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粤曲与民族唱法中的演唱技巧结合

2020-12-28 13:40张洁蕾
艺术评鉴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民族唱法演唱技巧

张洁蕾

摘要:《荔枝颂》是一首岭南风情的歌曲,由于其音乐风格鲜明,成为广东及海外粤籍华人广泛传唱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粤曲小调。粤曲是广府地区代表性曲艺曲种,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相较于传统粤剧唱腔有些许出入,不过在经过民族唱法的融合后就形成了一种极具韵味的独特风格。因此有许多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会去演绎唱《荔枝颂》,即便这些专业性演绎者能够表现出曲子的核心思想,演唱动人,可是粤曲韵味、发音等却不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本文将以《荔枝颂》这首粤曲为例子从其创作背景、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及演唱分析等方面深入探究,从而挖掘出融入民族演唱技巧后的粤曲的独特价值,主张发扬传统文化,展示粤曲魅力。

关键词:粤曲  民族唱法  演唱技巧  荔枝颂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55-04

目前,身處广东的民歌学习者与粤曲碰撞的频率极高。不管是商业性演出,还是具有专业性的音乐会,粤剧都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声乐孕育了现代民族声乐,在此基础上,再吸收国外声乐中的“精华”内容,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声乐风格。这是一种目前已经发展得较成熟的演唱方式。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有了长足的进步,地方戏曲及民间艺术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点方向与内容。粤剧是粤曲的发展源头,粤曲主要是通过“清唱”①来演绎曲子,为了重点衬托唱腔及旋律,往往对锣鼓及说白进行了大量的简化。“传统古腔八大曲”②就是典型的粤曲作品。“八音班”③作为清唱粤曲的专业组织,最早出现于清道光时期,发展于同治时期。粤曲主要由失明的“师娘”④来传承,并且同治时期的粤曲开始有了较为成熟的表演体系。到了建国时期,粤曲文化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愈发繁荣兴盛起来。发展到当代,粤曲私伙局⑤则成为岭南广府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受众范围极广,浓缩了岭南文化的优秀内容。粤曲是广东省最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之一,多年来受到粤语地区人民的喜爱。

尽管粤曲文化的发展如火如荼,粤曲的演唱水平与以前相比有所提高,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与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相比,粤剧的发展速度略显缓慢。特别是在唱歌方面,我们的演唱水平相互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传统粤曲演唱中怎样融入现代民族声乐演唱方式是亟需探讨的问题,既要保留粤曲的传统文化魅力,又要促使声乐学的进步完善,这是广东省学习民族唱法的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一、关于《荔枝颂》的创作背景

《荔枝颂》原唱者红线女,原名邝健廉,人称“女姐”,其创作者是人称“卿叔”的陈冠卿,作为知名粤剧编剧,他创作的粤剧剧本、粤剧器乐曲数量极多,并赢得了广大粤剧界和行业专家的好评和评价。

据了解,当时红线女在距离联欢节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找到陈冠卿先生,说想唱一首卖荔枝的新曲,最好以广东音乐入曲,曲调要通俗易唱,让听众听起来觉得新鲜,并且便于传唱⑥。陈冠卿先生认为,歌曲要有鲜明的色彩,要容易使人们吸收和融化,不能照搬传统,要创新、要好听。因此,卿叔凭借自己对荔枝的情怀和粤剧的音乐根基创作了这首作品。因为他很熟悉街上小贩叫卖荔枝的声音,该曲还以荔枝的叫卖声做了一个开篇和结尾。这首曲子的影响之大、流传时间之长,也都是当时没有预料到的。

二、粤曲与民族唱法的结合

民族声乐的进步发展推动了地方戏曲在现代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地位提升,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向与重点内容。但是不可忽略的现实是,粤曲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市场逐渐萎靡。声乐艺术形式多样,在国际交融频繁的年代里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各种歌唱方法的融合使听众耳目一新。艺术家们在演唱方法和风格上不断创新,在融合各种唱法方面有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受音乐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粤曲和当代民族声乐差异明显,主要体现在演唱习惯、咬字、作品本身及音乐风格等。简而言之,这是迥然不同的两类声乐艺术形式。歌唱家们在演唱方法和风格上的不断创新,让融合各种唱法有了借鉴。尽管粤曲的戏剧唱法与民族唱法在文化背景、演唱技巧方法等方面有不同,但是在审美等方面有融合的可能性。

