理论,推动生态旅游实践与生态旅游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将3位老先生称为“生态旅游研究京城三老”。卢云亭(1935年2月—2009年12月7日)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地理学家、生态旅游学家以及农业旅游学家,主要研究论著有《现代旅游地理学》(1988),《旅游地学概论》(1991),《观光农业》(1993)、《生态旅游学》(2001)及旅游论文90多篇。郭来喜(1934年-)是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旅游地理学科组织(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张广瑞(1944年9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除此之外,在生态旅游思想的引入过程中,中南科技大学的吴楚材、东北师范大学的刘继生、辽宁师范大学的仲桂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亚菲、云南大学的杨桂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兆萍、云南财经大学明庆忠、成都理工大学鄢和琳、北京林业大学的李俊清、孙玉军、刘忠伟和陈忠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家明与钟林生、福建师范大学袁书琪、浙江工商大学的郭鲁芳、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开忠、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钟永德、陕西师范大学的孙根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王大悟、兰州大学的黄羊山、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周世强、西北大学的马乃喜、中国旅游协会的王尔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吕永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蒋明康等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也做出了积极贡献,起到了推动作用。

2 生态旅游研究的大力推动者(2002—2012年)

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旅游的研究分化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2种类型。生态旅游理论探索的第一个课题就是生态旅游的概念问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吴楚材先生于2007年在《旅游学刊》上发表的《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的生态旅游概念,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心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回归自然说”、“负责任说”、“原始荒野说”[14]。有关生态旅游的概念分析也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一大热点,如江南大学的王家骏(2002)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上发表了《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15],山西财经大学程占红(2005)在《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再认识》[16],大连理工大学卢小丽(2006)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17]。另外,辽宁大学的郭舒和福建农林大学的周笑源以《旅游学刊》为平台展开了有关生态旅游概念的学术争鸣,分别发表了《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与《生态旅游内涵再论——兼与郭舒先生商榷》2篇论文[18-19]。在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中,研究内容也逐步细化,云南大学的杨桂华在此期间发表生态旅游学术论文15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5年在《人文地理》杂志发表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旅游4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四维目标体系,以及2004年在《旅游学刊》上发表的《论生态旅游的双向责任模式》,对比了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20-21]。李洪波(2002)在《生态经济》上发表的《生态旅游环境伦理应规范》,强调了生态旅游的环境伦理问题[22],宋瑞(2005)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发表的《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体系[23],刘静艳(2006)和李星群(2011)对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利益诉求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与补充[24-25]。袁书琪(2004)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的《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与程道品(2004)在《怀化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评价》,主要讨论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问题[26-27]。另外,一些学者积极整理国外发展与研究成果,张建萍(2003)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肯尼亚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28],张玉钧(2005)在《世界林业研究》上发表了《日本的自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与生态旅游》[29],诸葛仁(2005)和程兴火(2006)分别在《旅游科学》和《世界林业研究》上发表了《绿色环球21:规范生态旅游的国际标准》和《国外生态旅游认证概述》[30-31],李文明(2009)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32]。同时,生态旅游中国本土化选择问题也受到关注,刘德谦(2003)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33],叶文(2005)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上发表了《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强调了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既要吸收国外理念,还要结合中国特色[34]。在实践研究方面,杨桂华对滇西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王献溥对野象谷、张玉钧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程占红对芦芽山、钟林生对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鄢和琳对王朗自然保护区、廉同辉对猫儿山、李洪波对武夷山等具体的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随着生态旅游的深入发展,问题不断涌现,有关生态旅游问题的研究也逐步增多,马建章(2008)在《生态学报》上发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5],杨絮飞(2008)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上发表了《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价值、存在问题及实施对策》[36],张玉钧(2012)在《风景园林》上发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实现途径》[37],方怀龙(2012)在《西北林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起因及对策》[38]。宋瑞(2006)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另一种声音:国际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质疑与批评》,主要梳理和总结了国外针对生态旅游理论可行性和实践效果的质疑和批评[39]。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王谊(2001)、张建雄(2002)、秦海旭(2006)、周俊满(2007)、李亚男(2008)、俞益武(2008)刘雁(2009)、何方永(2009)等学者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实践存在泛化现象。袁俊(2007)对中国生态旅游实践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旅游的对象、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属性、生态旅游与社区的关系4个方面提出了质疑[40]。葛安新(2004)对中国生态旅游实践与理论相悖的问题进行反思[41]。另外,还有学者反思中国生态旅游不良发展的原因,包括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滞后、生态旅游参与者的迷失、国内历史因素的约束和国外输入“理念”的干扰4个方面[42]。质疑、反思以及批评的目的不是阻止生态旅游,而是希望引起更多关注与研究,客观分析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加强生态旅游的监管,规范生态旅游活动,促进环境保护与社区参与,最终走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正轨。

