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2020-12-29 11:55张金月
大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摘 要】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以及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既承接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又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理论启点,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剩余价值 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扬弃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结合历史发展背景与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在马克思看来,异化不是局限于观念和意识中,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内,而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在我看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既承接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又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理论启点,总结来说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异化理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承接作用

(一)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必然产生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划分和贫富差距,而资本家想要攫取更多的收入,必然通过压榨工人劳动所得来取得。生产实践是人最基本的活动,人们通过生产实践维持自己自身的生存发展,劳动本来是一种受自身意志支配的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却受到资本家的压制,成为一种异化的存在作用于劳动者身上。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异化的产生也成为了必然,工人不仅与他的对立面资本家产生异化,甚至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后指出异化产生的必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分析后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承接。

(二)异化消亡的条件

1.生产力高度发达。劳动是自由的而不是强制的,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一个人从事劳动不是因为靠生产劳动产品维持肉体生存,不是为了获取物质需求,而是因为他自身想要劳动,此时劳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必然阶段,此时异化劳动得以消失。

2.私有制的消失。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和私有制是相互作用的,没有必然的一前一后的关系。因此只要私有制存在,就会加重异化的程度,异化现象就不可能消除。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不会消失,只有在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才得以真正消亡。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启下作用

(一)异化理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前导

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弊病也日益暴露。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占有整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但他们却不直接参与劳动,而多数无法占有生产资料的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赤贫者[2]。其中工人为了维持自身以及家庭的生存开支,只能从事劳动生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表面上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际上则是不平等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通过支付工人工资获得工人劳动产出的价值,但工资数却远远少于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除了供给工人工资外的另一部分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被资本家侵占[3]。这样也就解释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什么资本家并不参加社会劳动但却越发的富有,而无产阶级整日辛勤的劳作却越发的贫困。在我看来,异化理论犹如剩余价值理论的前导,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与工人对立、工人出卖自身劳动、工人生产产品却愈发贫困以及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的一系列理论,而真正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才得以指出。

(二)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遵循着必然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要求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时候,变革现有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產力的发展[4]。异化劳动的产生说明,此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协调,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矛盾,生产关系已经容不下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了,这时就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出现以容纳现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前一个阶段,经过两大阶级的相互博弈较量,社会发展的未来必将到达共产主义,异化理论为共产主义必然到来的结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矛盾和摩擦的两大阶级,并且这两大阶级之间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调和的,因此想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就需要坚定的革命力量去推翻原有的社会关系。无产阶级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与资产阶级发生异化,想要彻底清除异化带来的的影响,无产阶级需要成为反抗资产阶级最为坚定的革命力量,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在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由此看出异化思想对唯物史观有重要意义。

结 语

马克思阐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产生的原因以及异化劳动存在的四种形式,分析了私有制与异化劳动的关系,异化理论具有承接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作用;而基于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分析,直指资本主义罪恶的源头,是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理论的前导,进而对唯物史观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异化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两大发现的启点。所以在我看来,异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枢纽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宣庆坤.试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2]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简介:张金月(1996-),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安庆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