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系统在种养结合家庭生态农场建设中的应用

2020-12-30 00:24于枫胡纪通杨雷徐海滨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种养农场远程

于枫 胡纪通 杨雷 徐海滨

数字化管理系统在种养结合家庭生态农场建设中的应用

于枫 胡纪通 杨雷 徐海滨*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养殖业与种植业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两个主要来源,然而农民受环保意识薄弱、资源意识差、先进理念更新慢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1]。随着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系列举措,以种养结合模式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得到大力提倡,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推动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而将数字化管理系统引用到种养结合中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优化资源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1 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模式就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将养殖动物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灌溉农田,减少化肥的使用,既绿色环保又降低种植成本,将种植的农作物就近饲喂动物,既方便又节约养殖成本[3]。

2 我国家庭生态农场的现状

2.1 生产现代化水平不高 多数家庭生态农场受资金、观念、技术的限制,还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就地取材,设备简陋,饲喂环节还采用传统方式,既增加成本、不易管理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殖业所需人才缺少,家庭农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家庭农场的技术支撑力不足[4]。

2.2 资金缺失 家庭农场初期投入较大而集中,而大多数家庭农场存在资金不足又贷款困难的问题,受资金的制约,导致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生产技术落后,而生产技术落后又导致生产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高,进而导致恶性循环,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了农民对家庭农场的信心和积极性,制约了我国家庭农场的长足发展[5]。

2.3 信息化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的推广,信息化手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家庭生态农场中由于受到专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信息化程度低的因素制约,使得相关技术的应用不及时,无法提高生产技术及效益。

3 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家庭生态农场的应用

将数字化管理系统引入到家庭农场中可以改变传统养殖过程所需人员较多,管理混乱,操作落后的弊端,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远程监控的功能,实现生产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管理的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开发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适用于电脑端和手机APP端的远程控制软件,将控制软件与自动化养殖设备关联,农户可以利用手机实现自动供水、供料、通风控温照明、清粪的操作,并且根据数据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减少养殖过程中人员成本。同时,还可以利用管理系统进行土壤数据分析、种植分析,蔬菜、粮食分别种植,形成分析报告经评议再种植,避免盲目种植,降低种植风险,提高收入。

家庭农场种养结合模式既可以改善周边环境又可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管理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提高收入,二者有机结合是未来农业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

[1] 肖文斌.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成效分析[J]. 畜禽业, 2018(6): 26-27.

[2] 沈富林, 孙伟强, 许栋等.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猪粪资源化利用模式[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6): 38-40.

[3] 亢春霞. 实行种养结合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思考[J]. 畜禽业, 2019(6): 65.

[4] 周琳, 杨祯妮, 程广燕. 发展畜禽养殖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及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4(20): 13-17.

[5] 李绍亭, 周霞, 周玉玺. 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及差异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6): 191-198.

(2019–10–29)

S811.5

A

1007-1733(2020)01-0066-01

猜你喜欢
种养农场远程
远程求助
农场假期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农场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远程诈骗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