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自组织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探索

2020-12-28 06:54姚晶晶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社区治理

姚晶晶

摘要:社区自组织是一种由社区人自发形成的规范、有序的组织系统,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社区自组织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明确社区居委会、社区活动类组织等都是社区自组织,明确居民主人翁地位,促使居民成为社区自治的主力军。

关键词:社区自组织;社区治理;良性互动

费孝通先生在《社会学概论》中对社区的界定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社区地域内,社区居委会不是唯一的社区自治组织,作为居民互动生活的公共空间,文艺团体、兴趣小组等都可以发展成为社区自组织,因为相同的兴趣聚集在一起,休闲娱乐、健身强体,增强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同时,抓自组织带头人队伍,让自组织成员参与社区治理,自主解决社区共同体的内部事务,实现社区集体的良性互动。

一、毓秀路社区自组织

毓秀路社区隶属于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办事处,地处永阳街道西南部,东至新龙路、南门河;南至天生桥大道;西至栖凤南路;北至中山西路。辖区面积 1.1平方公里,有 16 个小区,有物业的小区 3 个,无物业小区13 个,常居人口 2266 户,6375 人。经过三年的努力,采用“培育+培训+补助”相结合的“两培一补” 模式组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先后培育了逐梦舞蹈、旗袍美人、哈他瑜伽、紫苑戏曲社、乐纤舞蹈、朝阳太极、星之缘广场舞等 12 个居民自治组织,以“社区自组织”为切入口,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扎实推进社区建设。

(一)以兴趣爱好和情感为基石,挖掘骨干力量,培育自组织

兴趣是参与的基础,社工在了解了居民兴趣需求后,以兴趣为依托,结合服务目标和实际情况,链接区妇联、区武术协会等,组织开展了舞蹈班、太极、双人舞、旗袍秀等小组活动,并注重骨干的挖掘和培育,积极寻找社区有意愿或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通过兴趣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居民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为搭建协商自治机制奠定基础。

(二)挖掘社区骨干力量,聚集社区本土资源

社区内是否存在一个或若干个社区骨干、精英,他(她)有社会地位、社区威望,他(她)能够有效地影响社区内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承担起带头人的作用。一个团体就在这样滚雪球的过程中慢慢扩张,逐渐成形。例如:毓秀路社区有政府单位工作人员,有退休老党员,有书法、剪纸、音乐等方面的能人,社工在建立自组织时,充分挖掘该类资源,做强做大本社区品牌。通过召开“能人”会议,增强组织凝聚力,比如:毓秀路社区在2019年完成了百人太极队伍的打造,这与定期开展的小组长会议密不可分,小组长会议探讨本小组近期学习进度、存在问题、提升办法等,切实解决问题,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在2019年国庆文艺晚会上,顺利完成了百人太极展演。

(三)自组织发力,有效响应民生需求,提升社区工作机制。

社区自组织来自居民、贴近居民,更能及时、敏捷、准确发现社区居民需求。毓秀路社区老旧小区较多,自组织成员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有效解决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响应。他们也是社区公益和社区文明的倡导者、社区矛盾的调解员,在老旧小区出新、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自组织培育的实务开展——以毓秀路社区“逐梦舞蹈队”为例

(一)案例背景

在毓秀路社区有这样一群退休人员,她们有才艺、有热情,单位退休后的日常便是照顧家人起居,总感觉生活无趣,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压抑感、失落感等开始慢慢困扰他们。如何丰富退休人员生活,帮助他们享受生活,成为社工关注的重点。

(二)介入过程

1.以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动员社区居民,搭建信息通道

在社区居民的生活交往网络中,构成社区居民生活交往的主要取向是感情和兴趣。所以基于兴趣爱好和情感建立起的自组织会更容易形成集体认同感、归属感,也就奠定了社区居民自治基础。了解到社区部分退休人员有丰富日常生活需求,社工将有意向人员组织到一起,开展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信息,并组建活动小组。

2.掘社区“能人力量”,链接相关资源,聚集本土资源

社区自组织的成长离不开社区资源的力量。社区的资源分为社区居民本身积累的丰富资源和外界有效资源。毓秀路社区大部分居民彼此之间比较熟悉。社工首先寻找到社区做文体活动的居民张阿姨,以及有文娱基础的其他退休阿姨们;其次链接了广场舞老师、太极教练等外部资源,为舞蹈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加上社区本身拥有的活动场地资源、音响设备资源,一起整合,形成了舞蹈队的本土资源。

3.借力沟通协商,需求小组共识

社工与舞蹈队成员进行沟通协商,把舞蹈队的积极活跃分子聚集起来,召开协商会议。就舞蹈队是什么组织、活动内容、需要哪些资源,还有舞蹈队建设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等会议议题展开了讨论,以寻求共识。在小组发展期,社工向组员灌输志愿者精神,通过志愿者认知培训、志愿实务培训、志愿者文化学习、志愿者岗前培训等,潜移默化地引导组员转化为社区志愿者。

(三)取得成效

小组成立一年多以来,成员们坚持每周见面,交流近期心理、分享日常生活。通过老年大学的学习和专业老师的辅导,她们成立了逐梦舞蹈队,编排诗朗诵、广场舞、太极扇等节目,参与了社区百人广场舞活动、国庆节晚会等大型活动。同时,逐梦舞蹈队的成员在社工的引导下,都加入了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大部分成员都参与了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在毓秀路社区各卡点站岗值守。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推广、老旧小区整治等社区重点工作中都能看到组织成员的身影。

毓秀路社区自组织建设整体依托于毓秀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离不开社工机构的专业注入,以及社会资源的支持。该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将不断总结和完善,切实提高居民自治意识,解决社区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2]张宝锋.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综述[J].社会调查与研究2005,1.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社区治理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营造互动的主题墙饰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