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研究
——以唐代宗朝为中心

2020-12-29 14:48侯晓晨
关键词:藩镇节度使中央

侯晓晨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

节度使入朝行为是伴随着节度使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唐玄宗时期,节度使入朝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如“开元中,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皆以节度使入知政事”[1]3239-3240,这反映的是节度使入朝且升任宰相的事例。天宝时期,安禄山每次入朝,都受到玄宗的丰厚赏赐。安史之乱期间,唐中央与作为平叛将领的节度使联络更为紧密,如唐肃宗即位灵武,诏朔方节度使郭子赴行在[1]3450;乾元元年(758 年),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入朝[2]4586。诸如此类节度使入朝,他们将最新的前线战况汇报给中央,此外,中央也会下达进一步的平叛指令,节度使入朝对于中央与地方、前线与后方、皇帝与节度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一、节度使观察使入朝原因的分析——兼论入朝“制度”

唐代宗朝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入朝奏事

节度使入朝奏事,是中央与藩镇保持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上表,我们发现许多节度使入朝的原因都属于此类。如:郭子仪在缓解仆固怀恩、吐蕃的入侵危机及京师解严后入朝,就属入朝复命,汇报战事。杜鸿渐被任命处理蜀乱,待形势稳定后,亦是“请入朝奏事”,汇报进展。又如郭子仪父冢被盗发,造成一定的朝野恐慌,于是郭子仪从河中入朝,向代宗陈述后方平息了这场风波。此外,代宗对于入朝后的节度使也多以政事相询。如大历八年(773年)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入朝,代宗将元载的修筑原州城的事咨询田神功的意见;大历十三年(778年)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段秀实入朝,代宗问以安边之事。尤可注意者为广德元年(763年)十月,郭子仪被任命为副元帅防御吐蕃,之后派遣判官王延昌入奏“请益兵”,却被宦官程元振所阻,“竟不召见”[3]7270。这也成为表中唯一一次入朝失败的例子。

简而言之,无论是节度使入朝奏事,还是代宗问以政事,节度使入朝成为中央与地方最直接且有效的联络方式。

2.表请入朝

节度使表请入朝反映了中央与藩镇的微妙关系。这类入朝的原因,部分与藩镇兵乱联系在一起。具体说,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被部下李怀玉逐、河阳三城使常休明被部下逐、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被部下李希烈逐,兵乱发生后,节度使都无一例外的奔赴中央,寻求庇护。节度使被逐,原有的藩镇统治秩序发生变化,进而牵动着中央与藩镇的关系。昭义节度留后薛崿的被逐,揭开了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叛乱的序幕,对河北藩镇割据格局变化影响甚大[1]5386。

此外,永平军节度使令狐彰遣其子令狐建入朝、幽州节度使遣其弟朱滔入朝,显示出强烈的政治意图——表恭顺,他们的入朝都受到代宗的厚赏。朱滔入朝的同时,还参与了国家的“防秋”任务,时隔一年,幽州节度使朱泚亲自帅兵三千入朝。史言“幽州及河北诸镇,自天宝末便为逆乱之地,李怀仙、朱希彩与连境三节度,名虽向顺,未尝朝谒”[1]5386,因而这次朱泚的来朝,京师“士民观者如堵”[3]7346,仿佛是京师上演了一场盛大演出。

最后,淮南节度使崔圆在镇六年,“请朝京师”[2]4642,显然不是为表示恭顺,可能是想回朝做官,或在京城度过晚年,他在入朝不久后便去世。与其经历相似的还有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汴宋节度使田神功、荆南节度使卫伯玉,他们皆在入朝后不久卒于京师。由此联想永平军节度使令狐彰的临终上表:“不遂一朝天阙,一拜龙颜,臣礼不忠,忠诚莫展,臣之大罪,下惭先代,仰丑圣朝。”[1]3529观此,这些节度使在晚年入朝的举止,似乎还蕴含着臣子对君主的深厚情感,我们不能仅看到政治上的表象,而忽略君臣关系。

