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离退休教职工弘扬社会正能量研究

2020-12-24 07:54朱子劼李诗靓黄忠鹤
商情 2020年43期

朱子劼 李诗靓 黄忠鹤

【摘要】高校退休教职工对塑造良好家風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巨大潜能,是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各地离退休人员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量力而行、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积极以各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作为老同志中思想觉悟和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员,如何在疫情防控中更好地发挥各自所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弘扬社会正能量?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光发热?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

【关键词】离退休教职工  社会正能量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国内外迅速蔓延,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此期间,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其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伴随疫情而来的严格的防控和隔离措施,也给老年人的生活、社交等多方面造成了较大影响。尽管如此,在这次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也有很多老同志甘冒风险,以多种形式主动投入到各种防控工作中,作为老年人中文化程度和社会责任较高的群体,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在参与疫情阻击战老同志的行列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疫情突袭,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此次疫情中,老年人可谓是受波及最为严重的群体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老年患者的重症率和病亡率均高于年轻患者,加之相当一部分老人本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一旦感染则极易发展成高危患者,在部分疫情严重地区,死亡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曾一度占比近八成。除了病毒带来的直接威胁,各地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严格防控响应措施在保护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大多数公众的同时,客观上也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社区封闭管理期间,网购几乎成为补充食品和生活物资的唯一渠道,平日习惯上街买菜,不擅长使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只能依靠子女或社区公共服务人员“代购”。独居老人的处境则更加困难,严格的出入管控阻断了子女定期探望的机会,若是没有社区或邻居的帮助,这些独居老人几乎面临物资断供的窘境。在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各地不少医疗机构都暂停了门诊,部分地区一度出现了缺医少药的情况,加之冬春之交天气变化,给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带来不小的困难,尤其是一些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开药或复诊的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疫情对老同志生活的影响,本课题组面向上海某高校离退休教职员工开展了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答卷220份。对于疫情防控期间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帮助的问题,超过六成老同志选择了希望获得防疫物资,43%的老同志希望接受防疫知识科普,也有两成老同志提出了希望能提供代购食品药品、生活物资的服务。在年轻人一面在微博微信上转发疫情信息和防疫知识,一面通过各种软件平台“秒杀”抢购口罩、消毒液的同时,还有很多没能跟上网络时代脚步的老年人无从获取这些在疫情防控期间至关重要的物资与信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前,老年人因无法出示智能手机中的健康码而被拒之门外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给“后浪一代”的年轻人带来无数便利乃至狂欢的同时,似乎正把身为“前浪”的老年人远远抛在身后。不论在疫情防控期间还是疫情平息后更远的未来,让老年人平等地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

除了这些生活起居上的困难,作为知识分子群体的离退休教职工,还有更多精神上的需求,广泛的社交和精神文化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较早开展房改的地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通常分散居住在不同片区的商品房小区中,平时常在学校和社区提供的活动中心、餐厅、运动场馆等设施中聚会、社交。但随着校园和社区封闭式管理的延续,不但这些场所纷纷暂停开放,有时亲朋好友之间串门也成了奢求,老年人大多不擅长运用互联网社交工具,长期困守家中,更加剧了传染病疫情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同样在上述问卷调查中,四分之三的离退休教职工更愿意居住在能享受到学校便利设施的周边区域,有67%的老同志经常或偶尔在学校食堂就餐,25%的离退休教职工经常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和活动,还有10.5%的老同志经常使用学校的老龄活动中心及工会活动室,可见老年人同样对于公共设施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由于老同志们较少以微信等网络虚拟空间作为社交场所的替代品,因此可以说,公共设施的开放对老年人的意义毫不亚于年轻人,疫情防控期间的管控措施给老同志的日常社交与精神文化生活造成的冲击,同样不容忽视。

总而言之,疫情的突然爆发及之后较长时间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冲击。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奏突然被打破,极易使老同志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不适感。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慰藉老同志的心灵世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同志在特殊时期也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所有老龄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在疫情防控还将常态化持续的今天,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

同样地,在疫情防控期间,老同志们如何以自身的力量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自力更生地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老同志中思想觉悟和文化程度较高的成员,校离退休教职工如何在疫情防控中更好地发挥各自所长,参与疫情防控等社会公益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弘扬社会正能量,更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

慷慨解囊,支持抗疫工作

面对这次疫情,勤俭节约大半生的老同志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其中涌现出不少优秀典型和感人故事:92岁高龄的上海交通大学离休干部黄良余教授和夫人为支持抗疫事业捐出了多年积攒的一百万元,两位老同志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着78年党龄的老新四军战士、离休干部陈某临终前委托子女交上了最后一笔“特殊党费”……

在前述问卷调查中可见,参与调查的220名离退休教职工中,有79人曾为抗疫事业捐款捐物,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部分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平日里虽然称不上省吃俭用,但大都比较勤俭节约,在疫情来袭之时,老同志们主动捐款捐物,有的还拿出了相当多的积蓄支援抗疫事业,既体现了老同志们多年来以大局为重,关心国家大事的优良品格,也体现了一种守望相助、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在支援全民抗疫大局的同时也为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发挥特长,制作抗疫作品

