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2020-12-29 11:55王洋洋夏雨
大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创业意向创业环境创业教育

王洋洋 夏雨 

【摘 要】 影响创业意向的决定性因素很多,而当前大多数关于影响创业意向因素的研究是仅仅聚焦于某一或某几个因素,总体上比较分散,缺乏对影响因素的系统性整理与归纳。本文首先对创业意向的测量方式进行归纳,然后分别从企业家特质、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环境以及创业心理视角等五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创业意向 创业环境 企业家特质 创业教育

一、创业意向定义及测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之一。基于这一背景,大量专家学者开始进行创业问题的研究。有学者将目光放到了创业意向的研究上。我们对以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国古典经济学家Richard于1755年首次将创业这个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此后,国外各个学者对创业进行了不同的定义,Cole认为创业是企业以利润为导向的有目的性的发起、维持和发展行为。Jeffry在其经典教科书里对创业下的定义是: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与运气相结合的为方式。Paud.D.Reynolds把创业概念延伸到了从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他认为创业应该分为四个阶段:未成年、创业行动开始之前、开始创办企业、企业成长。

贺丹从创业可能性和创业准备两个维度对创业意向进行了测量;Macro van Gel-deren et al.采取多变量测量方法,从以往兴趣、考虑、自由职业偏好、受限制时的职业偏好、行为期望五个方面综合测量了创业意向,两种测量方法经实证研究均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李志能认为创业是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刘常勇认为创业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历程, 是创业者依靠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來开办一个新企业。宋克勤认为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和资源等要素。罗天虎主编的《创业学教程》将创业定义为“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

意向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诸行动的动力。范巍和王重鸣指出,创业意向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

三、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一)基于企业家特质视角

1.冒险精神。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创业者身上往往都具有敢于冒险的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成为创业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关于如何去测量一个人所谓的冒险性,目前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投射法,所谓的投射法就是向受测试者提供意义比较含糊的刺激环境,让其自由发挥,分析其反应,然后推断其人格特征;第二种方法是自陈法,所谓的自陈法就是让受试者个人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在以往采用自陈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者的冒险性高于非创业者的冒险性(张玉利,杨俊,2003)。

2.风险承担。风险承担是指企业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许多学者都想要探究创业家是否比一般的经理人更加偏好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有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Brockhaus在1980年进行的研究。Brockhaus将创业家与经理人分各自分为一组,通过许多与实际商务行为相同的情境模拟实验,从而来观察这两类研究对象的风险偏好程度。但是这个实验所得出的结果与我们所想象的截然不同,该实验的结果指出,创业家与经理人在风险偏好方面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李乾文,2004)。

(三)基于学生创业教育的视角

1.个人背景。个体的创业意图受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父母角色模型的影响。此后,Brenner等在1991年通过研究证实了性别差异对创业的影响,该研究指出男性比女性更易于拥有创业倾向。

2.在校经历。研究认为,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Van和Clouse(1990)做了一个实证分析,发现在创业时更能处理好复杂情况的学生往往是哪些有多元经历的人。

3.前瞻性人格。Bateman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前瞻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前瞻性人格是指个体不受情境阻力的制约,主动采取行动以改变外部环境的倾向性。Krueger(1994)将前瞻性人格引入其对创业意图及可能性的研究中。Grant在1995通过对大学生和MBA学员的研究,在控制了性别、教育水平以及父母一方为企业家等额外变量之后,发现前瞻性人格与创业意向有关,实验表明前瞻性人格解释了创业意向17%的变异。Becherer&Maurer在1999年以215家小公司的总经理为被试对象,研究发现公司总经理在前瞻性人格量表上的得分越高,其公司销售额的增加越多。

4.创业能力。美国国家创业教育研究基金—考夫曼基金资助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须具备以下能力:个体的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控制能力、指挥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其中,Mark在1995年对美国最成功的创业者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创业者所具备的上述各种能力对其创业的影响为正相关效应。张斌(2007)等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创业能力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四)基于创业环境的视角

创业意愿和行为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以及来自外在环境的支持或帮助服务等综合性因素统称为创业环境。他认为创业环境包括两个层面。首先,它包括影响人们创业意向和行为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其次,它涉及便利创业过程的来自外在环境的所有支持或帮助服务。