3.皇帝传召

以上两类入朝都可认为是节度使主动入朝,此处所要讨论的是由于皇帝需要,而召唤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事例。宝应二年(763年)六月,陈郑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河中节度使王昂、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入朝,代宗进行了封官加爵,且“同日入省,宰相送上”[1]272。这样的集体赏赐和入省仪式,当是出自代宗对官员的任免或调整方略。

大历九年(774年)正月,沣朗镇遏使杨猷在长江沿线蠢蠢欲动,欲兴风作浪,其擅自出境至鄂州。于是,代宗“诏听入朝”[3]7344,杨猷于是年五月入朝。史言杨猷“溯汉江而上,复州、郢州皆闭城自守,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兵备之。”[3]7344战事可谓一触即发。代宗试图用中央指令强制杨猷入朝,阻止其继续胡作非为,同时避免南方起战事,事实证明,该举措是成功的。

以上所举代宗召唤杨猷,属外朝事务上代宗灵活运用“入朝指令”,从而化解危机,其实,面对内朝政局,代宗亦是充分发挥地方长官入朝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当属代宗召唤张延赏与李栖筠对付元载。史言元载自除鱼朝恩之后,权势更焰,“益恣横,代宗不能堪,阴引刚骾大臣自助,欲收纲权以黜载。”[2]4737时御史大夫敬括卒,代宗趁此机会将河南尹,充诸道营田副使张延赏[1]3607与浙西观察使李栖筠召回入朝。因东都较浙西为近,故张延赏先至,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此时朝内因李少良举报元载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代宗令张延赏拘审,但张延赏称疾,“不敢鞫”,代宗“殊失望”[2]4737,出其为淮南节度使,继而李栖筠接任御史大夫。李栖筠在打击元载一党以及为代宗朝政献策方面均有贡献,然未能除去元载而先卒。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代宗在遗诏中命郭子仪“摄冢宰”,且“天下节度观察团练使刺史等,不须赴哀”[4]68。这是代宗最后一次使用“入朝”的指令,同时诏文中所提及的“不须赴哀”,指不入朝,我们将在下文讨论这种现象。

4.原因不详

笔者在对节度使入朝原因统计时,有一半以上的例子不能详细划分,因为史籍上只是简单的记载了“某时某节度使入朝”,再无更多叙述。正如上文所指出,代宗会向入朝的节度使询以政事,但这些节度使究竟属于主动入朝,还是被召唤入朝,或入朝是一种制度规定,却不得而知,我们仅能根据这些有限的记载做一些推测。根据节度使“请入朝”的描述,似是节度使观察使有入朝需求的话需上表,相反的,没有需求便不须入朝。而“请入朝”在唐宣宗时期有了制度上的规定:敕“自今以后,诸道节度、防御、经略等使有请觐者,但先献表章,请得诏旨许允,即任进发,务使行止之际,临时不失事机。”[5]538此外,节度使、观察使等“入朝未见,不入私第”[2]1310,是对入朝程序的一种规定。

代宗时期宰臣王缙等曾奏:“春秋之义,臣子一例。今后有大臣入朝,百寮望请朝罢于中书行相见之礼。其宴饯准故事,于鸿胪亭集。”[5]537这条奏议中所指的入朝大臣,当包含节度使、观察使。奏议指出大臣在朝罢之后,可在中书省会面,亦可享受在鸿胪设宴的待遇。又史言王缙“妻李氏卒,舍政道里第为寺,为之追福,奏其额曰宝应,度僧三十人主持。每节度使观察使入朝,必延至宝应寺,讽令施财,助己修缮。”[1]3417这讲的是王缙每次趁地方节度观察使入朝的机会,让他们慷慨捐赠。结合这两条记载,我们还是难以判断节度使观察使入朝是否是制度上的规定,但其中提及“相见之礼”,已经包含着礼的色彩。

王静先生指出“节度使的朝觐,说明了君臣之礼的维持”,并从家庙分析入朝行为[8];唐顺宗时期易定节度使张茂昭有言“述职入觐,人臣常礼”。[1]3858这已经是把入朝与人臣之礼结合起来,既有政治色彩,又含礼仪成分。

