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

2020-12-28 00:02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519100赵育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年龄段机体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519100)赵育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区于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体检在校的278名青少年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内容开展;研究拟订后送往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后实施;住校学生;身体健康。排除标准:合并精神认知障碍;合并脏器功能受损;合并肿瘤疾病;合并佝偻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及先天缺陷;参与其他研究者。将278名青少年儿童中男生137名,女生141名,年龄6~19岁,平均(12.5±1.4)岁,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其中6~10岁120名,11~15岁113名,16~19岁45名;根据季节进行分组,春秋季节各69名,冬夏季节各70名。

1.2 方法 青少年儿童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检测其维生素D水平,具体内容如下:要求被测者空腹6~8h,于清晨取3~4ml静脉血,室温下放置20~40min后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检测者均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维生素D正常值:31~100ng/ml、不足:31~320ng/ml、缺乏:11~20ng/ml、严重缺乏:≤10ng/ml。

1.3 研究指标 进一步分析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了解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水平整体分布情况,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及季节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布情况。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处理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开展,计数数据呈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数据呈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维生素D水平整体分布情况 278名青少年儿童中有1名维生素D严重缺乏(占0.36%)、98名缺乏(占35.25%)、165名不足(占59.35%)、11名充足(占3.96%)、有3名出现遗漏(占1.08%)。其中1名维生素D缺乏为女性,年龄13岁,维生素D为9.6ng/ml;98名缺乏中男性41名(占41.84%),女性57名(占58.16%);维生素D为(11.8~20.9)ng/ml;165名不足中男性86名(占52.12%),女性79名(占47.88%),维生素D为(20.8~30.9)n g/m l;1 1名充足中男性9名(占81.82%),女性3例(占27.27%),维生素D为(31.2~35.5)ng/ml。

2.2 性别、各年龄段及季节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布 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其中6~10岁120名(占43.17%),11~15岁113名(占40.65%),16~19岁45名(占16.19%);6~10岁中男性10名缺乏(占8.33%)、45名不足(占37.50%)、5例充足(占4.17%);女性19名缺乏(占15.83%)、40例不足(占33.33%)、1例充足(占0.83%);11~15岁中男生21例缺乏(占18.58%)、29例不足(占25.66%)、2例充足(占1.77%),女性1例严重缺乏(占0.88%)、27例缺乏(占23.89%)、31名不足(占27.43%)、1例充足(占0.88%);16~19岁中男生9例缺乏(占20.00%)、12例不足(占26.67%)、2例充足(占4.44%),女生11例缺乏(占24.44%)、8例不足(占17.78%)、1例充足(占2.22%);维生素D缺乏多集中在女生11~15岁阶段,女生6~10岁次之,不足多集中在男生6~10岁阶段,女生6~10岁次之,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季节进行分组,春秋季节各69名,冬夏季节各70名,不同季节、性别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充足例数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临床资料记载[1][2],维生素D能够提高机体对钙及磷等物质的吸收,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等水平处于胞和程度,促进生产及骨骼的钙化,同时能够通过肠壁增强对磷的吸收,且对于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也有一定作用。平时,机体能够通过进食护和体内合成两种途径获取维生素D,从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D可由脂肪一同吸收,吸收部位包括空肠与胃肠。被机体吸收的维生素D可与乳糜微粒劫结合,经由淋巴系统传输从而发挥其作用,诸如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骨矿物化等。但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由于该年龄段生长加速,如饮食中维生素D不足、运动量减少等,便会导致其维生素D摄取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并形成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生;缺乏维生素D后,机体可出现骨质软化病、抵抗力低下等,随着时间不短延长,则会诱使肺炎、贫血及腹泻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指出,维生素D水平≥31~100ng/ml为正常范围,甲状旁腺激素才能维持恒定状态并保持最佳生理浓度。而通过对部分地区青少年儿童开展的分析结果显示,278名青少年儿童中有35.25%维生素D缺乏,59.35%维生素D不足,而维生素D充足仅占3.96%,处于较低水平。

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维生素D水平较低不仅会导致其患上佝偻病,也会对其体格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其成年后出现骨质疏松等疾病,对其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维生素D轻微不足可通过照射紫外线或饮食来补充维生素D,诸如使用牛奶、酸奶、沙丁鱼、三文鱼及维生素D强化食品等,从而改善其维生素D不足等问题。但是在具体干预中,主要在0~2岁儿童进行指导补充,大多数居民并不能准确了解自身情况,未能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补充,而擅自补充维生素D,导致维生素D长期高于正常值,心脏功能跳动频率增加,并存在诱使心房颤动的风险,故而有必要围绕其开展研究,明确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年龄、群体及相关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开展预防措施[3]。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儿童为主要缺失及不足群体,278名青少年儿童中有98名缺乏、165名不足,98名缺乏中女性较多,且均处于11~15岁年龄段,165名不足中男性较多,大多处于6~10岁阶段,各年龄段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和季节等方面对比,则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指出,临床针对青少年儿童应及时测定其维生素D缺乏情况,以其年龄为重点分析对象,对于缺乏维生素D群体应及时给予治疗,有效补充其维生素D供需情况。同时,针对其建立饮食干预计划,强化饮食补充维生素D,诸如海鱼、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奶酪等;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室外活动,接触足够日光可促使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对其维生素D缺乏情况进行改善,进一步对其健康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主要与年龄因素有关,与性别、季节无明显关系,可针对其该群体实施预防及补充措施,可对其健康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年龄段机体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