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提质增效综合措施 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2020-12-29 11:00商静静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257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无害化畜牧全区

商静静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57000)

东营市东营区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上级总体工作部署和畜牧兽医重点任务,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快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1 强化基础免疫,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按照年初制定的《2019年东营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向市级申报调拔强制免疫用畜禽疫苗182.5万ml(头份),分别与201名村级防疫员签订了《免疫工作目标责任状》,压实了工作责任。采取动物集中免疫和月月补防、常年补针的方式,基础免疫全面完成。应免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要求。

2 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

2.1 推动生猪养殖增栏扩群 对全区生猪养殖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种猪场保种供种能力建设。今年东营蓝海生态养殖公司一级种猪场验收成功,目前存栏种猪1200头,进一步增强了生猪繁育能力。此外,推动立强、天然农牧业等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引导养殖场户尽快补栏。

2.2 积极落实能繁母猪、育肥猪政策性保险政策截至目前,能繁母猪投保1700头,育肥猪投保34000头。同时,落实种猪场及规模猪场银行贷款贴息政策,上报贴息贷款2800万元,贴息资金49万元。此外,积极落实生猪养殖设施按农用地管理、环保设施建设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稳定生猪生产。

2.3 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及省、市、区关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发挥牵头作用,认真落实“外堵、内控”的防控总体方针,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加强同镇、街、区直有关部门协调,严厉打击违法调运动物及动物产品(特别是生猪及其产品)的行为。2019年全区累计排查生猪养殖场户3744个,排查生猪48.5万头;查处违规跨省调运生猪案件2起,无害化处理生猪236头;洗消生猪养殖场、肉品加工厂、生猪产品交易市场、餐厨废弃物处理场所共计64处,消毒面积26.4万平方米,使用消毒剂0.27t;改造建设规模化猪场洗消设施1处,保障了全区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3 严格检疫监督,保障动物卫生安全

3.1 严格依法实施检疫 认真落实产地检疫和“瘦肉精”检测同步制度,对出栏生猪、肉牛、肉羊在做好产地检疫的同时,按规定比例开展“瘦肉精”批批抽样监测。全年检疫生猪16293头、牛436头、羊236只、鸡228万羽、鸭172万羽,“瘦肉精”抽检生猪、肉牛、肉羊尿样1100余份次,未发现添加使用“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3.2 加强动物卫生监管 全面落实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共评定A级场15家、B级场10家。对养殖环节动物卫生实施定期巡察,建立完善监管记录和工作台帐,对免疫、补栏、出栏、疫病诊治、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积极做好区内动物诊疗机构监管,目前办结动物卫生违法案件2件。

3.3 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认真落实国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政策,依法监督养殖场户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督促东煜生物公司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手机APP对病死动物收集处理数量实时审报核查汇总,确保数据真实。全年累计无害化处理病死生猪931头,处理病死禽5.26万只。

4 加快畜牧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4.1 加强现代化养殖场的指导建设 全区共有规模化养殖场60家,其中,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家,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6家,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家,省级畜牧旅游示范区2家。在此基础上,今年发展建设东营区春和家庭农场,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计划建设1700m2肉鸡自动化养殖大棚12个,鸡粪存储处理设施1套,水池2处,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出栏360万只肉鸡的养殖规模。目前,一期6个标准鸡棚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成,存栏肉鸡34万只,完成投资2200万元。项目设计使用自动化养殖设备及环境控制设备,实现四层笼养,自动给料、给水、清粪,控温、换风、除湿,单棚养殖量达55000只,在国内属于先进行列。

4.2 推进全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指导养殖场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建设,全年开展技术指导300余次,为养殖场(户)免费发放价值3.78万元的除味剂一宗。实现规模养殖场、专业户配套建设了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2%,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9%。

4.3 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中心项目建设(1)东营区委托东营胜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建设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工程,对全区畜禽废弃物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建成后可达年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3.8万t、年处理污水5.5万t。目前,好氧发酵车间基础已完成,车间墙体正在砌筑,已完成总项目进度的40%;(2)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提升项目,由东营区春和家庭农场承建。配建800m2堆粪场,3120m2全封闭鸡粪存储大棚,390m3污水处理暂存池。项目总投资79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企业自筹49万元,项目已全部完工。

5 开展全方位畜产品质量监管

5.1 加强畜牧投入品监管 切实加强兽药、饲料等畜牧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9人次,检查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11家次、畜禽规模养殖场(户)76家次,全区无兽药饲料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5.2 加强奶业监管 结合实施奶业振兴项目,加强奶牛养殖技术指导与服务和生鲜乳收购站、贮存、检测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全区3个收购站进行生鲜乳抽样检测,保障生鲜乳质量。

5.3 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一步扩大总量规模,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到期换证实现全部换证,对辖区内的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监督检查率达100%。年内认证无公害畜产品企业达5家,开展2次专项检查,规范了“三品一标”标志标识的正确使用。

5.4 加强动物屠宰环节监管 及时排查治理生猪屠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全年共开展联合执法8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检查集贸市场26处,商场超市30个,猪肉专营店86个,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查处举报2起,取缔私屠滥宰窝点4个,全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6 抓好农作物秸秆青贮暨“粮改饲”工作

6.1 及时落实2018年财政补贴 依照区财政拨付要求,对辖区12家项目实施主体资金拨付资料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进行整改,并按照程序及时将财政补助资金203.604万元拨付到位。

6.2 实施2019年“粮改饲”示范县项目 安排246.396万元用于补助14家项目实施主体收储全株青贮玉米,申请财政资金3万元用于购买第三方服务,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完成。

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兴牧水平

7.1 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对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充实年轻骨干力量,进一步提振干部职工士气,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7.2 改革和完善村级防疫员队伍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的意见》(鲁政办字[2018]239号)文件精神、东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改革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制度的意见》(东区政办2019-16号)文件精神,委托有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20名,将于2020年1月份正式上岗。

7.3 加强畜牧人才培训 组织畜牧从业人员到扬州大学进行系统培训,提升畜牧科技素质,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并对43名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进行为期11天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同时免费发放养殖技术手册和价值1.7万元的生物除臭剂,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区畜牧行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7.4 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东营区春和家庭农场作为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农民培训等多功能、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平台。协助蓝海参加山东省第34届畜牧博览会展览,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

7.5 利用信息网络系统,打造畜牧人员交流平台使用农技推广APP、云上智农等系统软件,实现畜牧业数字化服务,做到即时登陆、即时浏览,随时学习与沟通。建立微信交流群,将全区畜牧养殖专业户、规模养殖场纳入微信群,进行生产疑难问题解答、经验交流、宣传畜牧惠民政策,获得良好效果。

截至目前,全区生猪存栏1.510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0.1789万头;牛存栏0.7851万头,其中奶牛存栏0.1885万头;家禽存栏118.6953万只,肉蛋奶总产量13864.0756t。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管理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全区畜牧产业出现了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猜你喜欢
无害化畜牧全区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具体对策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