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手术的效果影响观察

2020-12-27 17:22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57000夏雅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左心室心功能我院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57000)夏雅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0052)张竞超

冠心病为中老年群体多发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为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两种血运重建方式,二者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1]。相关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基础情况较差,且多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效果,对减少患者痛苦、改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98例,分组探究CABG、PCI对患者手术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98例,患者知晓本研究,自愿加入,排除急诊行CABG或PCI患者、合并其他类型需要行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者及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49例,女19例,男30例;年龄60~75岁,平均(68.39±2.58)岁;合并症:血脂异常12例,高血压24例,糖尿病9例;病程4~10年,平均(6.35±1.08)年。B组49例,女17例,男32例;年龄60~74岁,平均(67.74±2.37)岁;合并症:血脂异常15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7例;病程3~11年,平均(6.62±1.20)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处理方法 两组均完善术前检查,由同一组手术医师严格按照手术规范完成手术,手术前后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组采用CABG治疗:术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造影结果置入支架或球囊扩张。B组采用PCI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心肺转流下CABG或非体外循环CABG,常规行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其余动脉与大隐静脉进行吻合。

1.3 观察指标 两组血运重建结果,包括完全再血管化程度、处理靶血管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完全再血管化程度(91.83%)较B组(61.22%)高,处理靶血管数量(2.86±0.92)支较B组(1.71±0.83)支多(P<0.05)。

3 讨论

血运重建是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方式,相关报道显示,外科血运重建治疗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63%,明显高于内科保守治疗的43%,且心功能越差的患者从中获益越多[3]。完全再血管化程度是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指标,临床已有研究证实完全再血管化程度越高,患者心绞痛、心功能改善效果越明显。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血运重建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将CABG及PCI两种血运重建方式分别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结果显示,A组完全再血管化程度高达91.83%,明显高于B组61.22%,且A组处理靶血管数量多于B组(P<0.05)。可见,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采用CABG治疗能取得较PCI更好血运重建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PCI治疗对靶血管最小直径的要求为2mm,而CABG为1.5mm,本研究选取的患者慢性完全闭塞性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比例较高,进而影响PCI治疗完全再血管化及处理靶血管数量。

综上可知,CABG或PCI均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有效血运重建方式,而CABG较PCI能取得更好血运重建效果,更适合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猜你喜欢
左心室心功能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