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

2020-12-25 07:19刘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依从性卫生

刘屏

(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街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0)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准日益提高,慢性疾病群体正在逐渐壮大,而人们对于医院尤其是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的要求标准也逐渐升高[1-2]。临床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打针、输液等,而如何改善护理满意评分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服务质量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故本文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实施于我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疾病患者中,深入探讨其应用价值,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 基线资料。纳入86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17年02月至2019年02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研究,根据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2组(n=43)。其中研究1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48-76岁,平均(61.94±4.62)岁,高血压30例,糖尿病13例;研究2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61.08±4.73)岁,高血压31例,糖尿病12例;以上基线资料(P>0.05)。纳入标准[3]: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且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高血压患者均经过连续两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生命体征稳定且神志清晰;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加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4]: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者;中途离开研究者或者配合度较差者。

1.2 方案。研究1组:常规开展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用药护理等措施;制作并发放糖尿病及高血压健康知识小手册,内容包括药物服用、饮食控制及自我监测的方法,并教会患者正确记录自我监测的内容等。研究2组:①个性化健康宣教:由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与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具体疾病与病情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健康宣教方案,如经常开展相关疾病知识小课堂,积极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运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耐心讲解病情、具体治疗方案、详细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向患者告知引发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的诸多不良生活习惯(包括作息不规律、偏爱糖分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爱抽烟酗酒、锻炼较为缺乏等),督促患者努力做出改变,将不良生活习惯戒掉,向患者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以及非药物治疗的优势,确保患者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此外,以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将疾病当前治疗研究、发展及新型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向患者介绍。②个性化生活指导:a.日常饮食干预:由专业营养师以不同患者喜好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为依据制作科学的饮食表,合理搭配膳食,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已安排好的饮食方案进食,并对每日饮食进行准确记录,督促患者戒掉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饮食方式,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宜多食用。b.日常活动干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对患者进行个性化锻炼方案的制定,一般运动方式以太极拳、慢跑及交谊舞为主,于早餐后1.5 h进行,锻炼初期邀请专业教练实施指导、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师负责监控。运动强度以达到运动靶心率(最大摄氧量的3/5左右或最大心率的70%)为准。锻炼时长以达到靶心率后累计25 min左右为最佳,运动持续时长为30-45 min/次,3-4次/周;护理人员定期督促患者按照计划进行锻炼。

1.3 观察指标。①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5],总分100分,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高。②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很依从;遵医嘱用药但偶尔遗忘、生活习惯较干预前有所改良为一般依从;未遵医嘱用药,拒绝配合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为不依从;治疗依从性=(总人数-不依从人数)/总人数×100%[6]。③满意情况:制作满意度评分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及健康教育,每项满分30分,分数越高越满意[7]。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干预前研究1组健康状况为(62.36±4.39)分、社会功能为(64.89±5.97)分、心理卫生为(64.10±6.14)分,研究2组为(62.59±4.27)分、(65.15±6.01)分、(63.96±6.28)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2组各项SF-36评分为(89.82±7.34)分、(90.23±8.01)分及(88.27±7.36)分,均优于研究1组的(78.26±6.18)分、(81.15±7.25)分、(80.51±5.20)分(P<0.05)。

2.2 治疗依从性。研究1组很依从26例,一般依从9例,不依从8 例,依从性为81.40%;研究2组很依从31例,一般依从10例,不依从2例,依从性为95.35%;组间比较,研究2组相较于研究1组更好(χ2=9.471,P=0.002)。

2.3 满意情况。研究2组调查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及健康教育满意评分分别为(28.02±1.64)分、(28.97±0.82)分、(28.69±1.25)分,显著高于研究1组(22.97±1.05)分、(23.14±1.65)分、(22.73±1.91)分(t1=17.005,t2=20.749,t3=17.121,P<0.05)。

3 讨论

由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再加上护士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导致护理措施往往缺乏针对性,造成护理效果不佳,容易引发患者不满,严重影响整体护理服务质量[8]。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患者往往容易失去耐心及治疗信心,因此需要护士进行长期随访,督促其配合自我管理方案的实施[9]。而既往实施的常规护理通常以群体性干预为主,缺乏个体化,造成护理效果欠佳,故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尤为必要。

个体化护理作为临床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结合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疾病群体特点,从健康宣教、生活指导(包括日常饮食干预与运动指导)等多方面为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10-11]。根据汪小燕、李伟、黄叶青等人[12]报告显示,其选择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与社区护理干预及个性化护理策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本文结果相似。本研究中,研究2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SF-36各项评分以及护理满意评分均优于研究1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研究2组护士全面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通过个性化生活指导、对患者日常活动实施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信心,有利于其依从性提高;同时,个性化护理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充分获取患者的信任,能够帮助建立友好护患关系,从促使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改善。本文结果进一步证实个性化护理实施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患者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疾病患者选择个性化护理模式实施干预,不仅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还有利于各项护理满意评分提高,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但是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与局限性(例如选取样本数量少、研究时间相对较短等),因此临床可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延长研究时间,更加深入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疾病患者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依从性卫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智取红领巾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纠纷调解知多少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卫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