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2020-12-28 18:23苏纳李彬彬徐永和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小柴胡少阳妇科疾病

苏纳,李彬彬,徐永和

(呼和浩特市金山开发区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和法”作为一种治疗大法首见于清代程钟龄[1]《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治病之方,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并认为伤寒在半表半里之时,只有和法治之。在现代中医临床实践中,“和法”不止用于和解少阳,而是在各个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学者及医家对于“和法”的研究集中在其概念、范畴、经典中的阐述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本文对“和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治疗进行归纳整理,以了解“和法”的应用范围和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1 “和法”的概念及范畴

李冀[2]主编的《方剂学》对“和法”的定义为: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张立平[3]认为和法立足调和关系,重在健运枢机。对于“和法”的概念,从程钟龄到现代众多医家都有自己的论述,其范围从解半表半里之邪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和解表里,再到广义和法可以指导对所有疾病的认识及治疗[4],正所谓:不和则为病,治病以求和。目前,“和法”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和法”的范畴包括和解法与调和法。其中和解法包括和解少阳、开达膜原以及调和营卫三大类;调和法包括调和脏腑、调和气血、平调寒热三大类。

2 “和法”的临床应用

本文收集2010~2019 年关于中医和法文献共113 篇,包括期刊及博硕士学位论文,其中关于“和法”临床应用与研究相关文献共99 篇,囊括了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和五官科疾病。

2.1 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1.1 脾胃系病证

在“和法”所治疗疾病中,脾胃系疾病占最多,因为胃痛、痞满其病机多属肝胃不和、脾胃不调以及气滞血瘀,常以“和法”调和肝脾、调和脾胃、行气和血用来治疗胃痛、痞满。

胡应峰[5]认为,中医“和法”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是普遍的且有优势,它不仅能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和改善患者精神层次上的情绪不稳定和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陈莉熔等[6]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从“和法”角度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经临床观察、统计分析显示,在治疗率与复发率上明显优于西药组。

李靖育[7]对120 例功能性胃病、胃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对实验组60 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另60 例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和法”在消化内科常见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孟洋等[8]认为痞满常以脾胃阳虚为根本,以脾胃升降失常、寒湿热中阻为主要病机,因此治疗当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阴阳调和,即是和法思想下对中医痞满证治的体现。

2.1.2 肝胆系病证

肝体阴而用阳,胆为少阳经所主,故肝胆系病证多由肝阴阳失和而发生肝络失和、肝脾不调、气血雍结等证,且多与少阳证相关。

陈果等[9]采用调和肝脾之“扶正散邪汤”治疗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24 周后,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的生化指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表明采用“和法”论治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理论依据充足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盛国光教授[10]认为慢性乙肝病位在肝,其症状多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白、脉弦细等,病属少阳,故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后期结合解毒、化瘀、祛痰与补虚共同治疗慢性乙肝,此法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疗效。

2.1.3 心系病证

“和法”在心系疾病中应用于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寐的治疗,其常用治法包括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阴阳及和解少阳。

姜璇等[11]认为不寐的主要病机为“阳不交阴”,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半夏泻心汤斡旋气机、调和升降;小柴胡汤畅达三焦,和解少阳;四逆散调和肝脾,调达气血;黄连阿胶汤水火既济,交通心肾,五方对不寐病症疗效确切,深刻体现出“和法”在不寐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梦雅[12]基于“少阳为枢”的理论指导,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经临床观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抑郁症疗效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上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症,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基于“少阳为枢”应用柴胡加减方治疗本病是合理的。

2.1.4 肾系病证

肾系疾病常因气血津液运化失调为主要病因,故调和气血,运化津液在肾系疾病中运用较多,常用于治疗水肿、癃闭等疾病。

闫旭[13]认为糖尿病肾病的证候复杂,病机虚实寒热错杂,气机乖戾,在“和法”思想的指导下以小柴胡汤、桂枝汤、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达到补正虚,驱邪实,补正不碍邪,驱邪不伤正,并恢复气机运行的作用。

陈敏等[14]以“和法”为治疗原则,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肾衰,IgA 肾病,泌尿道感染均取得较满意效果。表明“和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治法,对复杂的慢性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1.5 气血津液病证

气血津液病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引起的各类病症,如情志不调、气血阴阳失和形成的癌病,阴虚燥热引起的消渴,情志失调引起的郁证,气血阴阳诸不足引起的虚劳,可以通过调和气血,调和阴阳,调畅情志来达到治疗目的。

李宜放等[15]认为肿瘤病发病诸般不和,病机复杂,唯和能调。肿瘤病病证变化多端,只有“和法”能够从多个工作靶点和环节上发挥作用,使失和的阴阳气血重新达到动态平衡,“和法”是肿瘤病治疗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医辨治疾病的最高境界。

宋远瑛等[16]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郁证患者32 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0.6%,结果显示丹栀逍遥散有一定程度抗焦虑、抗抑郁作用,表明以“和法”调畅气机在郁证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2.1.6 肢体经络病证