综上,笔者结合代宗时期的节度使观察使入朝事例,粗略将其分为主动入朝和被召入朝两类,而具体入朝原因可分为入朝奏事、表请入朝、皇帝需求等四个方面。节度使观察使入朝,既是一种政治活动,是中央与地方政事沟通的途径,同样又是一种礼仪活动,是君臣之间传递情感的方式。

二、入朝与不入朝的含义

上表所统计代宗时期入朝的节度使、观察使数目将近20个,笔者依王寿南先生《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中“唐代方镇建置沿革表”[7]19-30统计代宗时期藩镇数目约50 个。这表明代宗时期,将近一半的节度使观察使都曾有入朝的行为。多数情况下,节度使观察使入朝即代表对中央的态度是恭顺的。但是,像淄青节度使侯希逸被李怀玉所逐而入朝,侯希逸虽是恭顺的,但李怀玉以及所辖地区不禀朝命则是跋扈的,李怀玉亦不曾入朝。那么,该如何看待没有入朝行为的藩镇呢?

首先,没有入朝行为的藩镇或是史籍所缺,它们对中央的态度不一定是跋扈的或叛逆的。按照王寿南先生的“唐代藩镇对中央之态度统计表”[7]44-51,广阔的剑南、淮南、江南、岭南四道地区,代宗时期对中央的态度几乎都是恭顺的(唯一跋扈的为崔宁,却有入朝行为),但有入朝记载的却仅有淮西节度使、淮南节度使、浙西观察使、江西观察使、黔中观察使,剩下的宣歙观察使、浙东观察使、福建节度使、湖南观察使、桂管观察使等不见有入朝记载。又《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有言“盖(朱)泚每年往奉天防秋,至春还京师。但《实录》不载其入朝耳。”[3]7357朱泚防秋还,史籍不载其入朝,这就为其它节度使的入朝而没有记载提供了旁证。而诸如魏博、淄青、成德等镇节度使,正因为他们对中央的态度是跋扈的,因而没有入朝行为。

其次,是否入朝可作为朝廷试探藩镇态度的风向标。早在玄宗天宝年间,杨国忠就已经提出这样的试探原则。当时,杨国忠对玄宗说安禄山必反,如果召其入朝,必不来。结果,安禄山不仅入朝,且更加受到玄宗的信赖[3]7041。肃宗时期,朝廷两度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入朝,来瑱皆因由推辞,遂引发战乱。

如果一位节度使在收到皇帝“入朝”的诏命却“不奉诏”,那么,麻烦就会随之而来。除来瑱外,我们不妨再举些代宗时期拒绝奉诏入朝的例子:河南、淮南等副元帅李光弼晚年“惧鱼朝恩之害,不敢入朝”[1]3311,忧卒于徐州军中。广德元年(763年),裴遵庆奉命去汾州宣慰朔方节度副大使仆固怀恩,仆固怀恩不敢入朝,助长了其叛乱的决心。永泰元年(765年),同华节度使周智光十月入朝献捷归镇之后,“益骄横,召之,不至”[3]7307,代宗不得不派郭子仪等去镇压。大历十年(775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竟然利用“入朝”作为与中央和战的筹码。战争不利时,请求入朝,代宗赦其罪[3]7356。但田承嗣终不入朝,还派兵支援李灵曜的叛乱,代宗于是“复命讨之”[3]7356,而田承嗣又“上表谢罪”,代宗无奈,竟然妥协,令其不必入朝。

换言之,不“奉诏”入朝,就已经是宣告无视中央,拒绝皇命,其结果只能走向灭亡,观仆固怀恩、周智光之祸可知矣。

最后,“入朝是死,不入朝也是死”的特殊现象,反映了代宗即位初期中央与藩镇的紧张关系。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是代宗时期第一个入朝后被诛杀的节度使,无论代宗是被小人蒙蔽,还是处于制衡藩镇,来瑱的死已经向天下藩镇传达出入朝的危险信号了。加之朝中宦官程元振、鱼朝恩权势炽盛,成为李光弼、仆固怀恩等节度使不敢入朝的又一原因。不入朝自然是出于自保的考虑,以至不惜违抗朝命。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攻入长安,代宗“发诏征诸道兵,李光弼等皆忌元振居中,莫有至者,中外咸切齿而莫敢发言”[3]7274,这是代宗自食恶果。

