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青山变金山银山
—— 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果

2020-12-25 03:42陈晓洪
绿色天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宣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文/ 李 莉 周 瑜 陈晓洪

峨城竹海

古木参天,遮天翌日;

绿浪翻滚,松涛阵阵;

竹的世界,竹的王国。

这是对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的五马归槽(原始林海)、观音山(飞播林海)、峨城竹海(楠竹林海)三个景区的描述——昔日的国有林场,今朝华丽变景区。

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幅员面积4621.27hm2,由观音山景区、峨城竹海景区、五马归槽景区组成,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坐落在川、渝、鄂、陕的结合部。区域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质结构复杂。地貌形态是西、北部高,最高海拔1605米,最低海拔330米,一般海拔600米 。森林覆盖率为95.02%。区域内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分布于各个区域。现有维管束植物76科,188属379 种。主要乔木树种常见的有:银杏、水杉、香果、华榛树、三尖衫、红豆树等。属国家一级保护:水杉,属国家二级保护有:香果树、杜仲、中华猕猴桃、红豆树、鹅掌楸、桢楠、银杏等。区内主要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40科,共62种。其中哺乳类6目7科12种,爬行类2目5科9种,两栖类1目2科6种,鸟类5目12科25种,鱼类2目3科6种等。野生动物和鸟类主要有:大鲵、豹子、白天鹅、白鸽、白鹭、岩鹰、红腹锦鸡野猪、蟒蛇、羚羊、黄鼠狼、野猫、斑鸠、啄木鸟、竹鸡、猫头鹰、野鸡、紫鸡等。为世人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生态旅游画卷,为人们提供了一方森林体验、生态康养、自然教育等的理想场所。

湖中对饮

昔日,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三个国有林场, 曾几何时,林场是人人避而远之,“出门难见天,照明点灯盏,吃水靠人担,交通靠步行,通讯靠嘴吼”。这就是林场的真实写照,真是青山绿水枉自多,生在富山人受穷。过去职工们一上山,在山上一住就是十天半个月,一天又一天,一春又一春,交通不变,无电话,无网络,更无电视看,一年请一次探亲假,与外界几乎隔绝,家里的父母小孩生病或其他困难无法及时知晓,实在需要联系的,要靠人工徒步进山传话或稍带信息,更谈不上职工文娱生活和了解新时代林业相关政策等新闻资讯,守着青山不放松,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极大地制约了这块聚宝盆的发展,如何让林场走上一条“林区变景区”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让职工不再谈“山”色变,一直努力探索着……

“思路”决定“出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国有林场自身发展之间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鉴于此状,原县林业局“党政一班人”直面问题,于2012年提出了“以资源变资本增值为切入点,强手抓森林公园建设,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发展的新思路。一是向县委、政府汇报;二是争取县编办同意,成立“宣汉县森林公园管理处”,负责“宣汉国家森林公园”申创工作;三是千方百计筹措申创资金;四是指派专人与国家、省、市级林业部门和专家保持经常联系。县森林公园管理处,不负众望一举将观音山、峨城山、五马归槽国有林场资源打捆申报,于2015年1月9日,经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设立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的行政许可决定》批准建立。新的思路,开启了走“林区到景区”的发展途径之先河。

飞播林海

“林区”建成“景区”

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建成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国有林场由生产型转变成了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型。

政府重视,投入巨资。宣汉县委、县政府提出立足自然资源、打造秦巴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大县的战略目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投入约2.3亿元专项资金,建设公路65.5公里,游步道约27公里,接待中心3处,宾馆8000平方米,文化广场5000平方米,旅游公厕4座,生态停车场约30000平方米以及景区标识130个,森林文化宣传牌300个,安全设施1200米,水、电及通讯畅通。

苦炼内功,创建品牌。以森林公园为载体,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康养胜地、天然氧吧的资源优势,凭借春赏绿意、夏纳清凉、秋看霜叶、冬观雪景的四季景观,不断摸索、创建品牌: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青少年森林自然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达州市摄影基地”和“达州市文化创作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多彩杜鹃花

原始林海

加强培训,宣传推广。随着国有林场的改革转型发展,职工的工作岗位由生产管理变为旅游管理,从砍树工到管护工再到今天景区的管理者和服务员。为此,景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加强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一是聘请旅游专家对景区工作人员及业主进行服务礼仪培训,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二是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三是报经相关部门批准,组织职工外派到有名气的景区学习,从而开阔了的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素质、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四是广泛开展景区形象推广活动。开展各类节庆活动,提升景区人气,树立景区旅游形象,打造景区旅游品牌;完善景区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展示景区特色及“吃、住、行、游、购、娱、疗、养、键”各方面的信息;利用网络营销手段进行营销宣传,提升景区知名度,与权威知名旅游网站合作,提高景区网站点击率;利用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方式加强宣传。

峨城竹海景区

林旅融合,增加效益。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推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实现了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改变了林场职工守住青山银山过苦日子,过穷日子的落后面貌,景区增加了经济收入,职工增加了福利待遇。林场职工职能发生了转变,接受了新理念、新知识,增长了新才干。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研学旅行等,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贫困群众发展森林人家、森林康养人家、林家乐和种养业增收致富。同时,为精准扶贫拓宽了一条有效途径。

“青山”蜕变“金山”

三座“青山”风景资源富集,生物、地文、水文、人文处处皆景。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车购税项目、国有林场改革资金、国有林场扶贫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大大改善了景区的交通条件,游人步道、康养步道便捷舒适,游客接待中心功能完善,游客吃住环境生态环保。四川宣汉国家森林公园已把观音山、峨城山、五马归槽国有林场的绿水青山,在宣汉大地上建成了五马归槽、观音山、峨城竹海“三座金山”。将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生态需求,助推“全域旅游”大发展,为把宣汉县早日建成“天府旅游名县”“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猜你喜欢
宣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水土保持助力宣汉乡村振兴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家乡的竹海
宣汉之夜
宣汉之夜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新常态下宣汉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