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

2020-12-29 01:46刘会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内瘤上皮出血量

刘会娟

(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心卫生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指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的统称。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1]。宫颈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成为宫颈原位癌、宫颈早期浸润癌,最终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2]。近几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环形电切术(LEEP 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盐城市亭湖区南洋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4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该医院收治这些患者的时间为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的结果显示,其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2)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存在进行环形电切术或冷刀锥切术的禁忌证。2)存在意识障碍。3)患有精神疾病。4)患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疾病。5)患有恶性肿瘤。根据这些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冷刀锥切术(CKC 术)组和LEEP 术组,每组各有42 例患者。CKC 术组患者的年龄为26 ~40 岁,平均年龄为(28.7±2.1)岁;其均已婚;其中有未育患者6 例,有已育患者36 例。LEEP术组患者的年龄为28 ~45 岁,平均年龄为(29.5±2.3)岁;其中有已婚患者39 例,有未婚患者3 例;其中有未育患者4 例,有已育患者3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经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在经期结束后的第3 天至第7 天内进行手术。术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为CKC 术组患者使用CKC 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将其膀胱排空。对患者的外阴、阴道及宫颈进行消毒,在其身下铺手术巾。将浓度为5% 的碘酊涂抹在患者的宫颈处。对患者进行麻醉。使用窥阴器暴露患者的宫颈,确定病变的范围。用手术刀从宫颈12 点方向开始做一个环形切口,切缘在碘不着色区边缘外侧5 mm 处。向宫颈深处锥形切除病变的组织,使锥切组织的高度达到2 ~3 cm。将切除的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判定是否需要扩大切除的范围。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创面。将2 ~3 条碘伏纱布(碘浓度为0.05%)放在患者的宫颈内,对其创面进行压迫止血。术后1 d 取出碘伏纱布。术后为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LEEP 术组患者使用LEEP 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协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将其膀胱排空。对患者的外阴、阴道及宫颈进行消毒,在其身下铺手术巾。将浓度为5%的碘酊涂抹在患者的宫颈处。使用窥阴器暴露患者的宫颈,确定病变的范围。用电极从宫颈下唇方向开始顺时针做一个环形切口,切缘在碘不着色区边缘外侧3 ~5 mm 处。向宫颈深处锥形切除病变的组织。根据患者病变的范围及程度判定锥切组织的高度。将切除的组织送到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判定是否需要扩大切除的范围。使用电极对创面止血。必要时使用缩宫素为患者止血。术后为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锥切组织的底面积及锥切组织的高度。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锥切组织底面积、锥切组织高度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锥切组织的底面积及锥切组织的高度

LEEP 术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CKC 术组患者,其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CKC 术组患者,其锥切组织的底面积小于CKC 术组患者,其锥切组织的高度低于CKC 术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锥切组织的底面积及锥切组织的高度(± 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锥切组织的底面积及锥切组织的高度(± 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持续的时间(min) 锥切组织的底面积(cm2) 锥切组织的高度(cm)CKC 术组 42 47.6±12.4 32.6±10.3 5.2±1.6 2.1±0.5 LEEP 术组 42 13.4±4.3 8.3±5.2 4.5±1.6 1.4±0.5 t 值 5.462 3.241 7.644 9.152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治疗后,LEEP 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KC术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宫颈上皮损害的程度将宫颈上皮内瘤变由轻到重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宫颈癌的发生率为15%,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宫颈癌的发生率为30%,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宫颈癌的发生率为45%[3]。过去临床上主要使用子宫全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但使用该手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会使其丧失生育能力,其受到的生理和心理创伤均较大。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CKC术及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使用CKC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不会对其术区组织造成热损伤,但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大,其术后康复的速度较慢[4]。部分进行CKC 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术后还会发生宫颈粘连及宫颈口松弛等并发症。LEEP术是一种新型的宫颈切除手术。使用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可利用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射频电波使细胞破裂,使组织内的水分汽化,从而完成切割、消融及电凝等操作[5]。使用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操作简便,术中无需对其进行麻醉,也不需要缝合创面[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LEEP 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进行治疗,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持续的时间较短,术中锥切组织的体积较小,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内瘤上皮出血量
雷公藤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肾脏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胃镜活检对胃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LEEP刀联合rb-bFGF凝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治疗价值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中P16、ki-67免疫组化检测的应用价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