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数学教改的一些看法

2020-12-28 03:03龙昕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

龙昕求

【摘要】教育改革注重数学教学中的“低起点、多层次”,数学教学中的“透明性”教学,数学教学中的“立体性”教学,教学过程中的“迁移性”教学.同时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德育教学,重视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育改革;改革内容;德育教学

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社会上的某种需要与学校教育制度严重失调.尤其是招干、招工、升学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卷面分数,无形中降低了整体素质.“应试教育”给学校施加了极大的压力,所以学校把培养智育的“优等生”放在首位.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就不注意用新的思想来组织教学,不重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善于用数学观念解释生活现象,而是停留在单纯的数学演绎中.因此出现了重视“尖子”,忽略全体;主张硬套,忽略创造;空谈理论,忽略应用;承认答卷,忽略素质的现象.这样使部分所谓的“优等生”高分低能,走出学校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培养的学生不能只要求他们卷面上有高分就行,而应着眼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那么数学改革就非常重要了.

数学教育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两个人,或是一两个团体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靠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培养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笔者作为一位中学教育工作者,就个人的心得谈谈自己的数学教改思想.

1.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数学教育培养的人可以分为三类:数学工作者、科技人员、其他劳动者.因此,有些数学内容是人人都需要的,有些内容是一般科技人员需要的,有些内容是数学工作者必需的.所以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首先明确培养的对象.而基础教育应着眼各方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所以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倡“大众数学”.所谓“大众数学”,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包含的内在意义是: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习不同的数学.前面两点是我们的信念,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软件,而第三条,不同的数学,就必须要求不同的教科书,即各种内容的教材,这是硬件.现行教材没有达到“大众数学”的要求,那么就要求对现行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计算机对科学和商业的广泛影响大大扩展了数学教学的范围,计算机改变了以往数学家面临的问题,并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也改变了课程中某些内容的重要性.在中、小学,估算和心算如今比复杂的笔算更有价值;猜想、推理、图解比某些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理论更能锻炼和培养人.所以从课程内容规划的角度来看,当某些重要领域的知识逐渐替代某些次要的旧内容时,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就必须加以重新设置.而数学的范畴及应用如今已非常广阔,从数论和逻辑到统计、控制理论和运筹学,没有哪个学生能学习所有的数学.从学生的选择角度来看,一名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依他本人的兴趣和选择与其他学生学习的数学是不同的.而目前对数学的要求,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远重于单纯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数学课程设置重点应转换到几何、数据分析、数理统计、离散数学上来,也就是要涉及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的问题,或解答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修养,提高应用意识,培养协作精神.

但是,考试的指挥棒对数学的影响不可低估,课程若不辅之以相应的改革,都必定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落实.总之,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当务之急.

2.数学课教学的改革

数学改革这个问题比较抽象,一般而言,教改应迫使教师重新思考他们日常的教学活动,放松以前紧张的课堂气氛,抛弃某些陈腐的论题和令人生厌的技巧公式,更多地注意到学生的需要.重点来说是强调教学中“过程”重于“结果”,强调“联系”这个一般的出发点,再就是正规渠道课程中尽量减少证明的作用,在数学教学方面要解决这几个重点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数学教学中的“低起点、多层次”教学

现在学生基础很不整齐,而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按中等程度施教”,这样往往“低又低不下来,高又高不上去”,形成了教学脱离多数学生的现象.教师应在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适当放低教学过程的起点,使全班学生从教学过程开始,都能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所谓“多层次”,就是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分散为若干个由低到高且梯度较小而层次分明的问题,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个台阶地上到本节课所要达到的基础目标,同时使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上到尽可能高的层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数学思想能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贯彻启发式原则,发挥“双主”作用,使教与学更紧密地协调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低起点、多层次”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思想.

2.2 数学教学中的“透明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表现出极大的神秘性,把学生当作封闭的容器,机械地灌输单一的结论、呆板的方法、现成的教条,其结果是学生不会思考问题,不会运用数学思维,缺乏创造力,可以说培养的人大多是一种“追随型”人才.所谓“透明性”教学就是把教材吃透,把课讲透,使学生学透,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教师的备课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共鸣.

此题证明需要一些技巧,技巧通常就是学生认为教师知道的,而学生不知道的“绝招”.那么怎样打破神秘,把教师的“绝招”变成学生的技能呢?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就能学通知识,那么学习质量就自然会提高,所以“透明性”教学也是数学改革的一种思路.

2.3 数学教学中的“立体性”教学

目前数学教学有两种偏向,一是注重知识传授,忽略发展智力,能力差;二是片面强调能力,盲目搞“英才”教育,底子薄.这两个方面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只管灌输知识,学生消极接受知识,缺乏创造性意识和优秀的个性品质.而现在对人才的要求需全面发展,那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具有立体性,即牢固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方法(常规、变换、映射等),基本技能(阅读、运算、作图、推理、变换、论证等),全面发展认识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努力提高创造能力(灵感、顿悟、突变、创造等),当然还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果学生具备上述要求,那么他就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这也就是社会正需要的人才.所以教學要立体发展,立体性教学是要求现在教学的新要求、高要求.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的质量
基于“易班”平台中职德育情境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议小学德育之变
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