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多为无意识与结构化思维的互融

2020-12-28 13:40罗昱
艺术评鉴 2020年22期
关键词:逻辑性音乐创作本能

罗昱

摘要:音乐创作多为无意识与逻辑性的互融,其根本就是源于无意识的存在和积淀,才能使得有些看不见的物质通过某种潜意识散发出的形态而使人获得感知。音乐创作是一种代替性的满足,作曲家通过自身所感觉到的一切,比如:欢欣、优渥、幸福、痛苦、疑惑、不满、负气、忧虑、贫困、病痛等,这些感触对创作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促使作曲家在清晰的状态下进行无意识即本能的创作,这种过程是无意识与自己的对话,是另一种无意识下的音符集结的人生。同时,音乐创作也具有清晰易辨的结构模式,这是结构化理性思维的体现。所以音乐创作多为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也是“无意识即本能”和“结构化思维即逻辑性”的对立和统一。

关键词:音乐创作  无意识本能动因  逻辑性思维  无意识与结构化思维的互融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165-03

一、音乐创作的本能动因即无意识

出生于奥地利,至今在心理和精神研究学领域还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其在对艺术创作的本质或者说创作动因的研究领域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即:一切创作的来源都是无意识的,是本能的冲动结果的呈现。在他的心理学论著中,有一部被称之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梦的解析》,该作品被看作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力巨作,也是弗洛伊德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他精神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西方学者将此书看做是影响世界的一本震撼之笔。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过创作的动因是无意识的,和做梦一样是人无意识的“升华”,他认为在人的清醒意识下,还有潜意识的活动,那就是梦境的存在体现。人有强大的潜意识系统,能够把碎片化、感性化、凌乱的琐碎事件在脑海呈现,毫无征兆或刻意想起,偶尔间通过一件物件、一句语气、一个动作令人有潜意识的对应行为出现。弗洛伊德坚持认为,梦境的出现哪怕是生理现象,也是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收到物体信号的感知,从而存入大脑的潜意识,最终在梦境中呈现出来。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质包括艺术创作的根本就是源于无意识的存在和积淀,才能使得有些看不见的物质通过某种潜意识散发出的形态而使人获得感知。无意识有两种,首先是能够成为意识的隐蔽的无意识;其次就是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前进和发展,不能转化为意识的,一种被排挤的无意识,也就是关于“梦的学说”。只能通过无意识而存在,这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并非理性的思考可以得出的结果,或者是像获得新知一样的通过学习或练习而掌握到的某种包含有技术性的技巧。

在音乐创作中,有时无意识即本能的创作在音乐家的作品中体现淋漓。被誉为“抒情画风景大师”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中,父亲是银行家,母亲利亚(Lea)是钢琴演奏家,他的姐姐也是钢琴家和作曲奇才。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几十部交响乐作品,颂赞歌、康塔塔也是其创作领域体裁,序曲《仲夏夜之梦》尤为著名,钢琴协奏曲和1844年完成的小提琴协奏曲如《e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等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他的钢琴作品集《无词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曲式结构分析领域也有重要价值。门德尔松的家里就有一个交响乐团任由其排练和演出,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开始尝试作曲,并于12岁时写出钢琴四重奏作品,17岁完成《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家庭环境优越,有着王宫贵族一般的生活环境,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听出他对生活阳光积极的态度。比如其1836年创作的独唱性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由海涅的抒情诗作为歌词,旋律线条优美流畅,具有陈述性特点,钢琴的左手以分解和弦的形态进行,柔美婉转动听,歌词写道“乘着歌声的翅膀,亲爱的随我前往,去到那恒河的岸旁,紫罗兰散发着芳香;倾听着圣河潺潺流水,在仙林中享受着、憧憬着美好幸福的梦”,曲调甜美动听,极具美好色彩的音符创作和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他的生活中没有饥寒苦难,也无经济之忧,所以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总是可以听到美好的旋律线条和大调色彩的和弦和声,经常用音色明亮的乐器配器和细腻婉转的声线来呈现他的音乐作品。由此可以做一种假设,来启发我们去了解音乐创作的无意识的呈现,作曲家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事、听闻或所见之事是可以影响到其音乐创作的。这也符合弗洛伊德关于艺术创作本质即无意识创作的理论。又如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全曲由三个乐章加曲终的华彩组成,旋律如涓涓河流不停流动,第一乐章抒情且极具动力性,曲子开门见山主题动机华丽又富有韵味,是荡漾着幸福的优美旋律,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王宫贵族气息。正因为门德尔松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大文豪歌德也是“忘年之交”,他拥有和文学艺术直接对话的极高平台,也有着顺利的音乐之路,与妻子拥有美满的婚姻,所以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才孕育了其丰富的情感加以音符呈现,从他的音乐作品中多能听到如歌唱般的旋律线,以及感知到充满正能量的音乐情绪。