3 生态旅游研究的接续研究者(2013—2016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钟林生与北京林业大学的张玉钧在接续研究方面贡献突出,2016年钟林生在《地理科学进展》上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以199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为基础,筛选了149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从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等6个方面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展开述评,最后展望了今后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需关注的8个方面研究议题[7]。张玉钧(2014)在《旅游学刊》发表的《可持续生态旅游得以实现的三个条件》中提出了生态旅游的3个条件:自然保护是基础,环境教育是责任,社区参与是保障[44]。他们不仅坚持生态旅游研究,而且培养了大批从事生态旅游研究的博士和硕士,这些人才已逐步发展为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

4 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2017—2019年)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可以从2个角度来介绍。第一个角度就是以“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的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经过统计与分析,从1998年唐顺铁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基础研究》(郭来喜指导),到2019年丛小丽和林增学的博士毕业论文《吉林省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刘继生指导)、《百香果皮多糖的保健功能及生态旅游利用研究》(吴章文指导),共有100篇有关生态旅游的博士毕业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一部分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推动者,如2000年博士毕业的钟林生、2001年博士毕业的杨桂华,但绝大部分是比较年轻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表1)。

表1 中国生态旅游博士论文统计

第二个角度分析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主要从公开发表生态旅游学术论文的角度来看,这些学者有些是博士,且博士毕业论文就是以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那就与第一角度重叠了。但绝大部分都不重贴,要么博士毕业论文不是以生态旅游为题,要么不是博士毕业生。综合来看,这些生态旅游的学者在未来10~30年里将会成为研究生态旅游的主要力量。从年龄的角度可将生态旅游研究的新生力量分为70后力量和80后力量。70后力量分别包括:李燕琴(女,中央民族大学)、艾琳(女,北京林业大学)、王谊(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宋瑞(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程占红(男,山西财经大学)、卞显红(男,浙江工商大学)、徐菲菲(女,南京财经大学)、李星群(女,广西大学)、肖朝霞(女,保山学院)、何方永(女,成都大学)、卢小丽(女,大连理工大学)、丛艳国(女,华南农业大学)、杨主泉(男,贺州学院)、刘俊清(女,内蒙古财经学院)、杨春宇(男,贵州财经大学)、周波(男,牡丹江师范学院)、杨朝霞(女,安康学院)、郭进辉(男,武夷学院)、丛小丽(女,东北师范大学)、梁慧(女,湖北经济学院)、周彬(男,宁波大学)、王立龙(男,安徽师范大学)等。80后力量包括:黄圣霞(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罗艳玲(女,信阳师范学院)、宗雪(女,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陈玲玲(女,金陵科技学院)、唐承财(男,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恒(男,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石丹(女,吉林师范大学)、廉同辉(男,安徽工程大学)、孙昌平(男,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于笑云(女,北京林业大学)、肖练练(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

