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村村有产业人人有奔头

2020-12-28 02:23刘丽刘刚贵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化县新平益阳

刘丽 刘刚贵

益阳,半城山色半城湖,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近年来,益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贫困村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让贫困户就业增收摆脱贫困,书写了一张高质量、高水准的脱贫攻坚答卷。

截至2019年年底,益阳唯一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县顺利摘帽,全市29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38.8万人,剩下的13579名未脱贫人口,也将在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

户户兴旺,贫困户成为上班族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这里干活离家近,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还能补贴家用,工作也不难,多好呀。”10月14日,安化县龙塘乡肖家湾易地扶贫安置区居民刘燕飞说,“公司还指导我们种植蔬菜、水果,家里种的茄子、豆角、洋姜都帮我们销出去了哩!”

2019年7月,在安化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安化一家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与食掌柜合作,在龙塘乡肖家湾易地扶贫安置区投资建设安化县丰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进行蔬菜加工。车间投产后,刘燕飞便和安置区的50多名村民一起成为了上班族,做着蔬果采摘、清洗、切片、晾晒、包裝的工作,增加了收入,缓解了家中的生活压力。

“我之所以回来,一方面是看到家里很多土地都荒废了,另一方面是安化山区昼夜温差大,瓜果香甜,适合种植蔬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安化一家信息技术科技公司负责人黄新平笑着说起了回乡创业的初衷。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黄新平爱好下厨,对食材要求高。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健康放心的食材,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增收,2018年黄新平成立了一家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发了“直播+认养+溯源”系统,让消费者能直观地了解到所吃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

因地制宜,全产业链产销新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

“公司用工最多的时候达到70多个人,大家可以在我们这里上班,也可以自己种植蔬果,我们会进行收购。”在用工上,黄新平会优先考虑贫困户。公司还为贫困户发放种苗,带动周边贫困户一同种植蔬果。

2020年,为了打通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在安化县、乡两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黄新平成立了乡下有地农业联合体全产业链运营中心。运营中心与远近镇村的9个合作社开展长期合作,按照统一标准收购原材料,将其加工,进行销售。运营中心的土鸡、土猪肉、鱼肉类,调羹白菜、辣椒、无筋豆、翡翠莴笋等季节性蔬菜,以及蟠桃、蜂糖李等瓜果逐渐打开了市场,受到群众的欢迎。

“我们希望通过成立农业联合体全产业链产销新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把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农村,解决贫困户就业增收问题。”黄新平说。

“在产业扶贫上,我们主要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帮扶等模式,充分发挥以茶产业为主,中药材产业、水果种植业为辅的‘一主两辅特色产业优势,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其中,解决群众就业增收等问题。”安化县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韩连民介绍说。

安化着力发展黑茶产业,打造产业扶贫“主心骨”,并充分发挥特色产业支撑作用,打造中药材产业和柘溪库区的小水果、高山地区特色种植等产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发展壮大,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全县13.2万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占脱贫总人数的81.8%。

一县一特,“保姆式”服务助推“益品出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益阳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融合,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安化黑茶、南县小龙虾、桃江笋竹、赫山大米、资阳特种养殖、沅江芦笋、大通湖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厚积薄发,一县一特发展格局日趋完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至2019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50万亩,茶产业从业贫困人口近10万。全市稻虾面积突破100万亩,竹林面积超过200万亩,“桃江竹笋”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全市常年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0万吨以上,益阳被授予“中国淡水渔都”称号。全市建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村达到297个,覆盖率达到100%。全市120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直接帮扶贫困户7.18万户,基本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目标。

益阳还积极探索“国有民营企业齐上、线上线下同步”的消费扶贫模式。全市250家企业的731个产品认定为扶贫产品。2020年,全市消费扶贫采购金额共计2.07亿元,带动贫困户3.4万人增收。

好产品需要畅通的销售渠道。2020年9月27日,益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湖南省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湖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市县乡村四级仓储物流、消费扶贫三大体系建设,为扶贫产业发展和产品上行提供“保姆式”服务。

“我们力在打造扶贫产品上行的‘高速公路,助推扶贫产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运营,构建扶贫产品上行的长效机制,推动‘益品出湘‘湘品出国。”益阳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蔡小鹏介绍说。

益阳和中国邮政集团湖南省分公司搭建线上、线下消费扶贫平台,共同打造智能化消费扶贫馆——益阳市消费扶贫线下体验馆,益阳各地特色产品均已上线。体验馆为益阳贫困户、扶贫企业构建了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为社会各界购买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当地扶贫产品的销售。

猜你喜欢
安化县新平益阳
花境植物在益阳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益阳市生态与文化策略研究
让蘑菇
竹里茶
加强改进安化县耕地占补平衡对策探讨
资源协同下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机理研究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数与式”复习专题
娶个保姆就能守住第三次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