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香菇文化进校园的举措与成效

2020-12-26 16:59黄卫华
食药用菌 2020年5期
关键词:庆元县庆元香菇

黄卫华

庆元香菇文化进校园的举措与成效

黄卫华

(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 庆元 323800)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是我国唯一一个食用菌方面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2010年起,庆元县将目光放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上,从幼儿园抓起,激活香菇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提升小学、初中生香菇文化内涵认知,讲好新故事;深抓大学,健全香菇文化传承机制,让食用菌科研、香菇功夫、香菇山歌、二都戏走进各中小学校,在学生心中撒下文化遗产的种子。

庆元;香菇文化;遗产;香菇功夫;传承;教学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是我国唯一一个食用菌方面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00多年来菇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菇民戏、香菇功夫、香菇山歌、香菇谚语、菇山话等独特的香菇文化[2]。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从2010年起,庆元县开始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科研与教育价值,将目光放在广大的学生群体上,通过培、看、听、学、说、唱、尝等方式传承香菇文化,让食用菌科研、香菇功夫、香菇山歌、二都戏走进各中小学校,培养儿童、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情感。学校成为重要的生态、文化、传统教育基地,真正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3]。

1 从幼儿园抓起,激活香菇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

一是编制教材,潜心钻研。庆元县中心幼儿园2008年开始推出《悠悠菇香沁童心》教材,2018年又以该教材为基础,推出全新改编版本《灵韵菇乡》园本课程,同时编制配套幼儿用书、教学资料光碟。课程设置有趣的家乡话、好玩的家乡游戏、家乡的特产、家乡风俗、家乡的名胜等8大主题活动,每个主题小、中、大班均开设不同的学习内容。如“有趣的家乡话好玩的家乡游戏”主题,小班开展边唱歌谣《撑山寮》边游戏,让孩子们从游戏中了解家乡的土特产香菇和木耳,体验家乡传统游戏的乐趣;中班则开展用庆元方言学习《菇山谣》,在快乐的儿歌中让孩子了解菇农的艰辛;还通过表演让孩子们了解认识二都戏[2]。

二是寓教于乐,用心科普。为丰富香菇文化,庆元县中心幼儿园细细考究整体环境,园内各角落均有着香菇文化的痕迹。如一楼的食用菌文化长廊上有香菇、黑木耳等10余种有趣的食用菌拼图;教室阶梯转角处有孩子们用轻粘土制作的段木香菇;体验室有“菌种部落”,供孩子们开展香菇成长记录、模拟制作香菇活动;在走廊的一角,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10余种庆元常见食用菌的形态特征与食用价值等。还设有亲子课堂,通过开设香菇功夫、香菇宝宝成长记、庆元特产之香菇、我眼中的香菇节、香菇朝圣之旅等多个主题,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搜集资料,到菇棚中体验菇事,亲手制作画册展示。让孩子们在识香菇、赏香菇、吃香菇中,享受菌菇乐趣,从而爱上家乡的香菇。通过以玩促学,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学习中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将幼儿培养成一个健康、快乐、文明、智慧、自主、感恩的菇乡娃。

三是多措并举,倾心传承。庆元县中心幼儿园通过举办家乡游戏、家乡特产、家乡风俗等主题活动传承家乡本土文化,为幼儿们搭建一个学习香菇文化的平台。仅2018—2019年,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就有10余场。如2019年5月举办的第三届以“品家乡美食享快乐时光”为主题的六一美食节活动,有1 000多名学生、家长参与。整个活动以食用菌为原材料的美食占了2/3,百菇羹、银耳汤、菌菇烧麦、香甜软糯的菌菇丸子等30余种亲子美食深受学生喜爱。

2 抓好小学初中,提升香菇文化内涵,着力讲好新故事

一是成立一个课程组。庆元县城东小学积极利用学校、学生优势,从2010年起开始成立课程组,并着手研发《香菇功夫的挖掘及其在地方体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香菇功夫》等乡土课程。课程组查阅《庆元县志》《庆元香菇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基本内涵》等搜集香菇功夫资料,并寻访香菇功夫传承人拜师学艺。在2位传承人的指导下,课程组深入钻研、不断苦练,现已挖掘开发“七步拳花” “菇山拳花” “光棍担”等香菇功夫,作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城东小学2 000余名学生和老师,每天练习香菇功夫课间操,那一招一式都诠释着香菇功夫的真谛。

