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派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
——以《花儿朵朵》女子群舞为例

2020-12-25 06:22
黄梅戏艺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花鼓艺人舞蹈

□ 李 萍

李 萍

前 言

我国花鼓灯流派众多,陈派花鼓灯是其中代表者之一。陈派花鼓灯别具一格的动作特点和独一无二的舞台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陈派花鼓灯创始人陈敬芝先生创造的独特性舞蹈语言“三调弯”,在身段步态上的“颤、颠、抖”,扇、巾动作中的“快、柔、脆”,舞蹈韵律上的"飘、曲、媚″,灯歌演唱的“婉、亮、纯”等,成就了陈派花鼓灯独特的风格标识。使花鼓灯艺术主体的群落化布局因陈派花鼓灯的鲜明存在,呈现出动人的多样性生态景观,在中国舞蹈界影响重大。

一、花鼓灯地位

花鼓灯集淮河区民间综合艺术之大成,融舞蹈、锣鼓、灯歌、小戏于一炉。它兼有南北汉族民间文化之长,既有北方刚健爽朗的特点,又有南方柔美俊俏的风韵,形成了热烈、奔放、迅捷、灵巧、优美、细腻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舞蹈特色,具有特殊的美感力量,千百年来流行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花鼓灯是中国九亿汉族人创造的最为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间舞蹈,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的民间舞蹈之一。它不仅在国内以其典型的汉族民间歌舞身份受到欢迎,也在国际上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受到赞誉。总的来说,花鼓灯热烈、奔放、敏捷、灵巧、优美、细腻,兼有悲剧和喜剧因素,突出体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集中展现了中国汉族民间歌舞形式的主要特点,充分显示了中国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格调。

二、陈派花鼓灯的成因

陈派花鼓灯是由陈敬芝老先生创立的,是具有独特美学和艺术风格的舞蹈,在长期学习和吸取淮河地区老一辈花鼓灯艺人成果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取长补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向他人学习,创新和发展。

花鼓灯艺术的长期流传,因在播布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氛围,当地男人们的世界里极其喜爱并以此为荣,村村寨寨几乎每个青年男子从小就耳濡目染,都会跳一点,玩一样。花鼓灯班子有季节性和半职业化特点,选人才不完全按严格的师承关系,常常是通过季节性灯会比赛来选拔灯班子成员。老一辈艺人在发觉有资质的苗子时,会主动积极地予以扶持和教授。聪明的学生会从大量的民间演出中货比三家,自主观摩领会,取长补短。陈敬芝先生聪慧好学,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受到老一辈艺人胡贵明、胡彦胜、花庆红等人的“兰花”表演的影响,他参考老艺人们的基础步法,扇花和身段,陈敬芝先生创造了例如体现少女害羞神态的梗步、扭腰、拐弯、转身和用手帕捂嘴的典型动作。

(二)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和自然元素。

陈敬芝先生热爱生活,善于发展生活中的细节和捕捉自然界中的元素,并将它们融入到舞蹈动作当中去。例如:在插秧、割麦等日常劳作中,他创造了“采棉十字步”、“割麦花”等经典动作,编创了《收棉舞》等节目。模仿燕子上下翻飞的动作,创造了“大撤步”疾走,双膝跳起的“燕子试水”动作等等。另外,在长期的演出中,他根据现场锣鼓欢腾的节奏,创造了“跳步转身”、“颤抖步”等步法和“贴翻扇”、“内外八字”等多种扇花。他的每块肌肉都能随着音乐节奏颤动,形成“三掉弯”的典型舞蹈体态,充分显示出东方女子的身体姿态之美。

(三)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形成“陈派”艺术。

早期老艺人虽然有自己的演出风格,但是大多数艺人因文化知识的缺乏,而不善于积累和总结艺术经验。陈敬芝先生读过私塾,有文化善思考,善博采众长归纳总结前人经验,甚至可以自己编剧本。他将凤台老一辈艺人的艺术精髓加以创新,融入到自己的艺术表演当中,辅以日复一日的实践和钻研,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陈派”花鼓灯艺术。