粤曲演绎并非一件易事。只有在掌握许多要领的基础上,才能将粤曲当作声乐作品来演唱。唱歌的基础就是呼吸,粤曲也一样,呼吸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就该曲子的演唱音色而言,完全采取民族演唱方式的发声是不合适的,这样就会使粤曲失去原汁原味的特点。但是,通常我们所听到的粤曲及粤剧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演唱者的喉咙又细又尖。而且表演者在演练过程中也会发出尖锐的声音,这究竟是何缘故?这是由于粤语发音靠前,进而导致演唱时声音又白又浅。倘若非专业人士来演唱粤曲,嗓子就会受不住。

粤曲和当代民族声乐在演唱上存在不少差异,所以学习者无法完全遵循粤曲的传统来演唱。但是一般来说,民族声乐学习者会系统训练声乐,因此他们在演唱粤曲时必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优势。确保呼吸顺畅,打开喉咙,注意共鸣位置的差异,掌握曲体等。如果彼此相互协调,自然可以得到良好的音色,保留粤曲的独特魅力,并提高粤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假使要把二者相融合起来唱的话,听起来会更加悦耳,也就能更好地了解到粤曲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魅力。

三、关于《荔枝颂》的演唱分析

(一)《荔枝颂》的演唱特点

1.地域性特点

就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的语言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发声方法。《荔枝颂》就是使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歌曲。广州方言的发音,有声调低沉,平声字多,鼻音较重、低音浑厚、尾音下坠等语音特征。普通话只有四声,而广州方言却有九声,各个字调间的高度距离不大,字音相当重要,一旦跑了调,文字的意思就会差之毫厘,十分的微妙,需要非常小心。因此,在用民族唱法来演绎《荔枝颂》时,要注意该曲语言的地域性及方言特征。粤语的这些语音特征对演唱吐字行腔带来更高的难度和障碍,同时也具有独特的魅力。把我国传统声乐的语音特性以及吐字与咬字的技巧应用到广东话的发音和咬字中,能够让发音和吐字更加清晰和圆润。

2.语言特点

如果要唱好一首歌,不应该把只唱会旋律,唱出明亮的声音就当成任务完成了,要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风格,才以打动人,给以人美的享受。《荔枝颂》作为粤曲,粤语是其语言载体,所以这里就探讨一下粤语的重要意義。粤语发音声调低沉,平声居多,声音大多为平淡,构成了低音沉重,鼻音重,尾音下降的语言特征。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粤曲的音域多在中音区,高音域偏少,这是由于粤语咬字发音的特点决定的。粤语也可叫做广府话,有九声六调。粤语的音调个数比普通话多五个,并且各个音调间还存在平仄的不同(具体如表1所示)。北方语言语音位置靠后,而粤语发音多集中于口腔位置。声乐形成的基础是平仄语言,所以粤语演唱的共鸣位置低,范围有限。在经历了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后,演唱会采用北方语言,并用官话,然后再将音域逐渐拉高拓展。重新采用白话演唱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被实践。借鉴了官话声腔,进而经过长期的积淀后才形成现代风格的粤曲。

3.呼吸的灵活运用

呼吸也是歌唱艺术表现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手段,演唱《荔枝颂》的时候,呼吸也要和《荔枝颂》的歌曲情绪相符合。粤曲《荔枝颂》的风格特征是比较欢快的,因此呼吸时需要轻快灵活。尤其是整首歌中音调最高的两个句子“说荔枝”和“乡村姑娘”。这个时候要与民族唱法结合起来,充分深呼吸,让气息稳住扎在丹田上,声音就能很好的唱上去,而且要求在一定的速度里要做到欢快圆润和灵巧通透。根据歌曲的内容,正确使用气息可以达到自然流畅和灵活的演唱效果。简而言之,歌唱呼吸是表达歌曲的有效手段。