来瑱入朝被诛杀,仆固怀恩、周智光不奉诏入朝即被诸军征讨,其结果亦是死。代宗即位初期,天下藩镇大概都需要经过这种入朝与不入朝的权衡,这正是安史之乱平定后——代宗执政初期,中央与部分藩镇或代宗与部分将领紧张关系的真实写照。诸如周智光、崔宁虽有入朝行为,但实际态度不恭顺的毕竟是少数,而某一节度使入朝的频率却能够反映出该藩镇与中央的亲密关系。举例来说,郭子仪入朝次数最多,为15次,其与代宗关系自然是最亲密的。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各有4次,两人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代宗亦给予高官厚禄。

三、入朝现象与朝集制度的关系

上文接连探讨了代宗时期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原因以及不入朝现象,接下来笔者将入朝现象与唐前期的朝集制度进行比较。同样都是入朝,两者有何异同?兹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入朝者的身份

根据史籍记载和前人的研究,充当朝集使的通常是“都督、刺史及上佐”[8]79;而本节讨论的入朝现象,几乎都是节度使观察使本人入朝。入朝者身份的不同是朝集制度与入朝现象最显著的区别。

2.入朝的功能

雷闻先生撰中指出朝集使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参加元会为中心的礼仪活动、应对地方考课之事、沟通中央与地方关系三个方面[11]289-310。代宗时期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皇帝常常与他们进行政事沟通,含有“朝觐述职”的意味。从这方面讲,倒是与朝集使的第三个功能相似。这个过程中,皇帝与地方长官都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或地方对中央的向心力。但从侯希逸、常休明、李忠臣被逐而入朝这些事例看,显然寻求中央庇护是首要的目的,谈不上有何功能了。此外,朝集使参加礼仪活动,这也是和节度使观察使入朝差别较大的地方。从统计的入朝事例看,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时间几乎没有规律可寻,他们并不需要参加元会。又据笔者所见,节度使观察使入朝也未曾涉及到官员考课的内容,但他们却享有这项职权,代宗曾有诏敕言:

国以人为本,人以农为业。顷由师旅,征税殷繁,编户流离,田畴荒废。永言牧宰,政切亲人。其刺史、县令宜以招缉户口、垦田多少、用为殿最。每年终,委本道观察、节度等使按覆奏闻。如课绩尤异,当加超擢,或政理无闻,必寘科贬[10]1081。

这是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诏书,规定了本道节度使观察使对管内刺史、县令政绩考课的指示,诏敕指出节度使观察使年终“按覆奏闻”,奏闻即说明不须入朝。由此可见,这也是与朝集使的一大差别。

关于节度使入朝的功能,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一些节度使入朝还和唐中后期盛行的“进奉”联系在一起。如大历二年(767 年)三月,汴宋节度使田神功入朝,献马十匹、金银器五十件等;同年杜鸿渐自蜀入朝,“广为贡献”等。《唐会要》载长庆四年敕:“节度、观察使入朝,不得别有进献。”[5]538如是,可见节度使观察使入朝与进奉关系之紧密。第二,一些节度使入朝,实现了自身官职的迁转。如江西观察使李勉入朝,拜“京兆尹,兼御史大夫”[1]3634;太原节度使王缙入朝,就留在中央做宰相,不再归镇。表格中,李勉与王缙入朝原因不详,由此推测官职的迁转可视为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一因,惟史籍不明确记载矣。

3.入朝的频率

国家稳定时,朝集使每年入京朝集一次,随着安史之乱爆发,朝集制度在肃代时期长达25 年里处于瘫痪状态[11],但是肃代之际的节度使观察使入朝却从未间断过。前文也曾对入朝原因进行分类,除了皇帝对节度使观察使的入朝需求外,藩镇节度使观察使入朝与否全依个人和藩镇的发展情况而定。诸如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这样的跋扈叛逆型藩镇,自然一次也不入朝,而中兴名将郭子仪几乎每年都入朝。

