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超高含油量油菜品种在武陵山区的比较试验初报

2020-12-28 02:42许洪富
南方农业·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比较试验

摘   要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适宜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超高含油量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对5个超高含油量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庆油3号、庆油8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抗病强、出油高、品质优,适宜在武陵山区推广种植;中油杂19、华油杂50可在做好菌核病防控工作基础上慎重推广;华油567的植株整齐度差、菌核病重、产油量低,不适宜在武陵山区种植。

关键词   超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比较试验;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1.005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2019年全国油菜籽产量1 353万吨,菜籽出油率34.0%,人均食用消费量25.1 kg,食用油自给率30.10%[1]。油菜生产对我国植物油供给至关重要[2]。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交汇处,地处武陵山腹地,是重庆市乃至武陵山区最大的稻油轮作高产示范大县[3],2019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1.54万公顷,总产量3.13万吨,667 m2产量为135.91 kg。“两碗菜籽一碗油”是目前油菜生产中最热门的话题,生态条件对油菜油分含量有明显影响[4],油菜籽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公顷增产37.5 kg菜籽[5]。提高菜籽油产量对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对秀山自治县境内销售的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含油量49.5%以上的5个超高含油量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宜武陵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超高含油量的杂交油菜品种,以指导油菜生产,提高产油量,增加农民收入。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设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茫洞村,位于武陵山区最大的平坝内,“中国最美田园”龙凤花海核心景区,海拔354.6 m,北纬28°40′8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 ℃,年均降雨量1 340 mm。试验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水良好,总长35.6 m,宽48 m,面积1 708.8 m2,前作为玉米。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5个,分别为庆油3号(含油量49.96%)、庆油8号(含油量51.54%)、华油567(含油量49.9%)、华油杂50(含油量49.56%)、中油杂19(含油量50.09%)。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无重复大区设计,共设5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中油杂19作对照(CK),小区面积201.6 m2,处理间走道1.0 m,三方设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1.4.1 播种

采用育苗移栽,2019年9月24日播种,按1.7 m开沟作厢,沟宽0.3 m,准备苗床面积150 m2;按每100 g种子拌干尿素0.5 kg,分2~3次均匀分厢撒施苗床厢面,再撒施菜籽饼肥7.5 kg。

1.4.2 整地

2019年10月20日整地,采用拖拉机旋耕,实行“一犁一旋”的作业方式,开好厢沟。

1.4.3 施肥

2019年10月26日施肥,每个处理定量均匀撒施40%油菜专用缓释肥(N-P2O5-K2O=25-7-8)12 kg,撒施后用旋耕机旋耕一次,保证厢面平整,沟直底平。

1.4.4 移栽

2019年10月31日移栽,按0.28 cm×0.40 cm规格拉线定点分级移栽,每个处理栽15行120窝共1 800株。

1.4.5 绿色防控

在播种后2~3 d,子叶露出土面平张时用25 g·L-1溴氰菊酯乳油12 mL兑水15 kg喷施于床面防治虫害;蕾薹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40 mL+康朴液硼水剂30 g+新美洲星50 mL兑水45 kg手动喷施,初花期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40 mL+25%咪鲜胺乳油30 mL+新美洲星50 mL兑水45 kg手动喷施,选择晴天下午进行叶面喷施,达到“一喷四防”的效果。

1.5 调查项目

实行专人定点调查,2019年 12月23日调查油菜苗情,2020年5月12日调查油菜菌核病、倒伏率,5月22日进行测产考种,6月7日在茫洞村油菜籽加工坊利用YJY-Z450榨油机+便携式连续炼油机进行油菜籽榨炼油。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苗情

据2019年12月23日的调查数据(见表1),5个油菜品种的平均株高为34.88 cm,其中庆油3号株高最高,为37.4 cm,比对照品种高5.8 cm;平均叶片数为9.68张,其中华油567最少(8.2张),华油杂50最多(10.8张);平均倒5叶宽14.92 cm,比对照宽;植株整齐度差值,华油567最差,为-15 cm。

2.2 抗病抗倒性

据2020年5月12日的调查数据(见表2),庆油3号的菌核病病株率为46.0%,病情指数最小,为22.33;華油567的菌核病病株率为96.0%,病情指数最大,为61.00;对照中油杂19的病株率为86.0%,病情指数55.33;庆油8号的病株率49.0%,病情指数25.33;5个品种的菌核病抗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庆油3号>庆油8号>华油杂50>中油杂19>华油567。所有品种的倒伏率都为0,均无倒伏。