国外文献中关于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展开:(1)企业家创业的一般环境,比如个人企业的法律法规、有经验的创业个体、有技术的劳动力、顾客或市场的可接近性、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友好的政府政策以及培训或支撑服务等环境是否有利于创业者进行创业;(2)创业环境中公共政策的作用,包括创业基金、税收优惠激励、个人想法及革新的保护、教育的投资、降低进人障碍的政策等;(3)某一国家或区域的创业环境。Dana的研究指出,各种规章及限制少、提供税收及其他激励、为个人提供仓哑培训和咨询服务的国家,个体创业的可能性大。

五维度模型和九方面模型是国外的学者在进行创业环境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模型。五维度模型认为创业环境主要由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资金支持和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等方面构成。GEM(全球创业观察)研究提出的九方面模型主要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 、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文化及社会规范等九个方面。

我国学者熊彤认为大学生创业环境是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体。他把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分为创业的硬件环境和创业的软件环境两大块。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的影响被列为硬件环境;而软件环境则包括融资、信贷、社交和社会服务等。国内学者在对创业环境进行研究时,主要针对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下文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剖析。

(1)政策环境

齐昕,刘家树在研究中指出所谓创业政策,指的是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所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杨德彬认为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指包括贷款、工商注册、税收以及人事等诸多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政策。刘群在研究中指出政府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是显著正相关的,此外,大学生们认为在政府支持措施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上,其重要性由弱到强依次为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策支持以及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总的来说,由于大学生缺乏資金、人脉和社会经验,因此政府的政策支持将会显著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2)学校环境

高校为大学生现阶段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生活环境,不仅对学生起到传播知识的影响,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以及引导其行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效果,因此,高校的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也有很大的影响。王华锋(2010)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开办创业教育讲座、开展创业指导培训以及举办创新创业竞赛这四个方面。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创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创业知识体系;通过聆听成功人士的创业讲座,能够极大得调动学生的创业激情。通过参与创业指导培训,置身于创业场景中,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创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宜;而创新创业竞赛的开展,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把握创业过程的整体流程。刘群,孟永(2012)通过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参加过创业讲座或者创业指导培训的大学生他们的创业意愿较没参加过这系列活动的大学生要来的高,并且创业意愿随着参与该类活动次数的增多而增多。

(3)家庭环境

作为大学生,很大一部分都缺少资金、人脉和社会经验,这样一来,家庭支持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就至关重要。国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关系。李琼(2012)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与其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家庭收入情况以及家庭对其创业的支持程度等存在相关关系。该研究分析得出如果父母均为企业家或者是雇佣他人的个体户,那么对孩子的创业意愿影响较强。杨德彬(2011)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价值观对大学毕业生是否选择创业会产生影响。通俗的来讲,如果父母支持孩子创业,那么他的创业意愿就会增大;但是,如果父母不支持孩子创业,那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孩子的创业意愿。何忠伟,郭君平(2010)在研究中指出家庭经济情况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他们的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孩子的创业意愿越强;反之,孩子的创业意愿就不会这么强。

(五)基于创业心理视角

欧阳润清在其文章中表明,来源于创业者个体的行为障碍、能力障碍、情绪障碍、动机障碍以及认识障碍所构成的创业者心理压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强弱。柯江林认为心理资本与创业意愿在总体上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同时,近期与远期的意愿也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其中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对远期创业意愿的形成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对近期创业意愿的形成只有微弱的削减作用。虽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创业意愿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较少涉及到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前因变量以及其具体影响机制的研究。因此,对学术型创新创业主要群体(即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玉芳,董大海,张海松,2007:《消费者产品知识对其激活域的影响研究》,《预测》第26期.

[2] 钱永红,2007:《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第7期.

[3] 张斌等,2007:《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4] 李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1256名大学生为样本[J].现代大学教育,2008(6):23-26.

[5] 李永强,白漩,毛雨.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2):81-83.

作者简介:王洋洋(1996-) ,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学生,管理学硕士,浙江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夏雨(1997-),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学生,管理学硕士,浙江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房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创业意向创业环境创业教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