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2020-12-29 12:05唐上观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6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唐上观

摘 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思维习惯、语言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式。着重对教育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并总结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可采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良好行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的养成是不受他人监控的,在什么规则下采用怎样的行动都是自主的习惯行为,完全是自动化的,不需要特别的意志而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必须在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做一名品学兼修的好学生。学校养成教育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改掉不文明行为;二是保持学生的良好习惯。笔者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时,根据工作实践探索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一、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习惯一旦形成之后就很难被改变,因为它是长期的规律性的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也会支配一个人的一生。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伴随人的一生,习惯的养成多是反馈在潜意识和下意识当中,人们触及建立习惯的相似场景或时间,就会触发“习惯开关”,这种良好的习惯在生活、学习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服务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初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行为训练法,按照班主任的一定要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某项行为,从而形成符合教育目的的良好行为习惯。(2)榜样示范法,让学生学习榜样人物的品德,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良好的榜样人物能够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是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3)家校互助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依靠学校的教育,同时也和家庭有很重要的关系,各方面一起努力才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家校合作也是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4)情感陶冶法,利用自身教育和环境,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思想,通过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地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

二、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初中阶段,学生由于身体的全面发育促使个体自我的意识发生了变化,表现出自我分化、自我矛盾、自我综合的特征。他们既能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向和自主心理,又容易产生各种盲目、逆反和轻率的行为,而且会客观地开始自我否定。因此,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和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结合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多少就做多少,慢慢积累。然后在自身各个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都是好的习惯,那么就差不多了。习惯就是通过无数次的练习、重复、巩固而得到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长期的积累和强化得到的条件反射结果。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行为的时候,一是持之以恒。有些老师比较性急,总想马上就解决问题,那是不行的。即使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那也只能叫行为,不叫习惯。二是训练需要十分严格,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必须“快、准、狠”,没有起到效果就应该继续实行。学生在学校中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习规则制度的时候,不要过于草率,而是认真为学生分析良好的习惯养成,使他们受益终身,还需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向孩子们讲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未来路途的重要性。在我们学校,德育宏观蓝图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奋斗目标。这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以及下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都是有变化的,学生和老师必须达到具体的目标。其中明确规范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细节,要求他们在这一学年的生活中能够按照要求规范自己,使他们学有学样、有章可循,这也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每一周还需要评比班级文明习惯,将迟到早退现象作为评判的一项标准。期末会进行流动红旗的评选,表现好的班级必定可以获得奖励,表现差的则需要予以指正。在评选中,选出事迹突出的学生作为班级文明表率,让学生以他为目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环境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的环境熏陶,就是指教育者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利用环境美来创设良好的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能够让教育者耳濡目染地熏陶和感化,也能够让受教育的人行为举止日趋完美。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一些学生不具备时间观念,有的学生懒散堕落,有的学生消极反抗。针对不同的情况,教师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培养自身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需要后天长期、重复地磨练、约束、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形成。比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讲卫生习惯,就必须禁止他们在班级中乱扔纸屑,要求他们主动捡起垃圾丢到垃圾桶并进行垃圾分类。在我每次进教室的时候,都会看地上是否有纸屑,如果看到就会亲自将其扔到垃圾桶中,给予学生良好的示范。多次观察之后我发现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有所触动,也会主动捡拾地上的纸屑。

3.自我反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的形成有的时间短,有的时间长,但它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时间越久,那么改变这个习惯就越难。因此,在学生不良习惯正在形成的时候就应该加以遏制,不要等到难改的时候才引起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细微观察,一旦发现其有不良的习惯,就及时进行指正,越早发现越早指正,效果就会越好。也需要注意指正的方式方法与时机,以免产生不良的后果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形成良好行為习惯的过程中坚持是必要的一种品质,很多学生缺少耐心和恒心,是因为反复的行为使学生不耐烦,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必须时刻要求他们进行反思,三省吾身,要求学生坚持良好的习惯,并在班会中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表扬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学习模范生的道德表现,让其他学生在班会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让学生懂得自我控制,持之以恒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并教给他们校正的方法。我还记得我所教学的九年级五班,大部分学生来自城郊农村,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班级纪律混乱,经常被学校批评。为此我特地举办班会,让学生了解这种习惯是违反学校规定的,让学生自觉纠正自己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

4.家校同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在整个社会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学生身心发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家庭教育,这是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替代的。家庭教育必须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良好地结合,让孩子们在家里、学校都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挖掘他们所具备的德育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社团活动纪念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会乐于助人、德育树人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善心,让学生知道从现在做起,注重自身的修养,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武欣慧.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2]蒲红梅.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学会做人”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