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fatin、IL-33及EMP与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

2020-12-28 12:57李丙蓉侯丽梅刘瑶丽吴昭华李秀钧邓华聪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皮细胞进展病情

李丙蓉,侯丽梅,刘瑶丽,吴昭华,杨 泉,李秀钧,邓华聪

糖尿病属于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血糖过高出现尿糖升高,最终导致机体脂肪以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情况[1]。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基础疾病较多、多种药物应用、记忆力减退、起病隐匿易漏诊等特点,且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心血管、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病变常见,据临床流行病学显示,糖尿病患者死于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者超过75%[2]。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内脏脂肪素(visfatin)属于内脏脂肪表达的脂肪因子,存在类似胰岛素作用;白介素-33(interleukin-33, IL-33)属于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及炎症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浆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EMP)是内皮细胞凋亡或激活时释放出来的微小囊泡,其表达水平与机体内皮功能密切相关[4-5]。本文旨在分析visfatin、IL-33及EMP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4月—2016年6月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ACS患者96例(糖尿病合并ACS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50~80(60.37±10.36)岁。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以及健康体检人群(健康组)各96例。单纯糖尿病组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49~80(59.37±10.75)岁。健康组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48~81(59.37±11.33)岁。3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糖尿病合并ACS组、单纯糖尿病组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且均为2型糖尿病;健康组身体健康,无肾脏、心脏以及其他疾病;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好;所有研究对象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②排除标准:严重心力衰竭、肿瘤、严重创伤等患者;妊娠期妇女;无法完成随访者;依从性不佳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方法 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visfatin、IL-33及EMP表达差异,分析visfatin、IL-33及EMP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

1.4观察指标

1.4.1visfatin、IL-33及EMP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抽血5 ml,使用离心机离心,获取上清液备用。visfatin、IL-33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艾迪博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试剂盒,仪器为美国BIO-TEK仪器公司提供的全波长酶标仪;应用美国BD公司提供的CD31/CD42两种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以及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EMP水平,标记为CD31+/CD42b-EMPs。

1.4.2病情程度分级:根据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动脉造影结果,使用Gensini评分进行评价[6],根据病情程度分级将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30例、中度组51例、重度组15例。

1.4.3预后情况:对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预后情况。根据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心力衰竭、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律失常、死亡等)。

2 结果

2.1不同研究对象的visfatin、IL-33及EMP表达差异 3组visfatin、IL-33及EMP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健康组visfatin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组,最低为糖尿病合并A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ACS组IL-33、EMP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组,最低为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的visfatin、IL-33及EMP表达水平比较

2.2不同病情程度糖尿病合并ACS患者visfatin、IL-33及EMP表达差异 随着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的病情进展,IL-33、EMP表达水平逐渐升高,visfatin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糖尿病合并ACS患者visfatin、IL-33及EMP表达水平比较

2.3不同预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visfatin、IL-33及EMP表达差异 根据随访结果患者预后良好75例,预后不良21例。预后良好患者visfat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患者,IL-33及EM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1)。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visfatin、IL-33及EMP表达水平比较

2.4影响糖尿病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发现visfatin<2 μg/L、IL-33≥90 ng/L、EMP≥946 pg/ml均为影响糖尿病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见表4。

表4 影响糖尿病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visfatin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具有类似胰岛素活性,可有效地将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激活,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糖的目的[7-8]。目前,对于visfatin水平在肥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中变化情况的研究属于两极分化的状态[9-10]。有学者指出,visfatin在上述疾病中为高表达,但此外有更多文献研究表明visfatin表达为降低,宋秋萍和胡淼[11]文献中提出,肥胖患者血浆以及脂肪组织中visfatin表达降低;付颖等[12]文献中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空腹2 h后,visfatin表达水平降低,经多因素分析,了解到visfatin表达与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均存在独立相关性。本文研究发现,在不同人群中visfatin表达存在差异,健康组表达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组,最低为糖尿病合并ACS组,在不同病情程度以及不同预后情况糖尿病合并ACS患者中表达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病情进展visfatin表达逐渐降低,预后不良患者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与上述文献结果相似。

IL-33与IL-1b和IL-18结构相似,具有多种效应,参与Th5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也可调节肥大细胞功能,能进行多种炎症反应调控[13-14]。在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中IL-33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不同人群中IL-33表达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其表达逐渐增加,在预后不良患者中也明显为高表达,提示IL-33随着病情进展表达上调。

糖尿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会出现全身性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功能紊乱情况,这些改变常出现在全身大血管、肾脏、视网膜微血管[15-16]。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初期内皮细胞功能就出现异常,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其损伤也逐渐加重。因高血糖导致机体自由基产生,诱导氧化损伤,进一步开启内皮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通路,导致氧化应激以及内皮细胞凋亡[17]。在以往文献中提出,EMP属于糖尿病患者伴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18]。而高血糖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情况更加严重,从而引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出现ACS。在本研究中不同人群EMP表达存在明显差异,糖尿病合并ACS组最高,其次为单纯糖尿病组,最低为健康组;随着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病情进展其表达逐渐增加,在预后不良患者中也明显为高表达;提示EMP随着病情进展表达增加,可为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同时也说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内皮功能紊乱、血脂代偿异常更严重。本研究还发现,visfatin<2 μg/L、IL-33≥90 ng/L、EMP≥946 pg/ml为影响糖尿病合并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以往文献研究结果一致[19]。

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ACS患者visfatin表达降低,IL-33、EMP则升高,三者表达水平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内皮细胞进展病情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原花青素B2通过Akt/FoxO4通路拮抗内皮细胞衰老的实验研究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