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

2020-12-28 06:56李艳菲
时代经贸 2020年27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民营企业策略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达、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成长至今,已成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解决了我国一半以上居民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险问题涉及到员工的自身利益,一直是广大员工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险问题为主题,从现状入手,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简要的意见,希望能够为民营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策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之一,虽然民营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居民的就业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民营企业在治理结构、监管体系以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保险问题作为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重视。

一、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险现状

(一)民营企业参保比例低

社会保险的主要承担对象是企业,这使得企业在支付员工薪酬的基础上还需要支付一笔保险费用,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讲,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为了降低这种经济压力,很多民营企业会采取不参保或者不完全参保。民营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民营企业的管理是通常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制度,企业整体所代表的是企业家的自身利益,然而在劳动保障上,这一点是恰恰相反的,这就导致很多企业的劳动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是与劳动者自身的利益相违背的。除此以外,还有部分民营企业会采取一些手段来钻法律漏洞,瞒报社保内容,例如隐瞒员工数量、支付三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我国民营企业参保比例呈现较低的现象。

(二)民营企业家责任意识薄弱

民营企业自身所有权与管理权经常是一体的,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民营企业管理者都是企业家本人,并没有聘请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也就导致了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方法缺乏科学化的现象。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家自身的文化层次较低,对于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以及员工应享有的权力保障认识不足,认为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这就导致在经营过程中,这些民营企业家的重点就会放在节约成本、控制支出上,所以会忽略一些他们认为不必要的因素,在很多民营企业家中,社会保险就属于这部分可有可无的开支。

(三)职工维权意识差

企业职工作为社会保险的受益者,应时刻关注自身的切实利益。很多时候,职工的态度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某些决策,也就是说,员工对社会保险的态度会影响民营企业对于社会保险的态度。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基层员工整体呈现出很强的流动性,这部分员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很多员工在就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就业决策比较短视,更多时候,他们考虑的是眼前是否可以找到一份工作解决生计问题。基于上述多方面原因,导致很多职工对于社会保险缺乏基本认识,也不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制度,缺乏维权意识。

二、问题成因

(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民营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也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能够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很多民营企业出现人力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自身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通过对于部分民营企业进行走访,发现大部分民营企业没有专设社保部门,而是由财务部门或者是人事部门进行兼任,即使是成立了专门的社保部门,也几乎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与企业的日常运行息息相关。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对于民营企业来讲,应该专设有关部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才能使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体系。

(二)民营企业资本薄弱,企业家缺乏相关认识

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讲,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比较薄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在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企业所负担的各项社保基金筹资比例总和已经超过了缴费工资额度的30%左右,再加上医疗保险的8%和生育保险的1%等,整体带给企业的经济压力过大,导致部分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会忽视到长远的角度而更加重视眼前的利益。再加上前文中所提到过的,部分民营企业家缺乏相关的社会责任意识,结合民营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的特征,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缴纳社会保险时,会选择为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缴纳,而对一些新入职员工的社会保险,则采用不完全缴纳或者是不予缴纳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三)职工个人因素影响

民营企业自身在面对市场风险时,风险防范能力较弱,这就导致职工流动性很强,另外,很多季节性生产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特点,在人员聘请上多位短期工或者是季节性用工,而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等都是实行转账制,手续比较复杂,这就给社会保险的缴纳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对此应该从客观角度认识到,我国面前民营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基于此,很多员工对于保险制度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本身存在短期内支出与收益无法匹配的特点,这就导致了很多员工会為了得到当前的收益而放弃缴纳养老保险。这种现象在一些农民工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由于缺乏经济来源,现阶段收益的价值对他们来讲比未来的收益更加重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尽管我国《劳动法》中有相关条例规定了职工的基本权利,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未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制约社会保障问题。因此,要从根源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应该清晰的认识到,我国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发展的历史不长,因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即使产生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也难以对现在的情况进行指导。伴随着矛盾冲突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涌现,现在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

(二)加强民营企业的扶持与监管

单就目前形势来看,正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正如前文中所说的那样,民营企业发展的时间较短,资本积累比较薄弱,外部融资渠道有限,面对社会保险的资金压力,公司的发展速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可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关的政策,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除此以外,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保障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首先,要规范就业制度,从政府层面规范民营企业用工制度,保证职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其次,要规范就业渠道,从制度层面规范民营企业的用工渠道,借此保护流动性较强的职工权益;最后,要规范稽核力度,从财务层面规范民营企业的信息填报,从根源上杜绝民营企业隐匿职工收入或者瞒报员工数量。

(三)普及员工维权意识

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能够让职工提前进行资本积累,以便在退休后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能够在未来拥有一定的收入满足自身的需求,避免为社会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因此,社会保障涉及到每个职工的根本利益,对于民营企业来讲也同样如此。想要提高职工对于社会保险的认识,就要对政策进行性详细的解读,让职工认识到,社会保险是员工在企业内应享有的基本权益,一旦这一权益受到侵害,员工应学会用相应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高员工预防劳动风险意识,与企业建立良性的劳动关系,从根源上形成事业意识,降低劳动者的短期行为倾向,形成综合的维权意识。

四、结论

民营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就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关注社会保险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做的不是去规避问题,而是应该找到问题成因,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只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得企业拥有更好的未来。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050061)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私营企业的社会保险[J].时代农机,2018,45(10).

[2]屈依一,杨立男.我国民营企业社会保障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

[3]劉浩.民营企业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5(01).

作者简介:李艳菲(1983—),女,汉族,河北省衡水人,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经贸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民营企业策略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Passage Four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
四种社会保障体系生命周期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