(二)《荔枝颂》的音乐分析

梆簧唱腔是粤曲的主要唱腔,粤曲包含了广府歌谣、杂曲等诸多元素构成的曲目类型。现代粤曲的分类从其创作与演唱中的应用来看,包括梆簧、歌谣、念白、牌子、小曲杂曲、广东音乐、锣鼓等七种曲目类型⑦。

从旋律调式方面来看,《荔枝颂》是规整的ABA三段式结构。陈冠卿先生使用<四不正>小曲及<七字清中板>作为全曲的主旋律,整首曲子都非常活泼跳跃,韵味十足。它的各部分曲调和节奏都各有不同,唱腔的变化也非常多。旋律不仅丰富多样、有快有慢,还有平缓的长腔以及忽高忽低的旋律进行。如谱例1所示中间唱段“好佳果……荔枝早熟早上市”,以及谱例2所示的最后部分唱段“情如荔蜜甜,心比荔枝果核更细致”都是运用了一字一腔,旋律抑扬顿挫,歌词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看起来像一个卖荔枝的小女孩站在面前,热情地介绍了荔枝的品种和风味等。旋律几乎接近自然语言,新鲜而又轻巧。以叫卖的语调演唱曲子的首尾,这种演唱方式既表现出纯粹朴实的特征,又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卖荔枝的人物与场面。特有的旋律唱腔和丰富多变的润腔,形成了《荔枝颂》旋律多样性的艺术特征。

谱例1

谱例2

在歌词与旋律方面,主要是根据依字行腔,这也是戏曲行腔的规律之一,意思是唱腔的曲调要与歌词的音调匹配,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字的意思以及情感。在这首《荔枝颂》中的旋律走向也是跟随着粤语方言的语调而进行的。例如谱例3所示“入口甘美”这句在粤语中的语调是向下走的,因此语调是对音乐的旋律有着制约的。“齿颊留香世上稀,什么呀”……这句在粤语中的语调是上扬的,因此旋律也随之上行。歌词与旋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更加留意歌词的语调,把语调的感觉更好地代入到旋律当中,这样才能把整首曲子演绎的更完整。

谱例3

四、结语

在粤曲中运用民族唱法演唱技巧时,必须要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只有熟练掌握演唱技巧和方法,提高审美的认知能力以及演唱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在粤曲演唱中注入民族唱法的元素。新时代的曲艺演唱发展十分注重借鉴其他种类的优势和技巧,将自身的特点亮点,与各家精髓相互融合起来。用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去演唱粤曲,可以促进中国戏剧演唱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歌唱从古至今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要想使演唱风格独树一帜,就必须在演唱技巧上下功夫。研究这个课题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能让粤曲能有更好的传承。结合民族唱法或是结合更多其他的唱法,在各种演出中让粤曲能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能被更多的人接受甚至是喜欢。

我们要在粤曲的演唱中,充分吸取保留中国传统曲艺的精髓韵味,与此同时,结合民族唱法进行改革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更多的人接受粵曲、喜欢粤曲、欣赏粤曲,这样才能使得粤曲增添更多的魅力,更好地传承下去。粤曲诞生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时间了,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十分值得肯定,优秀的粤曲文化应当要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丰富中华艺术文化的宝库。

参考文献:

[1]仲立斌.红线女唱腔艺术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2]何西来.红线女艺术风格论[J].红河学院学报,2007(06).

[3]李雁.论广州话九声与粤剧唱腔的关系[J].广州音院学报,1981(02).

[4]刘玲玉.粤曲《荔枝颂》的传奇[J].南国红豆,2016(06).

[5]崔钰.民族声乐演唱对于地域风格的演绎[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6]赵洁.粤剧《荔枝颂》的演唱风格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

[7]孔焕珍.关于粤剧的现状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05).

[8]蒋书红.论粤剧的危机与粤剧语言艺术的创新[J].文化遗产,2010(03).

[9]黄桂芳.三首粤曲小调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技巧[J].艺术探索,2009(03).

[10]成萌.一曲绝响《荔枝颂》——为纪念红线女而作[J].曲艺,2014(03):28-31.

猜你喜欢
民族唱法演唱技巧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在声乐教学中融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策略
论情感控制在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