长期以来,书画、朗诵、合唱、摄影等文体活动一直深受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欢迎,成为他们退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活动,老同志们在掌握新技能的同时也为日常生活增添了文艺气息。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书画、诗词、歌曲和照片等都成为了老同志们传递抗疫热情的载体。因防疫管控被迫宅家的离退休教职工们以这种熟悉而又特别的方式,为患者和医护人员祈福,为抗疫事业鼓劲。仅在1月25日至2月20日短短二十多天里,上海交大退休教工朗诵协会的会员微信群中便征集到150多件抗疫主题作品。截至4月底,共计征集到诗文作品317件,朗诵、歌曲等音视频作品192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壮举,极大激发了离退休老同志们的创作热情,一件件作品,寄托着老同志们对抗疫前线的关心与牵挂,寄托着浓重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必胜信心。

疫情的来袭,使得离退休老同志们无法在线下举办文体协会的集体聚会,但是通过微信群等“非接触”式的交流方式,老同志们依然能迅速组织起来,同时涌现出不亚于平日的积极性,既传递了同舟共济、共克疫情的社会正能量,也丰富了离退休教职工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堪称是利人利己的善举。

挺身而出,走上防控一线

在此次疫情中,社区是医院之外的另外一个抗疫“主战场”,我国的经验表明,在人们保持社交距离的前提下,做好社区的出入管控和卫生消杀等,对阻隔病毒的传播有着显著作用。尽管面临前述种种影响乃至威胁,疫情防控期间,还是有不少老同志甘愿冒着风险,走出家门,踏上社区防控的第一线,直接参与各种防疫工作。

参与本课题组问卷调查的220位老同志中,有9%表示自己亲身参与了各种社区防控工作,其他大部分被调查者也表示自己或自己熟识的离退休老同志们参与了包括宣傳防疫知识、开展大扫除和防疫消杀、参与防疫值班和为他人代购食品药品与生活物资等力所能及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是老同志们身上比较普遍的性格特征,从不少新闻报道中也可得知,在各地社区防控一线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离退休人员。

师者本色,重登三尺讲台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不仅是长者,也是师者。尽管他们大多已经告别了他们曾耕耘数十载的三尺讲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难有机会再在校园里为后辈们传授知识。一些离退休教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学期里,重回教学一线,履行了人民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誓言:上海交大电信学院韩正之教授退休后一直担任教学督导工作,长期深耕教学一线的他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学习了网络授课的技术,带领教学督导团队共参与 1235 门次网络课程的旁听,检查 628 门次的线上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审核 235 份毕业设计材料,有力保障了学校网络教学的正常秩序。刚刚退休的交大药学院教授殷明,一直牵挂着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赴云南滇西大傣医药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继续释放光和热。

尽管大多数老同志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在疫情防控期间重返杏坛,但这几位退休老教师的事迹,也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能够以自己的学识再次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出贡献,再尽一次为人师表的职责,对老同志自身而言,想必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耀。

结语:作为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或许无法像同样身为知识分子的后辈们一样冲锋在前,战斗在救治患者和疾病防控的火线上,但他们同样在以各自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而努力,为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发光发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疫情防控期间参与各种抗疫工作的老同志们,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并非只有参与防控值班、制作抗疫作品、捐赠物资钱款这类“直接”行为属于投身抗疫工作,老同志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配合防疫管控,安心宅家,也是为全民抗疫做贡献。尽管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在个人能力、文化程度乃至生活待遇等方面都相对更高,但是作为老年人的他们,并非都有能力参与这些防疫工作,也并非都能捐出或多或少的款项。对于他们而言,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外出、安心宅家,不给防控工作添麻烦,同样是在为抗疫事业做贡献,同样值得人们尊重。

在老同志们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积极投身防疫工作的同时,年轻一代更要扪心自问:疫情之下,如此多的老年人还在尽己所能奉献社会,他们没有抛弃我们,而我们,是否更应该让老同志们在这飞速前进的时代里,不再被甩在身后,而是享受到更多他们应得的安逸与便利?也只有如此,老同志们的奉献与年轻一代的担当一起交响,才能真正演奏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正能量旋律。

参考文献:

[1]党委老干部处等.上海交大离退休教职工抗疫行动.[J].思源·苍松,2020(02):22-25

[2]教务处等.退休教授韩正之全情助力网络教学.[J].思源·苍松,2020(03):21-22

[3]药学院等.退休教授殷明心系教育、情牵西部.[J].思源·苍松,2020(03):22-23

作者简介:朱子劼(1993-),男,汉族,山东济南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教管理。李诗靓(1988-),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教管理。黄忠鹤(1993-),男,汉族,辽宁大连人,工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