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12-29 11:55罗春花
大经贸 2020年7期

【摘 要】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是长江经济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区域。开展此地区的区域内治理合作,有利于减少行政壁垒,形成优势互补,更有利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为了提升这一区域的治理现代化水平,首先是要激发多元治理的主体活力,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治理目标,最后作为一名党校人,应该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自觉参与此地区的治理现代化过程中。

【关键词】 治理主体 治理目标 参与途径

一、参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治理的主体

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对政务或者公共事务作出安排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社会层面的组织、市场以及个人层面的公民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以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政府层面的参与者

政府不是治理的唯一主体但是最重要的主体,作为治理主题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随着我国行政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在加强中央宏观事务管理的基础之上,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支持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因此,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内的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自主合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层面的三级合作机制。包括省市级的高层次合作机制,区县级的合作机制和各个地区的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一是有利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各方信息的交流,另一方面则是对权利和义务做出了明确的划分避免了“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互信减少了由于竞争性府际关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二)社会层面的参与者

多元治理的另一个参与治理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内的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式参与治理,尤其是在次地区的教育、医疗、扶贫和生态环境治理領域。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安排方面,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三)个人层面的参与

学习和掌握政治知识,懂得政治并参与政治既是对于自身权力的正确使用,实现自身利益的合法方式,也可以满足塑造自身完整素质的需要。但是,个人参与政治不仅仅要注意到自身的权益,也应该注重参与政治的义务。如果个人意志受自私欲望左右,这样的政治参与是有害于治理现代化的。个人参与政治应该具有“公意”既关切治理领域内的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但是“公意”不是每个公民利益的简单集合,应该是长远的、无私的、触及问题更本的意志的表达。由此可见,在三峡生态经济区的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之中,个人的参与必不可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参与不是仅仅满足自身权益的“小我”的表达,也不是某一省市或者区县、部门的部分“群体”利益的表达,而是应该展现出对于整个地区长远发展的,触及地区公共利益,例如扶贫、生态等问题的关切,“大我”利益的表达。

二、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治理目标

地方区域的深入合作不仅可以释放出新的经济发展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处理例如生态环境这类公共问题上更有作为、更有成效。

(一)缓解竞争性府际关系的固有缺陷

在一段时间内,我国横向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既竞争又合作,甚至是竞争大于合作的关系。竞争性的横向府际关系不利于区域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容易造成经济重合和资源浪费。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环境污染等公共问题的频发、地区经济的失衡发展都在逐步倒逼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入合作。面对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化我国发展空间布局战略,提出要建设长江流域经济带,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结合地区优势发展地区合作。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设立有利于打破省市之间的行政壁垒,协调地区的发展政策,最大化的调动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地区的均衡发展。

(二)避免生态问题治理问题成为“公地悲剧”

加强地区合作是解决生态破坏这一公共问题的必然要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将“生态”放在“经济”之前,生态合作是第一,经济合作是第二,有利于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从而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人民同享一片天、同饮一江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地方自身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关系长江流域生态破坏的公共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此地区缺失的重要公共物品,而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并不是某一地区就可以完成的。开展重庆、湖北、湖南等省市长江沿岸城市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上的合作,有利于在更大的地区格局上进行顶层规划,以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和行动从而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此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为中华民族的永续长久发展做出贡献。

(三)激发自然环境要素、人口要素与政治系统的良性互动

从宏观政治学的角度上看,政治系统、社会环境系统、自然环境系统是相互影响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对政治系统建立的影响正在减弱。但是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又倒逼政治系统治理能力的提升。例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各个地区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前提之下兼顾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生态和经济联合文章做好,就是对地区的治理能力的考验。

社会系统对于政治系统的影响力最大的方面在于人口要素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一个地区的治理能力的提升一是取决于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取决于参与治理的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是多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一个地区如果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佳的“宜居”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会增强。因此,地区的政治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系统是相互正向影响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有利于统筹和平衡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共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人才交流合作,缓解人才由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单项流动。

三、党校人参与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治理的途径研究

实现治理的成效的最大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治理者的综合素质和治理能力。在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人拥有三重身份,一是被治理者,二是治理主体,三是治理主体的影响者。

(一)树立公民意识,履行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首先从在政治权益来讲,公民所拥有的法定权利集中体现为参与公共事务和承担公职的正当资格。其次,社会层面上讲,公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成员应具有一定的公共精神,暨以利他的方式积极关心社会整体公共利益。这就要求公民意识应包括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公民的主体意识要求公民可以自觉且有序的参与到公共事物的治理中。公民的公共意识则要求公民能够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和自觉地践行和维护社会公德的意识。一个兼具了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的公民,一定是一个合格的治理主体和被治理者。党校人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公民身份,提高参与意识,做建言献策者。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平台,做好区域合作理论政策的宣讲者和实践的带头者;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资政报告,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二)做好民意“代表”,积极参政议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但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地域广阔且人口素质不均衡的大国,施行任何不假中介的“直接民主”,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作为代议制民主方式之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应运而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务实的民主,是对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保证和民主决策高效化的统一,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必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因此,作為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参与者的党校人,参与此地区的另一种方式为成为“代表”。但是人大代表不是指派的也不是自封的,是人民选出来的。每一个党校人都应该运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出代表民意的合格代表,或是提升自身品德和能力素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成为“代表”,正确的表达群众意志。

(三)成为知识精英,提升干部治理水平

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人”会通过实践和学习进行反思,来回应社会的变化。学习的范围、内容影响学习者对某一问题的行为偏好。教育手段是知识普及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党校是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员干部共享的学习课堂。党员干部在党校学习到的“新知识”的质与量会影响党员干部在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行为”也就是政治决策和政治选择。党校教师作为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宣讲者,自身有没有学懂弄通直接关系了党员干部所学的理论与政策的量与质。要提高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的拥有公权力的党员干部的治理能力,首先要求党校教师成为知识精英,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且有讲课的艺术能够正确且有效将党的政策和理论宣讲到入人心、入人脑。

【参考文献】

[1] 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第2版[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2] 王宝成.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40(002):54-56.

[3] 王磊,段学军,杨清可.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的格局与演变[J].地理科学,2017,37(12):1841-1849.

[4] 肖金成. 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机遇[N]. 三峡日报,2016-05-21(001).

作者简介:罗春花(1991—),女,硕士研究生,中共忠县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宏观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