另一个被人们熟知的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也是浪漫时期的音乐巨匠,但是舒伯特一生的遭遇和门德尔松贵族的一生截然相反,同样我们可以从舒伯特的作品中得到感知。舒伯特1797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贫困家庭,从小表现出对音乐极高的热爱,11岁被唱诗班录取,后因為变声被开除,此时的舒伯特不但没有固定经济来源,还要补贴家用,他常常在餐厅用写作换取食物,他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可怜的人。在他的作品中也常常反映出他苦闷忧郁的情绪,在《美丽的磨坊少女》中通过音乐描述了一个十几岁的天真少年对爱情憧憬到幻灭的过程,这也是舒伯特生活中的隐喻,通过自己的经历附庸于艺术创作之中,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考虑,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或创作也是无意识的基质。

音乐创作是一种代替性的满足。作曲家通过自身的所感觉到的一切,比如:欢欣、优渥、幸福、痛苦、疑惑、不满、负气、忧虑、贫困、病痛等,于创作来说都是具有意义的,促使作曲家进行无意识即本能的创作,这种过程是无意识与自己的对话,是另一种无意识下的音符集结的人生。

二、音乐创作的结构化思维即逻辑性

人与动物的区别是“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动物具有本能即无意识的形态,动物拥有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而人与动物不同,人具有高级形态,除了生物性的本能支配的形态以外,还具有强烈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思维具有强烈的判断色彩、感知色彩,人可以通过周边的感知从而获得思考,从思考中可以总结,从而指导人的行为,从这个行为中造成一定的结果,这都是源于对逻辑性思维的客观反映。

在音乐创作中,逻辑性思维体现于极大多数音乐家的作品之中。在欧洲早期古希腊时期,音乐创作的结构和旋律较为单一,音乐发展以人的听觉要求为基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具有宗教性,此时世俗音乐也得到了发展,为宫廷服务的同时也走向了世俗化,宗教音乐受到了人文主义和世俗音乐的影响并且逐渐变革,这是作用于人思维的结果。与此同时,器乐的发展慢慢脱离了对人声的模仿,根据审美思维的要求,音符的区域开始拉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音乐理论研究也在迅速的发展。到了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两位杰出的音乐大师——巴赫和亨德尔,他们把巴洛克音乐推向顶峰,在这个时期,时代的更替,站在巨人肩上的音乐家相继出现,人们的艺术审美也发生着变化。1600年到1750年的巴洛克时期,西方大小调式逐渐代替了教会调式,数字低音开始运用起来,在音乐写作上,时兴由一个主部主题派生出多个主题或者插补的作曲结构模式,旋律中不停地展开,有了从ppp--fff的力度变化。音乐创作的进程,在人们对音乐的探索和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中不断向前推动。在古典主义时期,曲式结构清晰容易辨别,如单三部曲式结构:ABA ;复三部曲式结构:{A}{B}{A};或者回旋曲式,由一个主部主题和多个插部组成的结构:【A】【B】【A】【C】【A】【D】【A】,曲式结构清晰明了,在文艺复兴单一的创作结构上,有了音乐家对音乐结构的构思,丰富了音乐色彩;同时主调音乐占据了主要地位,器乐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各类体裁如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有了雏形;此时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齐头并进,这个时期出现了“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音乐家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有极高艺术审美的同时,也极具逻辑思维的体现。