5 生态旅游的系统论者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于2000年1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生态旅游》(第一版),2010年3月发行了第二版,2017年12月发行了第三版。3位学者出版的《生态旅游》已成为高校旅游专业和相关专业的重要教材。卢云亭、王建军在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学》分别在2001年、2004年和2010年发行了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高峻和孙瑞红2011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学》成为近年来很多高校的指定教材。张建萍于2008年在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在2017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发行了第二版《生态旅游》,其实张建萍出版的这2个版本还有一个发行于2001年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前身。严力蛟于2007年通过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生态旅游》。田里和李常林2004年在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也是高校教材。另外,还有吴章文与文首文(2014)在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学》、乌兰、李玉新(2010)在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白光润(2009)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陈玲玲、严伟、潘鸿雷(2012)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邱美云(2011)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周建明、所萌(2013)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理论与实例研究》,陈秋华(2017)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生态旅游》等。2018年覃建雄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现代生态旅游学—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是近年来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总结和提升。而2018年5月出版的《中国生态旅游发展报告》(由叶文、张玉钧、李洪波主编,全国各地1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是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里程碑。除了国内学者的系统总结,还有引进国外学者的著作,张凌云(2004)翻译了加拿大著名生态旅游学者戴维.芬内尔(David A.Fennell)的著作《生态旅游》,2017年张凌云和马晓秋对戴维.芬内尔(David A.Fennell)《生态旅游》的最新版(第四版)进行翻译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杨桂华、王跃华、肖朝霞、成海于2004年在南开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戴维.韦弗(David Weaver)的《生态旅游》著作,杨桂华、张志勇、徐永红在2004年还翻译出版了澳大利亚著名生态旅游学者拉尔夫.巴克利(Ralt Buckley)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

6 小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中国生态旅游研究从1993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到2019年新生力量的不断涌现,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为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做出积极贡献的众多学者中选择典型的代表并将其划分为思想引入者、大力推动者、接续研究者、新生力量和系统论者5类。

中国生态旅游思想的引入者(开创者):卢云亭、王献溥、郭来喜、张广瑞、吴楚材、刘继生、牛亚菲、仲桂清、郭鲁芳、孙根年、杨兆萍、明庆忠、鄢和琳、钟永德、刘家明、钟林生、杨开忠、袁书琪、王大悟、黄羊山、李俊清、孙玉军、刘忠伟和陈忠晓等。他们开创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新天地。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大力推动者:吴楚材、杨桂华、鄢和琳、钟林生、张玉钧、李洪波、叶文、明庆忠、钟永德等。他们推动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深入发展。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接续研究者,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钟林生和张玉钧,他们不仅坚持生态旅游研究,而且培养了大批从事生态旅游研究的博士和硕士后备力量。

中国生态旅游的新生力量(未来主力军):从博士毕业论文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个角度进行分析。作为未来10~30年生态旅游研究的核心力量分为70后(未来10~20年)和80后(未来15~30年)2个群体。他们逐步成为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核心力量,将肩负未来研究的重任。

借助著作和教材系统论述生态旅游体系的中国学者包括杨桂华、钟林生、卢云亭、高峻、张建萍、严力蛟、张玉钧、李洪波、吴章文、乌兰、白光润、陈玲玲、邱美云、周建明、陈秋华、覃建雄等。这些成果是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系统性成果,也是下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

本文以全新的视角梳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综述,可能在很多方面存在疏忽与漏洞,如未能全部介绍中国研究生态旅游的学者,也未能深入分析学者们研究生态旅游的内容和视角,这些是本文的遗憾。在此也十分真诚地向多年来辛勤从事生态旅游研究而未能在文中提及的学者们致歉。另外还要补充一句,根据研究经验和本文的梳理,若按照本文的线索查阅和分析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基本上能够把握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学术脉络,在查漏补缺的工作之后,就能高屋建瓴地清晰认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的历程、现状和全貌。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未来生态旅游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块垫脚石,愿他们踩着这块小小的垫脚石阔步迈向更高的学术高峰,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和实践不断走向辉煌。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学者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