经络肢体的功能状态实质上取决于脏腑气血的盛衰,因此四肢疾病与气血运行息息相关,故调和之法也可用于肢体经络病证之中。

王丽敏等[17]认为小柴胡汤的“和法”理念与免疫调节作用相通,小柴胡汤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因此小柴胡汤在痹症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陆中英等[18]采用四逆散治疗气郁型腰腿痛,打破了传统治疗腰腿痛的思维模式,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

2.2 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和法”在治疗外科疾病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皮肤科疾病,由于皮肤病种类繁多,皮损形态各异,病因错综复杂,故常以“和法”作为治疗原则,临床常以和解少阳、调和营卫、调和肝脾、调和气血来治疗皮肤科疾病。

薛良[19]从少阳阳明合病论治亚急性湿疹,认为“少阳表证在腠理”“斑为阳明热毒”,因此以小柴胡汤为主方针对少阳表证,化斑汤为辅针对血分热盛共同治疗亚急性湿疹,并取得良好效果。“和解少阳”法在湿疹治疗中疗效确切,其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何佳丽等[20]认为“和法”可针对皮肤疾病不同的病因,采用比较缓和的药物,达到去除病邪、恢复正气、缓解疾病的治疗目的。表明“和法”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中,可从整体出发,对机体中的“不和”进行调整,使机能达到平和状态,恰当地应用“和法”可拓宽中医诊疗皮肤病的思路,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2.3 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妇科疾病中,“和法”常应用于经水不调,更年期综合征中。其中经水失调常源于气血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常由于阴阳不调,故调和气血阴阳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

傅淑清[21]教授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主张中医“和”的思想,在“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了“女子以肝和为贵”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并认为“肝和”的关键在于顺应肝脏“体阴用阳”的生理特点,以柴胡、当归、炒白芍作为“和肝”之法的基础,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

刘显红等[22]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0 例,治愈25 例,好转5 例,临床效果良好。其机理为以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枢机,化气调阴阳,解肌和营卫,来调节更年期女性的阴阳失调证,表明“和法”在调理更年期综合征中有重要意义。

2.4 在五官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和法”最多用于五官科疾病中的耳眩晕、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以及时复症等病。其中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在五官科疾病中的应用最为广泛,此外桂枝汤类方调和营卫的使用次之。

张伯礼教授[23]使用“调和法”通过调和肝肾、条中焦、调阴阳、调气血、调痰瘀五个方面治疗眩晕,在临床中取得良好效果。

孙学光[24]采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外感性眩晕,经临床观察、统计分析显示在治疗总有效率、前庭神经功能检查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在“和法”的思路下,加味小柴胡汤能够有效改善外感性眩晕患者的症状。

罗勇[25]应用小柴胡汤辨证治疗耳鼻喉科包括耳眩晕、喉痹、鼻渊疾病60 例。结果发现60 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表明“和法”代表方小柴胡汤在辨证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应用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熊大经教授[26]认为中鼻甲,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内应肝胆,属于“枢度”,因此鼻渊病位主要在肝胆,熊教授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创立“吉雷开窍汤”用以疏利肝胆,和解少阳,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3 总结

根据对所收集关于“和法”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①传统的辨证立法中,“和法”多用于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脾胃和肝胆,治疗少阳半表半里证、肝脾失和、脾胃失和及肝胆失和诸证,在文献整理汇总时得到证实。在各个系统疾病中应用“和法”较多的分别为:脾胃系病证、妇科疾病、心系病证。其中应用于脾胃病的文献共35 篇,占32.7%;应用于妇科疾病共16 篇,占15.0%;应用于心系疾病共12 篇,占11.2%。此三类疾病应用中医“和法”治疗特色最明显,效果最显著。

②按照张立平观点“立足调和关系、重在健运枢机”“和法”更应该用于诸如“更年期综合征”“老年皮肤瘙痒症”等妇科疾病和老年疾病中。女性生理以肝肾为主,调和肝肾,则有利于诸多妇科疾病的治疗。老年人阴阳之气逐渐衰退,气血运行日显迟滞,调和阴阳、气血,协调五脏、六腑,是治疗老年各类疾病之要点。

③文献整理中发现“和法”应用于眩晕的治疗确有良效。古代医家认为“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由此可知,眩晕之证病位虽在清宫、清窍,而病理上多涉及“风、痰、瘀”等复杂病理,在脏腑上多涉及“肝、脾、肾”等多个脏腑。因此,治疗最宜采用“和法”调和脏腑、和畅气血、平调阴阳,消除“风、痰、瘀”等各类病理产物,恢复清宫、清窍的清净之性。

综上所述,“和法”作为一种常用治法,可通过和解、调和的方法使不和的气血、脏腑、经络达到平和状态。其对眩晕的治疗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小柴胡少阳妇科疾病
浅谈小柴胡汤在血证中的应用
基于CiteSpace的小柴胡汤相关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