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除了海顿、莫扎特之外的“维也纳三杰”之一,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在世界音乐史上有着卓越贡献。他的一生创作了广泛的音乐体裁,其中包括9部交响曲,著名的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九交响曲“合唱”》,其中《欢乐颂》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贝多芬还创作了唯一的一部歌剧《菲岱里奥》,32首钢琴奏鸣曲,尤为著名的如《钢琴小提琴奏鸣曲NO.5春天》、为大公爵克鲁采所作的《钢琴小提琴奏鸣曲NO.9克鲁采》等,还创作了5首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贝多芬从小就展露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但其音乐创作环境和舒伯特、巴赫一样并不顺利,生活上窘困潦倒。贝多芬童年时其父亲约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稍有不遂即招父亲毒打,在凄惨痛苦中度过童年,十二岁开始任古钢琴与管风琴师,担负起养家的重担,靠富人救济生存,后期双耳失聪,晚年饱受病痛的折磨。当你了解过他的生平、创作环境和當时的世俗背景后,再次聆听他的作品,便能更深刻地感知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从引子部分重低音的三连音处理表达了命运的敲门声,开门见山把“命运敲门”作为主题动机进行发展,庞大的乐器编制,不断地以宏大的音响效果表达对命运的反抗,第二部分又极具歌唱性抒情性特点,表现其光辉的理想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宽广而又富有激情。第三乐章是对命运的又一次反抗,与命运的搏斗和冲动交织,低音声部又一次加强。曲终在不安的气氛中冲破乌云直击长空,暗示了光明终将战胜黑暗。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折磨,而是与其作斗争。这部作品的创作是基于贝多芬理性的思考,有其严谨三乐章的结构,曲终有对主题部分的重复,在第二部分的音乐陈述完毕后重复主题部分又把听众拉回到一开始的主题旋律中,这便是基于理性的音乐结构的思考,基于听觉艺术的审美思考。在该作品的创作中,贝多芬已双耳失聪,饱受病痛折磨,我们不难体会到作为音乐家的贝多芬双耳失聪时的悲怆和沉痛,能够感受到这位音乐巨匠对命运的反抗,对生活的热爱,对音乐的无限热忱和坚持和对生命的信仰。这是意识作用下的结果,是清晰的曲式结构,是逻辑性思维的音乐创作。

三、音乐创作多为无意识与逻辑性的互融

音乐作品的创作,不在于我们是否承认该作品的构建存在于无意识的本能动因或是结构化的逻辑性呈现,而是在于当我们鉴赏这部作品时,我们把“无意识”放在什么地位,是“意识”起了决定性作用,还是“无意识”统率了一切。音乐创作离不开作曲家无意识的本能动因、环境影响、时代背景或是该作品所具备的功利性等因素,同时也离不开严谨的曲式结构,这些都是音乐创作中的因素。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也是“无意识即本能”和“结构化思维即逻辑性”的对立和统一。于创作者,无意识和逻辑性的结合以完成作品的创作;于鉴赏者,评价作品时的心理活动也是两者的互融,总之,归于音乐创作,是意识愿望的表现,是形象的审美反映,也是两者的兼容并蓄。

四、结语

不同的音乐作品,它或许美妙、或绮丽、或壮阔、或来自于人的心灵,作曲家把想象赋予作品之中,把情感寄托于作品之中,鉴赏者也随着作品驰骋于音乐海洋,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与音乐的对话中诞生。音乐作品的感知是具有瞬间性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是永恒的艺术感知。音乐创作多为无意识即本能和结构化思维即逻辑性的互融。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无意识本能创作动因说及其他[J].学习与探索,1986(02).

[2]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石磊,编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

[3]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4]沈光鹏.论弗洛伊德的艺术观[D].保定:河北大学,2011年.

[5]戴晴.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与演奏研究[J].北方音乐,2018(23).

[6]周庆.痛苦和希冀--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J].黄河之声,2007(08).

[7]周楠.鉴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J].知识窗(教师版),2017(03).

猜你喜欢
逻辑性音乐创作本能
钢琴性能对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逆本能
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工作研究
吉米问答秀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关于萨蒂的音乐学分析(一)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