4.入朝的人数

雷闻先生对“朝集使团”的人员构成曾做过分析,认为包括正使、副使、考典、白值、贡士等,是“一支不小的队伍”[9]。纵观代宗时期的入朝事例,除个别记载涉及到入朝人数外,难以判断是否存在一个“入朝使团”,但是带一些随从当是毫无疑问的。如史言“会李抱玉入朝,与(马)燧俱行”[1]3691。当时马燧为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幕下的陇州刺史,十分有才干,李抱玉入朝带着马燧,颇有引荐提拔的意思。又朱泚、朱滔兄弟两次入朝因为都要参加“防秋”,因而带兵数千人,这理应同视为入朝的人员,如此说来,节度使入朝规模可大可小,不像“朝集使团”人员结构那样固定。

四、从入朝现象看代宗朝的藩镇政策

“所谓藩镇政策,实质便是李唐王朝如何认识安史之乱后出现的这一新的政治问题,以及探求解决之道。”[12]115-145一些学者对史籍中认为代宗“姑息”的藩镇政策已经提出修正。这里笔者欲从节度使观察使入朝角度重新审视代宗朝的藩镇政策。

对于主动入朝的节度使观察使,如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汴宋节度使田神功、黔中观察使赵国珍、幽州节度使朱泚等,对他们而言,无论是朝觐述职,还是君臣之礼,或是参加防秋,入朝就像一条纽带联系着中央和地方,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代宗对这些藩镇长官是优待的,甚至是放心的。说优待,是因为他们的每次来朝大都获得丰厚赏赐;说放心,是因为他们完成事情后便归镇。因而,这些藩镇与中央的关系是和谐的,君臣关系亦是和谐的。

对于不入朝且对中央态度为跋扈的藩镇,如成德节度使李宝臣、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代宗对他们的态度是变化的。安史之乱结束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代宗不得已而“姑息”,待国力恢复,或有机可乘时,便限制藩镇甚至是诸道征讨。一旦征讨,那就是中央强硬政策的体现,正如对同华节度使周智光、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征讨。藩镇长官的拒命不入朝,就已经成为中央征讨的前奏。征讨的结果也会进一步影响代宗藩镇政策的调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赦免与不入朝意味着二次“姑息”。

一些特殊的入朝行为,如节度使被部下所逐,代宗虽“不问”或另外给予官职,但毕竟预示着可能丧失对对该藩镇的控制权,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入朝正是这种体现。沣朗镇遏使杨猷常在南方惹是生非,代宗令其入朝,有效的对其进行了压制。

简而言之,代宗时期的藩镇政策与节度使观察使入朝行为密切相关。对于入朝的节度使观察使(特殊的入朝行为除外),代宗对藩镇长官的优待即代表中央与藩镇的关系是和谐的,其实质是中央笼络控制地方,而地方积极向中央靠拢。对于拒命不入朝的节度使,他们是跋扈的或叛逆的,虽然一段时期内采取的是“姑息”政策,一旦等到时机成熟,代宗则极力打压,“姑息”政策转为强硬。

综上,笔者从史籍中出现的唐代宗时期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现象进行了讨论。首先,从统计的数据看,节度使观察使入朝的原因可分为四类。代宗时期,藩镇长官入朝虽不是一种制度上的规定,甚至不能完全以是否入朝来判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从唐中后期的历史进程看,藩镇长官入朝毕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是主动入朝还是被动入朝,都与当时中央或藩镇的发展形势密不可分。其次,这时期的入朝现象,它既是一种政治活动,是中央与地方政事沟通的途径,同样又是一种礼仪活动,是君臣之间传递情感的方式。节度观察使入朝,其对中央的态度基本代表恭顺,但不奉诏入朝,就已经是宣告无视中央,其结果只能走向灭亡。此外,入朝现象与唐前期的进奏制度在入朝者身份、入朝功能、入朝频率、入朝人数四个方面存在差异。最后,代宗时期的藩镇政策与节度观察使入朝行为密切相关,大多数的入朝行为代表着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入朝行为则会引起中央对藩镇的征讨。

猜你喜欢
藩镇节度使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唐代建立中都的原因探究
从“人均”概念看安史之乱前的藩镇自给
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形塑合法性:王元逵兴兵泽潞原因新论
目不识丁
论唐中后期的“二元”制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