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肌内注射”说课设计

2020-12-24 07:57陈薇嘉汤杜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7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

陈薇嘉 汤杜娟

【摘要】“肌内注射”是《基础护理技术》中的重要内容,该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有“注射部位难定位,真人实操受限制”的特点,因此作者选择“肌内注射”这一内容,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效果及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说课,希望与护理同仁共同探讨,学习交流。

【关键词】高职护理  肌内注射  说课设计

【基金项目】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岗前培训在大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应用研究(2017JGY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098-02

“说课”是教学者在备课基础上,和同行以及教研人员对自己的某教学设计展示和讲述,然后由听者对其设计特点进行评说,从而达到彼此间的互通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1]。作者在2018年9月参加了四川省护理专业教师说课比赛,有幸获得高职组一等奖。现将“肌内注射”的说课设计进行介绍,期待与各位护理专业同仁一起交流探讨。

1.教材分析

1.1作用地位

《基础护理技术》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学科,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基于工作流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临床护理基础的能力。其前期课程包括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课程,同期课程为药理、健康评估等桥梁课程,同时为后续开设内外妇儿等临床护理课程奠定了基础。

作者所选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龙霖、付能荣主编的,“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教材具有难易度适中、情景案例丰富、富媒体拓展资源丰富的特点。本次课“肌内注射”选自住院护理模块中的基本治疗技术单元,共计2学时。

1.2教学目标

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为依据[2],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2.1 知识目标

①了解肌内注射的定义、目的。②理解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要点。③掌握肌内注射的流程。

1.2.2 能力目标

①能够准确进行肌内注射定位。②能够规范实施肌内注射。

1.2.3 素质目标

①具备护理人文素质,如慎独精神和爱伤观念。②具备沟通协作能力。③具备探究学习能力。

1.3 学情分析

作者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三年制大专二年级的学生。课前,作者从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已学习过医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解剖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无菌观念,并能够进行皮内、皮下注射,但练习次数相对较少,不能熟练进行此类操作。在学习特点方面,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网络获取知识,但主动学习能力较弱、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理论运用于实践能力较弱[3]。

1.4教学重难点

1.4.1 教学重点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①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和要点;②肌内注射常用部位;③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4.2教学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情分析,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难点为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2.教法学法

2.1说教法

结合学情分析,考虑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教法的选择上,作者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为基础,课堂内外相结合,创造交互环境,实现知识获取个性化和随时随地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其次,运用任务驱动法[5]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对应教学环节,分解教学目标,创设教学任务,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肌内注射评估、准备、实施、评价过程。帮助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护士工作过程,加深内心体验,启发学生思考,增加学习兴趣。

2.2 说学法

为了持续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爱伤观念等。结合学情分析,配合教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学习,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主线,辅以信息技术,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实践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3.教學过程

3.1策略选择

传统教学中存在先理论、后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以知识碎片化、技能层次化、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理念,进行“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整体教学设计。基于学生认知规律,改革教学过程,对接护理工作流程,整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于技能操作,提升教学效果。针对教学重难点,自主开发肌内注射的动画、微课、虚拟仿真软件,整合成系列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支撑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信息化教学平台、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全程、实时监控教学实施过程,保证教学效果[6]。

3.2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再现护理工作流程,分为四个部分,即评估、准备、实施、评价,并将护士人文素质培养贯穿始终。对应教学环节,分解教学目标,创设教学任务,利用动画、微课、视频资源、虚拟仿真游戏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等信息化资源和手段,采用任务驱动法,辅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配备WiFi环境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展开[7]。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全程、实时监控教学实施过程,多主体进行评价,保证教学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

3.2.1课前

作者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下发任务与要求。(1)下发各种注射法对比视频,学生自学肌内注射的概念和目的,并完成课前测试。(2)学生收集“因肌内注射造成不良后果”的案例并总结原因,明确规范实施肌内注射的重要性,使学生达到新知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3.2.2 课中

分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环节。

(1)评估:教师点评课前典型案例,如“患者因肌内注射造成局部硬结”、“护士注射错药物”,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出评估的内容,包括有环境、护士、用物、患者,其中患者需重点评估,培养学生护理工作思维。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评估,培养其护患沟通能力,爱伤观念。

(2)计划:包括有备环境、备护士、备用物、备患者,其中用物为准备重点。根据皮内皮下的注射基础,教师请学生现场进行用物准备,师生共同得出肌内注射用物及其合理的摆放顺序。加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3)实施:为本次课的重要环节,分为以下四个任务[5]。

任务一:找出肌内注射操作要点。引导学生找出皮内、肌内注射的不同点,明确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如何定位、怎么注射、无痛注射的方法”。该任务通过升华已学知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归纳能力,提升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

任务二:剖析肌内注射操作要点。①如何定位。首先,向学生讲解常见肌内注射的部位,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等,针对臀大肌定位难的问题,通过自主开发的动画,进行正误对比,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臀大肌定位错误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强调了正确定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直观展示“十字法”“连线法”定位原理,化难为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然后,向学生演示并指导臀大肌定位法,学生利用系列教学资源,学、练臀大肌定位法,帮助学生巩固记忆。通过配套资源展示;教师讲解;学生学、练;三阶段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臀大肌定位的问题,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②怎么注射。通过几种注射对比的微课,结合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得出肌内注射进针手法及其原因。即:采用“执毛笔式”持针手法,90°进针,进针深度约为针梗的1/2~2/3。进一步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归纳能力。③无痛注射方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练习注射手法,总结无痛注射口诀,强调护士人文素质在操作中的重要性。

任务三:列出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引导学生,在前期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注射常规步骤,得出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培养学生体验探究能力。

任务四:完成臀大肌肌内注射。下发操作标准及视频,学生参考教学资源,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爱伤观念。同时利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全程记录练习过程,保障教学效果。

(4)评价:教师下发操作标准,学生以此展开自评。抽取学生反示教,利用示教与反示教系统实时展示操作细节,学生上传评分表。师生以“患者”、“护士”的角色找错纠错,形成标准评分。教师以标准评分点评学生评分表,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和整体护理思想,同时总结操作中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

3.2.3 课后

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生产课堂报告,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与状态,根据差异开展课后任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领课后任务,参考线上资源,分阶段完成任务。先完成信息化教学平台理论测试,并利用手机端虚拟仿真训练系统重复练习臀大肌定位、进针角度、速度、深度等操作要点,并熟悉操作流程。后利用开放实训室练习操作,录制并上传操作视频到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对每位同学的操作进行点评,巩固教学效果,为下次课无菌注射奠定基础。

4.教学效果及创新

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有效地将学生转换为教学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肌内注射评估、准备、实施、评价全过程,培养并巩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合理信息化教学平台和系列教学资源的使用,保障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资源。针对臀大肌定位困难,操作流程不熟练的问题,自主开发了肌内注射的动画、微课、虚拟仿真软件,对其進行整合,形成系列教学资源,高度达成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孙明婉.说课的综述研究[J].教育科学,2015(2):225.

[2]赵娟.从教育本质的视角审思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J].教育与职业,2014(36):30-31.

[3]乐益娜.高职护理三校生基础护理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9(04):109-110.

[4]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5]沙晶晶,孙雅文,李磊.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经济导刊,2019(36):179.

[6]于利伟,张菲,赖薇.导生制联合移动学习终端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7(5):82-84.

[7]何平平, 欧阳新平,万艳平等.成人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3(11):493-494.

作者简介:

陈薇嘉(1984-),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探索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改中微课应用的思考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