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效果

2020-12-27 16:42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451100郜毅青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头孢曲松支气管小儿

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451100)郜毅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以2 0 1 8 年1月~2019年1月为准,对此阶段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目标。纳入标准: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年龄≤10岁;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者;失访者;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9例中男女患儿分别为30例、29例,年龄(5.69±2.33)岁;研究组59例中男女患儿分别为28例、31例,年龄(5.88±2.15)岁。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认可,对两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到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我院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规综合治疗,存在通气障碍或气促严重者,及时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加速排痰措施,提高肺部通气功能。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每日给予20~80mg/kg头孢曲松(汕头金石粉针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05)加入1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对于发热体温超过38.5℃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悬浮液(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06)口服,1~3岁者5~8ml/次,4~6岁者8~10ml/次,7~10岁者10~12ml/次,持续发热者间隔4~6h重复给药,每日给药次数不得超过5次。研究组基于此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334),将0.1g单磷酸阿糖腺苷加入1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按照1次/d。两组静脉滴注药物均连续给药1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常见病疗效评价标准,研究对象咳嗽、发热、咯痰等症状停止,X线检查肺部及支气管无异常的视为显效;患儿上述症状好转,X线检查支气管及肺部炎症情况显著缓解的视为有效;未达到以上要求的均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59×100%。记录两组目标患儿上述症状停止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支气管肺炎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数据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的88.13%,研究组用药疗效98.31%更理想,P<0.05。

2.2 安全性评价数据对比 两组安全性数据比较(3.39%vs5.08%),P>0.05。

2.3 临床症状改善数据 研究组咳痰消失时间(4.12±1.04)d、咳嗽消失时间(3.17±1.12)d、发热消失时间(2.04±0.56)d少于对照组(4.88±1.10)d、(4.05±1.05)d、(2.95±0.62)d,P<0.05。

2.4 复发率数据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13.56%(8/59),研究组复发率3.39%(2/59)更少(χ2=3.9333,P<0.05)。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4%~20%,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为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从其致病原因上来说,小儿支气管肺炎多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感染病原菌后,支气管、肺泡等组织出现炎症,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再加上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炎症持续可引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累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常规综合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功能;往往还会联合抗感染治疗为主。

本组研究中,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实施综合治疗,对于存在严重气促、通气功能障碍的除了帮助患儿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快速排痰外,还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缺氧、发绀情况者给予鼻导管吸氧。同时针对低钾血症患儿补充钾盐,气道干涩、分泌物堆积不能排出者给予气道雾化治疗,针对累及消化系统造成中毒性肠麻痹的,及时行胃肠减压,静脉滴注酚妥拉明;发热未超过38.5℃者予以冷敷、冰敷腋窝、腹股沟或头部物理降温[1]。对照组加用头孢曲松静滴,发热超过38.5℃者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悬浮液。头孢曲松是临床上常见的广谱抗菌药物,对大多数的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抗菌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病原菌细胞壁合成,促使致病菌死亡。头孢曲松的抗菌效果好,但近年来发现的头孢曲松耐药菌数量有所上升,因此用药效果有所下降[2]。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的退热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该药的吸收速度快,退热作用强,但其安全性也是儿科专家和家长们长期以来担心的问题。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抗病毒药物,通过与病毒DNA聚合酶结合,促使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同时该药还能阻滞mRNA和rRNA甲基化,从而抑制病毒复制[3]。

本次研究得到,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用药疗效98.31%更加理想,P <0.05。这说明,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可提升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两组安全性对比,P>0.05。研究组咳痰、咳嗽、发热消失时间(4.12±1.04)d、(3.17±1.12)d、(2.04±0.56)d少于对照组(4.88±1.10)d、(4.05±1.05)d、(2.95±0.62)d,P<0.05。这也说明,联合单磷酸腺苷静滴治疗可帮助快速改善患儿咳嗽、发热、咯痰等症状,缓解其痛苦,且不会增加治疗方案的毒副作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注或肌注后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腺苷脱氨酶代谢为Ara-HX,血药浓度很快下降,因此对机体的影响少,因而安全性较好。同时,随访3个月,相比于对照组13.56%,研究组复发率3.39%更少,P <0.05。因为单磷酸腺苷切断了病毒复制、合成多个环节,有效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联合头孢曲松起到抗感染、抗病毒双重效果。

王莉[4]的研究与本组试验结果有一致之处,王莉针对收治的12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和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上,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总有效率高达91.8%,而常规抗感染组仅为77.0%;且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2.9±0.6)d、咳嗽消失时间(2.4±1.3)d、退热时间(1.6±0.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2.7±0.5)d、平均住院时间(4.1±1.1)d均低于常规抗感染组,P<0.05。单磷酸阿糖腺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与常规抗感染组6.6%比较无差异。再次证明,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可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注治疗,显著提高用药疗效,帮助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预防复发效果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头孢曲松支气管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庆大霉素是否可代替头孢曲松治疗淋病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