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泉与廉泉的启示

2020-12-28 02:23杨建民
党员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廉泉汉中

杨建民

二十四史中的《晋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贪泉的历史故事。

贪泉在距广州不远一处名为石门的地方。时人相传,喝了贪泉之水,便“怀无厌之欲”,即会产生无尽的贪婪欲望,即使是廉士亦贪。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这不过是贪官给贪腐行为找的借口而已。

东晋一位到此担任刺史的官员吴隐之,途经贪泉,酌而饮之,并赋一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夷齐”即伯夷、叔齐,是商代两位有操守之士。此诗的大意是:古人说,喝了此水就会贪图钱财,但若真是伯夷、叔齐这样的人物,是不会改变自己操守的。此诗是作者的表白与自勉。

在广州为官期间,吴隐之“清操逾厉”,外人虽议论纷纷,“然亦终始不易”。这样一来,贪泉之名自然被击破了。

与贪泉相对应,史书上也记载有几处廉泉。其中以陕西汉中的廉泉较为著名。

《南史》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讲当时在梁州(今陕西汉中)任职的参将范柏年觐见皇帝的故事。

宋明帝刘彧问:“广州有一处贪泉,卿州复有此水不?”

范柏年回答:“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

范柏年在这里提到的是汉中当地的两个地名:文川、武乡;两个水名:廉泉、让水。汉中是著名的汉江源头,大小河流交错甚多,可称颂的地名、水名也不少。但范柏年在回答中选择了“文、武、廉、让”这些包含美德字眼的地名、水名,突出了此地文化丰厚、山川秀美的形象。

听到范柏年的回答,宋明帝也起了兴趣。他随即追问:“卿宅在何处?”

范柏年答道:“臣所居廉、让之间。”表层看去,范柏年是说自己的住所在廉泉、让水之间,其实是隐含着自己具有廉洁忍让的品格之意。这番回答让宋明帝甚为满意。

从后来的情况看,范柏年绝非仅仅“善答”,他的作为,也显现了其“文、武、廉、让”的能力及品行。

范柏年任梁州刺史时,晋寿郡的李乌奴起义,联系白水郡的氐人合兵攻打梁州。范柏年一面积极应战,一面极力劝说叛军归降,最终李乌奴归降,避免了一场血战。

魏晋时期,政权交替多变,范柏年始终以廉洁自处、不阿权贵,后因招致齐武帝宠信的权臣胡谐之嫉恨,被逼自杀。

贪泉和廉泉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基于人们对廉洁风骨的赞赏。饮贪泉之水而不贪,说明人自身的操守内持对于为官清廉甚为重要;居廉泉、让水之间,则体现了清廉为官需坚守的方正君子之风。贪泉给人以警示,廉泉示人以榜样,值得今天的人们仔细思量。

(摘自七一網 七一客户端/《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廉泉汉中
探议廉泉穴※
廉泉致内藤湖南未刊书札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汉中仙毫
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