二是设立一批传承基地。2008年,香菇功夫被列入第二批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菇民防身术(香菇功夫)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庆元县已建立各类非遗传承基地14个。城东小学作为丽水市的“香菇功夫传承教学基地”,中央电视台七台摄制组、中央电视台(CCTV农业节目)《乡土》栏目组均有走进城东小学拍摄大课间活动“香菇功夫”。香菇功夫相关的多篇教学科研论文荣获奖项,如2013年《香菇功夫的挖掘及其在地方体育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荣获丽水市教学研究课题成果评比二等奖;2014年《跌宕菇拳润童心——传习香菇功夫,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传习香菇功夫,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举办的“千课万人”海峡两岸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中作大会交流,并荣获论文二等奖等。2016年,《香菇功夫》课程被评为丽水市第三届义务教育精品课程。香菇功夫不仅在城东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形成特色,在其他学科也绽放光彩。美术老师吴家仁以香菇功夫为延伸的《水墨功夫》课程,在省浙派名师班活动中,给全省的老师带来了新的体验。该课例还发表在《中国少儿美术》杂志上;周乐卿老师利用香菇功夫动作特点进行剪纸教学,作品在丽水市“绿谷之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其指导的“香菇功夫拳谱”在庆元县组织的“香菇宝宝活起来”绘画比赛中获一等奖。音乐老师们通过融入香菇功夫表演元素指导的作品在学校经典诵读晚会上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三是唱好“一曲”香菇山歌。庆元菇民世代在深山老林中劳作,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习俗,并自编充满菇乡风情的歌谣、谚语和富有传奇的人物故事,借以抒发制菇苦乐。这些歌谣反映了菇民生产生活的自然情景,生动朴实。为使香菇山歌传承延续,庆元县实验小学从2012年起开始传唱香菇山歌,一首《菇神颂》在当年的香菇始祖祭祀活动中独放异彩,并开设菇民戏课程20余次,2019年10月开展了香菇山歌传唱比赛,该校于2019年被庆元县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3 深抓大学,健全香菇文化传承机制,着力再创新辉煌

一是成立一所食用菌学院。为培养食用菌人才,庆元于2011年成立浙江省首个“食用菌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庆元食用菌学院”,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毕业生可直接升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学校拥有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无菌操作室、食用菌培菌室、食用菌生产实训基地、玻璃温室等。截至目前,学院已完成《野生菌资源的采集与开发》《食用菌食品生产》《庆元食用菌历史文化》《珍稀菌类开发》等课程资源信息化建设,其中,教学微视频78个,电子教案66个,课件66个。教材系统化资源达到至少每堂课配一个教案,配一个课件,多个视频。通过专业学习,学生在校能系统地学习各种绿色无公害食用菌栽培的实践和理论知识。近几年,学校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考试评价、实践操作等,切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食用菌产业培育一批优秀人才。

二是成立一个食用菌协会。庆元食用菌学院于2014年成立食用菌协会,现有会员100余人。协会以“传承香菇文化、传播食用菌科技”为宗旨,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学生们通过参加中日韩三国食用菌行业会长峰会、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等活动,增进对食用菌产业的了解及对食用菌未来发展方向的认识。2018年,3个班105名学生通过协会在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浙江省墨泉斋农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庆元县菇星节能机械有限公司4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三是设立一批实践基地。庆元食用菌学院的学生通过在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叶长文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操作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通过参加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相关比赛活动,更深入了解庆元香菇遗产地的丰富性、多样性;参与并总结“秸秆—食用菌—肥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实践活动项目,该实践活动获得第3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类二等奖。谢金华同学的《寻梦菇乡养菇庆元——我的香菇梦》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组织会的“职业规划类(职业生涯设计)”赛二等奖。

香菇文化进校园,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实践,使庆元香菇文化发扬光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4]。

[1]王斌, 闵庆文, 柳林飞. 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5.

[2]余娜玮. 庆元二都戏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点[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0, 29(3): 41-44.

[3]常钦. 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J]. 农村·农业·农民A, 2019, (3): 6.

[4]张树庭. 略论吴三公发明的"砍花法"栽培香菇——在第八届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大会上的演讲[J]. 食药用菌, 2011(1): 56-57.

S646

B

2095-0934(2020)05-367-03

猜你喜欢
庆元县庆元香菇
曹庆元
香菇富集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香菇接种三招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