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的信息工作探索

2020-12-28 06:56郭荔萍
时代经贸 2020年27期
关键词:角度信息工作

郭荔萍

【摘 要】当前,各级党委、政府信息来源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有会议得来的,有调研到来的,有媒体了解的,但从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获得的信息却是最为主要的,它不仅及时、准确,而且系统、规范、针对性强,是党政领导掌握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促进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信息工作的作用和开展情况、信息编报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信息工作应当把握的四个重点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秘工作;信息工作

近年来,办公室信息工作自觉服务经济建设大局,准确、及时地反映工作的热点、难点,较好地发挥了信息辅助决策、交流经验、促進改革、推动工作的重要作用。个人结合工作的实际和学习的心得,就如何做好信息工作谈些个人的建议。

一、信息工作的作用

信息工作是决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其体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可以归纳为“三个需要”。

一是科学决策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信息工作,有利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站在全局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及时了解各项工作全貌和各方反映,经过比较分析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掌握兄弟省市工作动态,通过借鉴与启发,推动本地区改革与发展。那种不重视、不善于利用信息开展工作的,在实际工作中必然处于被动、不利的位置,工作上只能风起西北,船漂东南,就事论事,或是盲人摸象,主观武断,贻误工作,这与时代要求和科学发展格格不入。

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有主动公开、应申请公开等,政务信息所特有的精炼、准确,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人们通过相对简短的政务信息,可以了解政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精神,了解政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与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公布相配合,可以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从而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更系统、更完整。

三是总结提高的需要。任何一项工作都有部署、落实、总结、提高的过程,缺少其中的一项就使工作不完善。重部署,不落实,是空谈;只落实,不总结,是蛮干。通过信息编报的形式,及时归纳和总结工作经验、工作成效,并从中发现问题和不足,有助于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

二、信息编报存在的问题

(一)面面俱到,埋没要点

在组织稿件时,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信息稿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甚至多个好内容,但一旦准备编用时,就发现很难编,因为在一篇字数有限的信息中,作者均衡用力,处处着墨,对一项工作、一个领域,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似乎很全面,但正是这种全面,却牺牲了要点,“大而全”的信息,使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埋没在面面俱到,且又不能深入具体的浮光掠影中。这是一种信息浪费。“一叶知秋,滴水见阳。”与组织新闻稿件一样,信息的写作也要求选择小角度,角度小有利于主题深化,让读者“以小见大”,感受深刻;有利于抓到具体而典型的材料,把信息写得准确、生动;有利于把事物的个性特征反映出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见和思想;也有利于将信息写得短小精悍,时效性强。

(二)罗列账单,不善总结

这种现象在信息中比较普遍,理由很简单。如果对象是财务、是会计、是审计,数字有说服力。但如果对象是党政管理人员,是社会各界,仅仅靠数字就说明不了问题,需要在重视数字的同时,善于通过文字的概括和总结,把数字背后的信息提炼和反映出来,这对于与数字不常打交道的非财务人员,更具有说服力。

(三)角度单一,缺少新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所出现的变化,对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某项工作,其所呈现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现在,机关的绝大多数材料有一种定式始终难以改变,就是看问题角度单一,往往从政府、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很少从群众的角度、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理解和观察事物,这自然也体现在信息上。单一的行政管理角度局限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视野,简化了思维,长此以往,信息就显得单调无味,缺乏创新,看多了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如果在众多的信息中,有几篇角度差异,分析深入的信息,效果大不一样。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和群众的声音很关注,对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很重视,我们的信息完全可以更多地从基层的角度、从群众的角度来组织。

(四)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工作各地都有很多创新的地方,许多理财思路和理财理念对其他地方往往能起到借鉴和促进的作用,对上级机关和领导也有很好的启发效果,这是基层信息的优势。但在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中,组稿的同志在对热点、亮点、新点的组织时,经常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具体地进行反映和剖析,或者反映得过于概括,使人对其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能一览无遗。

(五)困难问题,不敢触及

根据“福建信息编报系统”统计,有99%的信息是成果、成就信息,那些涉及问题和困难的信息十分少见,是因为工作没有困难,没有矛盾,缺少阻力吗?显然不是。主要原因还是“报喜不报忧”的思想在作怪。我们讲问题、讲困难,应该更多地从政策、机制、管理的角度发现和反映工作存在问题和矛盾,找出问题的原因,剖析存在的基础,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的信息才具有价值,也更能体现“理政”、“治政”职能的发挥。问题信息不是批评信息,更不是牢骚信息,而是具有一定见地和深度的、有利于推动工作开展的高价值信息,这类信息对科学决策、完善政策有大的帮助作用,也最容易被采用,或者得到领导的批示。

三、信息编报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责任意识,理直气壮开展工作

信息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职责,要做好信息工作,首先要求信息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和落实信息工作,不因平凡而甘于平庸,不因琐碎而流于应付,不因事小而无所作为。要主动开展信息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提要求,作部署,搞协调,抓落实,通过积极作为取得领导的重视,通过扎实工作取得群众理解。

(二)争取领导重视,打好信息工作基础

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重视不重视,这就好比一方土壤和气候,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万物就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要争取领导的重视,就应该主动向领导汇报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经常向領导反馈信息工作的开展情况,努力组织一批联系实际、具有深度、操作性强、影响较大的信息,将领导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原本不重视的,逐步改变认识,重视起来;使原先已经重视的,更加给予重视。

(三)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规矩成方圆”,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机制,要保持信息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决不可能。对此,笔者认为至少应建立起“两个机制”和“五项制度”。“两个机制”就是信息工作分工协作机制和信息工作激励约束机制。“五项制度”就是评分制度、通报制度、约稿制度、稿酬制度、交流制度。

(四)做好三篇文章,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

1、做好“真”字文章

真是信息的生命,是信息写作的基本原则。所谓真,就是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不能浮夸扩大,也不能缩水贬低;既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添枝加叶,随意联想;在分析问题时,也要坚持辩证思想,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尤其信息与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对领导决策影响较大,编发错误或不准确的信息,可能直接导致领导决策的错误,且不说社会影响如何,单就责任而言,也是难辞其咎。

2、做好“快”字文章

信息是时间上的易碎品。时过境迁,信息的价值就会衰减甚至消失。为提高信息时效性,机关工作人员要着重在“反应快,处理快、传递快”上下功夫。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活动,要都力争在最早、最短的时间内编报信息,从而把握信息的最佳时效,使信息增值。

3、做好“深”字文章

什么是信息的“深”?笔者理解就是思想性强,针对性强,分析性强,前瞻性强,这样的信息不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且也是提高办公室职能作用和地位的重要手段。

总之,做好信息采编工作要有服务领导的坚定信念和热爱信息的奉献精神,要有昂扬的斗志和持久的恒心,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不懈的精雕细琢。信息不易,信息亦不难,只要扎根在信息土壤里,勤浇水,常施肥,必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莆田市城厢区财政局农税征收中心,福建 莆田 351100)

参考文献:

[1]《秘书工作》2019年11月期刊中“坚决反对信息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秘书工作》2020年7月期刊中“多、快、好、省建强信息直报点”.

猜你喜欢
角度信息工作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不工作,爽飞了?
角度不同
人啊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选工作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