2.3 产量构成

据2020年5月22—26日的测产考种数据(见表3),5个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在331~535个,其中庆油8号、庆油3号、华油杂50的角果数均比对照多,华油567比对照少;每角粒数在17.9~21.2粒,其中对照品种的角粒数最高;从实收干产分析,单位面积产量在110.84~200.17 kg/667 m2,其中华油567最低,为110.84 kg/667 m2,庆油8号最高,为200.17 kg/667 m2,较华油567增产80.59%,较对照增产5.22%;实收干产排序为庆油8号>中油杂19>庆油3号>华油杂50>华油567,与理论产量排序一致。

2.4 经济效益

调查结果见表4,5个油菜品种的单位面积产油量为40.36~85.03 kg/667 m2,庆油8号为85.03 kg/667 m2,比对照增加14.23%,比华油567增加110.68%,产油量从高到低排序为庆油8号>庆油3号>中油杂19>华油杂50>华油567;5个品种的出油率为36.42%~42.48%,其中庆油8号、庆油3号的出油率高于对照,庆油8号最高,为42.48%,比对照增加8.56%,华油567最低,为36.42%,5个品种的平均出油率为39.71%,比2019年全国平均出油率34.0%增加16.8%;从净收益分析,所有处理按照种植成本591元/667 m2,加工成本0.5元/kg,菜籽油销售价24元/kg,菜饼售价1.4元/kg计算,5个品种的667 m2净收益为397.48~1 491.14元,庆油8号净收益最高,达1 491.14元,比华油567增加275.15%,比对照增19.89%;从产投比分析,庆油8号、庆油3号高于对照,华油杂50、华油567低于对照,庆油8号的产投比最高,为3.16,华油567最低,为1.61。

2.5 脂肪酸组成

前人的研究表明,菜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烯酸含量高的有益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食用油中亚油酸、亚麻酸的比例在(1∶1)~(4∶1),有利于人体吸收,而高品质菜籽油油分中各类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含量应较低,优质菜籽油中芥酸含量应越低越好。本试验测得的5个油菜品种的菜籽油脂肪酸组成见表5,可以看出,油酸含量是华油杂50最高,亚油酸含量是庆油3号最高,亚麻酸含量是中油杂19最高,亚油酸、亚麻酸的比例为2.56~2.95,花生烯酸含量是华油567最高,软脂酸含量是中油杂19最低,硬脂酸含量是华油杂50最低,花生酸含量是庆油8号最低;庆油3号、庆油8号、中油杂19、华油杂50的芥酸含量均低于1%,庆油3号最低,华油567最高,达到1.868%;经综合指数法评价每个品种的综合得分,庆油3号(1.19分)>庆油8号(1.07分)>华油杂50 (1.05分)>中油杂19(1.04分)>华油567(0.97分),庆油3号、庆油8号、华油杂50的综合得分高于对照品种。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庆油3号、庆油8号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高、抗病强、出油高、品质优,适宜在武陵山区推广种植;中油杂19、华油杂50可在做好菌核病防控工作基礎上慎重推广;华油567的植株整齐度差、菌核病重、产油量低,不适宜在武陵山区种植。大力推广适宜的超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在现有种植面积上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的有效措施,可实现品种优质化,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确保食用油供给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瑞元.2019年我国粮油生产及进出口情况[J].中国油脂,2020,45(7):1-4.

[2] 王汉中.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47-349.

[3] 许洪富.秀山县稻油轮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5(7):31-32.

[4] 蒋新正.我国基因技术育一成油菜籽含油量达世界首位[J].中国油脂,2002(1):42.

[5] 赵卫国,王灏,李殿荣,等.甘蓝型特高含量油菜种质及其主栽品种的指纹图谱构建[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6):904-909.

[6] 林久禄.油菜含油量调控基因的鉴定[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责任编辑:易  婧)

猜你喜欢
比较试验
宣城市2016年早籼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番茄引种避雨控湿防病栽培试验初报
江苏里下河棉区2014年棉花新品种比较试验
中籼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湟中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2014年和县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烟、薯套种鲜食型红薯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