三、陈派花鼓灯的特征

根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由此可见,花鼓灯艺术在宋代就在凤台地区广泛流传,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花鼓灯艺术是靠一代一代传承人,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发展至今。不同艺人由于性格、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等有所差异,在艺术流传中,形成了不同的演绎风格。凤台“陈派”是花鼓灯发展到近代的十几个流派中最具影响的流派,体现了凤台花鼓灯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凤台流派的典型代表,是花鼓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对花鼓灯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颤、颠、抖”动律 中呈现的轻盈、风趣、灵动之美。

下面,我们将运用舞蹈生态学原理对“颤、颠、抖”这一律动进行特征分析。第一、节奏型:陈派花鼓灯节奏鲜明,复杂多变,跟随快速的锣鼓节奏和丰富的扇花,结合“颤、颠、抖”这一动律,舞蹈动作变化快,但腰臀部扭动幅度又故意夸张,律动和节奏紧凑,动作收放敏捷、轻盈;第二、呼吸型:由于节奏快,动作密集,陈派花鼓灯舞蹈采用急促的快速呼吸方式,和极技术的快、短、浅呼吸调节,来充分支撑身体急促的高频率动作和动作间的时间差,使呼吸与动作完美结合,空间表达生动准确;第三,大幅度胯部动作:在显要动作的表现中,利用快速的,大幅度的胯部扭动动作来带动膝盖、肩膀等身体其他部分的颤动,形成波浪式的抖动,使全身曲线的空间占位变化多端;第四,复杂的动作与动作间的动静时间差格局:上身扭动和脚落地的动静时间差变化大,配合密集的锣鼓点,在激烈、幽默的情感和情绪的驱动下即兴发挥,出现闪光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并着意把动作重点放在表达人物细微的内心世界变化上。轻盈、风趣、灵动奔涌而出,造就了“陈派”花鼓灯舞蹈的最大特点,并以此鲜明地独立和区别于其他各流派花鼓灯舞蹈。

(二)拓展“扇花”的技巧展现细腻情感。

和其他民间舞蹈不同,“陈派”花鼓灯舞蹈对于扇子、手巾的使用上是非常讲究的,是其塑造角色性格,表达角色内心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完全融入了舞者的情感,运用“扇花”的表演技巧,可以将复杂的人物和情节完整的展现。在“陈派”花鼓灯舞蹈表演中,扇子和手巾并不是当做一般的道具或者装饰来使用,这也是陈派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标志。

陈敬芝先生吸收各地艺人“扇花”的技巧,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创立了独特的“扇花”技巧,例如,在持绢方法上创立“一指挑”先抓后放的特色。在拿扇方法上,独创“三指夹”拿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扇,灵巧的运用。成功刻画出舞蹈《春游》中少女扑蝶的形象,表达出了少女细腻的情感。区别于其他流派的“虎口拿扇”法。

(三)陈派“三掉弯”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的形象。

舞蹈中头与胸、腰与臀、胯与腿呈S 型的形态,被称作“三掉弯”。表现的是女性柔美的特征,存在于中国很多民间舞蹈中,是东方舞蹈的典型审美。由于舞者生长环境,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三掉弯”体态上就是不尽相同的,陈敬芝先生身材比较高,必须以小步伐来模仿女子扭捏的动作,在使用上山步时,为了支撑身体,将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腰、胯部律动较为夸张,自然形成腰以上部位交替的前后划圈扭动,大臂幅度大,扇花开阔,主要律动是“扭”,因此,陈派善于塑造少女天真活泼的形象。

(四)陈派内在的生命情态。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内部生命情态影响着舞蹈的外部形态,因此,“陈派”花鼓灯中灵动优美的舞蹈风格的内在生命情态,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陈敬芝先生热爱生活,舞蹈动作中很多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创立的,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情绪细腻准确,能够生动地刻画出少女的内心世界,自然地表达平时生活的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环境,就是陈敬芝先生创新的源泉。

四、陈派花鼓灯的现状

目前,由于时代的变迁,玩灯人居住的村落和表演场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花鼓灯艺人平时外出打工,只有在节日才聚在一起,平时没有练习动作技巧的机会,导致表演的动作和质量大打折扣,失去了花鼓灯往日的精髓。

