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儒家思想,弘扬时代精神

2020-12-28 02:07潘希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3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弘扬传承

潘希旺

【摘要】借鉴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精华,一方面解决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德育的问题,二方面是解决如何把儒家思想引入德育课堂并提高其实践操作性的问题,三方面对区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交加以整合并成为完备的校本课程的需要。有鉴于此,我校开展了“传承儒家思想,弘扬时代精神的创新研究”,并已顺利结题。本文就该项研究工作过程的有益尝试进行论述。

【关键词】传承;儒家思想;弘扬;时代;精神

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生成长的环境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期间各种思潮的影响、各种利益的驱动和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大而变得越发的复杂,学生的道德问题也日益的突出。另一方面南沙置身于大湾区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胸怀、有抱负、有勇气、有毅力、有爱心、有学识的各种有用人才,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在此背景下,开展该项研究,显得尤为及时。

一、传承儒家经典的方法研究

(一)理论与实践并行

一方面是理论的搜集和研究。组织相关人员,从浩如烟海的儒家经典中,围绕本校“以美德造就美德,以智慧启迪智慧”的核心理念,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育人目标,编撰出符合学情的《国学经典》,采用一边试行一边修改并且一边充实的方法,为课题的施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二方面是善于学习和吸收。在编辑《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不光传承中国儒家思想理论,还借鉴了日韩奉行儒家思想及欧美学习儒家思想的模式,吸收其理论精华。

三方面是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没有核心理念指导的实践,往往容易劳而无功。充分利用早读、午读、晚前修、社团活动等各种时间,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夯实了师生的理论基础。具体做法:

一是确定实验研究对象。从各年级中有针对性地各选两个班作为实验班,通过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为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提供依据。

二是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课题指导专家蒋亚辉教授为实验教师及实验班学生举办了“孔子与论语”的专题讲座,引领学生走进儒家思想,以传统文化规范和指导学生和教师的言行。

三是编撰德育校本教材。编撰《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打造珠江中学当代文明》和《学校文化特色与国学》三本德育校本课程,把儒家思想尽可能地用一个个通俗有趣的故事传达给学生,在引导学生诵经读典过程潜移墨化,逐步养成良好高尚的品德。

(二)传承经典的具体尝试

1.融通古今,教学相长。根据《国学》校本课程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强诵读,创设情境,故事育人,生活育人。

2.因地制宜,学科整合

(1)确保有足够的诵读时间。用晨读和午自习来保证每天的诵读时间,日积月累下来,师生由声入耳,由耳入心。

(2)确保有规范的诵读措施。各班指定诵读指导教师,并结合学校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水平制定计划,师生齐参与,全校共诵读。

语文教师:语文老师结合学科特点,负责诵读的具体实施、指导、示范,为整个活动奠定基础。

政治教师:研究课程内容与国情的具体结合,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师:通过历史课结合国学内容展开探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华夏文化的不同时期的历史进程。

音乐教师:搜集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传唱的歌曲,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唱,在诵唱中悟理、悟德。

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中的游戏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诵唱经典,用经典作为激励学生克服困难的力量。

美术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书画比赛、艺术展览等各种环节,引导学生如何从美术作品中挖掘儒家思想的美点。

(3)开展国学诵读展示活动。各年级开展诵、唱、演、画经典等一系列的活动,在活动中感悟经典传承经典。

(4)推荐学生阅读一本经典。一是每个学生都能阅读一本关于国学文化知识的书,二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的讨论和研究,分享阅读所得。三是并把学生的阅读感悟用文字方式表现出来,四是再用展览的方式,张贴在年级的公告栏进行分享。通过读、议、写、展等手段,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

3.营造氛围,创建特色

(1)营造书香氛围。一是展示。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把走廊墙壁作为展示国学知识的阵地。二是评比。定期举办以“经典诵读”为核心内容的各种比赛比赛或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习经典成果的平台。

(2)体验诵读乐趣。学校组织开展全校教师 “与学生共读经典、共同成长”为主题的“诵读会”,师生一起体会诵读经典的美妙。

(3)关注品读形式。

一是国旗下讲话的品读。

二是主题班会课上的品读。

三是教师节庆祝活动上的品读。

四是经典美文绘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过程的品读。

五是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专题征文比赛过程的品读。

六是全校性国学知识故事会比赛过程的品读。

七是国学知识竞赛过程的品读。

(4)重视名家效应。邀请专家教授开设有针对性的“国学”讲座,既育生,也育师,用名师的效应来点燃师生传承经典的热情。

二、学以致用

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假期,把在校内所学的儒家思想,用实际行动向学校、向家长、向社会进行反馈和展示。

(1)引导青少年敬畏生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保护生态,比如买鱼放生、收养流浪猫等。有多位同学买了鱼、虾、螃蟹、泥鳅、黄鳝等放到社区公园的水池里,给社区带去了生气,彰显了爱心。

(2)引导青少年共享资源。比如互赠知识卡片,捐建班级图书角等。许多同学还拿出自己的图书,捐建了班级共享书架。

(3)引导学生学唱红歌。红歌大多是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励志且正品。选择既能体现儒家精神又能体现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品德的红歌进行传唱,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4)利用现代网络传承传统。引导学生上网查询长征、抗战等资料,学生既了解了历史又提高了爱党爱国的热情,根据查找所得建立了班级博客与学生及家长交流。并利用班级博客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儒学道德经典文献。

(5)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捐款、募捐、义卖、等形式慰问珠江敬老院,并参加协助交通管理、垃圾分类宣讲等社会公益活动。

(6)搭建学生展示才艺平台。结合儒家经典及校本教材,学生自编自演话剧狼和小羊、闵子骞救母等自演出、自推广,轮流担任角色,体验道德情操,学生在展示才艺的过程中传承儒家精神。

(7)提倡“日行一善”活动,提倡写《行善日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推荐学生优秀日记放在班级博客上作为示范、表彰、鼓励。

(8)加大对进步学生的褒奖。每次把进步较大的学生和获得荣誉的学生及时在各种联系群里进行通报表扬,并及时给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奖品,起到了鼓舞上进的作用。

三、后期进一步深化的思路和设想

一是加大与社会的联系。主动聘请社会志愿者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道德辅导教育。聘请儒学专家做德育顾问,吸收校外辅导员协助学生搞“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德育训练。

二是邀请南沙区文艺界、学术界的作家以文化创作支持学校德育。邀请他们指导学校编排道德情感话剧、游戏,并邀请名家参与演出,从中模拟道德。

三是指导学生把自己身边发生的德育故事编成连环画的形式,用艺术的形式讲述德育故事,不仅对自己进行二次教育,还进一步影响和熏陶学生身边的人。指导学生摘录大量儒学格言和大量的名人传记,编印成册,作为学生的准则。

四、理论成果

课题完成后,学校纸质版的收获是校本课程3本,发表论文4篇,社活动成果汇报集一本,研究报告一篇。这些都是学校后期继续推行以儒家思想打造学校新时代德育的文化载体、经验。

学校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传承,一方面丰富了其内容,发展和创新了其内涵,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創新了手段,打开了局面。这是实质性的收获,在课题开始至结束的几年里,学校德育面貌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弘扬传承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