(一)趋于老龄化 技艺面临失传。

在市场经济潮流的冲击下,花鼓灯艺术的活态传承面临主体断层的情况,花鼓灯艺术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传承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仅靠传统文化技能难以维持生活,导致花鼓灯传承人大量流失,目前花鼓灯老一辈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中学习花鼓灯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可以演出原生态花鼓灯的艺人大多是老艺人。老艺人身上所保留的技艺濒临失传,比如著名的鼓手“老蛤蟆”常春利,随着常先生逝世,鼓技已经失传。

(二)花鼓灯艺术面临观众危机。

近年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娱乐方式发成了很大的变化,逢年过节玩花鼓灯的娱乐形式已经不受追捧,这就对中国民间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了花鼓灯观众群快速缩小,传播范围迅速萎缩,甚至接近消亡。

(三)流派风格逐渐迷糊。

目前在大学课程中的汉族民间舞蹈课程里,虽然设置了花鼓灯艺术的教学,但是,这种学院派的教学显然丧失了民间艺术的韵味,导致了各个流派间动作体系的通话和风格的淡化,破坏了花鼓灯原生态资源。我们艺术工作者应当肩负起传承发展的职责,从娃娃抓起,保护花鼓灯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少儿舞蹈在陈派花鼓灯中的继承与发展

花鼓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需要不断地继承发展下去,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少儿舞蹈在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属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自身的文化保护意识薄弱,使得一些传统文化无人继承而逐渐流失。所以作为文化传承的艺术工作者,在发扬民族文化过程中义不容辞。

少儿舞蹈在继承花鼓灯文化时应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对传统花鼓灯进行再创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作品主题适合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贴近儿童的生活,并能符合时代主题,相应党的号召。使青少年儿童发现民族文化之美,培养青少年儿童对花鼓灯文化的兴趣,建立民族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不断加深民族文化自信,使得更多的群体能够加入到民族文化学习中去,不断地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发扬下去。

六、《花儿朵朵》创作

笔者自幼生活在安徽省凤台县,是陈派花鼓灯的非遗继承人。自幼受凤台县的人文以及当地风俗人情的熏陶,接触最具地方特色的陈派花鼓灯艺术,对花鼓灯有着浓厚的感情。师承凤派花鼓灯大师陈敬芝嫡传弟子,跟随他老人家学习多年。后有机会去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深造舞蹈编导三年,并且留在北京从事儿童舞蹈教育和创作的工作。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在舞蹈作品创作中一直不忘初心,编排多个少儿花鼓灯作品,想要把花鼓灯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笔者的原创花鼓灯女子群舞作品《花儿朵朵》,在通州区“第18 届学生艺术节”中获得金奖,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展演比赛金奖,参见了北京首都艺术节展演,北京市文联艺术节原创节目展演一等奖。花鼓灯中女角称为“腊花”,现今称之为“兰花”,陈派花鼓灯舞蹈风格鲜明,婉约柔美,韵味醇厚,最是符合女子的特点。正因如此,本作品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动作编排上都采用了陈派花鼓灯的特点。在造型动作中尽量地去体现陈派花鼓灯特有的“颤、颠、抖”的风格,在基础翻扇和扇花中进行变换。在训练中注重演员脚下的流动性“溜得起,刹的住”,脚下的干净以及动作的状态。

总 结

“陈派”花鼓灯是中国花鼓灯的重要流派,代表着凤台花鼓灯走向了国际舞台。有了陈敬芝等表演艺术家的引领,有了传承群体的创新与发展,陈派花鼓灯才在时空长河中绽放出了光彩,传与承的天然契合成就了当下花鼓灯的歌舞艺术良好的可持续性生态共生模式。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批判继承性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符合时代特征。陈派花鼓灯在少儿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中,更是要符合少儿身心健康的特点。作为艺术传承的工作者,要让花鼓灯这一舞蹈文化在少儿群体中广泛传播,使得少年儿童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花鼓灯的学习和发展中去。

猜你喜欢
花鼓艺人舞蹈
秦楚文化交融的结晶:商洛花鼓
学舞蹈的男孩子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舞蹈课
老艺人的匠心
王君安:尹派守艺人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守艺人”孙曼亭: 慢漆坊里声声慢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花灯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