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真切体验
——《朋友与玩具》教学实录与反思

2020-12-30 10:08黄桂林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爱心情玩具

○黄桂林

【活动思考】

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引导感受彭德怀为了战士而忍痛割爱杀掉大黑骡子的情境时,学生都难以进入状态,而要他们用“忍痛割爱”造句,也多难找出合适的情境。这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与语文的密切关系。缺乏生活基础,学生难以进入与语言有关的角色。于是,再次教学这篇课文前,我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

孩子多有最好的朋友,也多有心爱的玩具,让他们把最心爱的玩具送给最好的朋友,他们乐意吗?别说孩子,便是成人,要把自己最为珍贵的东西送给自己最为知心的朋友,其回答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为此,我决定让学生确确实实、真真切切地经历这样一次考验,一次选择!

【指导过程】

一、引导回顾,自由地表述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写了两篇作文,《令我

的朋友》和《令我 的玩具》,回忆这两篇作文,大家有什么想法呢?跟大家分享分享。

生:我觉得朋友是财富,最要好的朋友是最珍贵的财富。玩具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心爱的玩具,我们的生活似乎更有意思。

师:看来,朋友与玩具,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少一点,我们的生活肯定会不完整。看了你们的作文,可以看出朋友和玩具在你们心目中有多重要。他们是你们生活中的阳光和月亮。没有阳光,生活缺少温暖;没有月亮,生活缺乏浪漫。

二、引导推介,尽情地显示

师:老师相信,在你们心中,朋友和玩具都是不可替代的。先说说你们的玩具,有多好,请用最简洁的句子向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发言略。)

师:再晒晒你们的朋友吧!

(学生发言略。)

三、适时亮相,充分地表现

师:朋友真是自己人生中极其宝贵的财富,有了知心的朋友,自己生活的天地就变得更加宽广。玩具是自己儿时重要的玩伴,有了心爱的玩具,童年一定会变得更加色彩斑斓。不过,今天,老师想对你们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一边是你最好的朋友,一边是你心爱的玩具,老师要让你取舍,有办法吗?

(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其意。)

师:老师想让你们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自己回去认真地思考思考,权衡权衡,老师不强求你一定要送,也不建议一定要留。你的朋友你选择,你的玩具你做主,相信你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肯定会让你满意,让你的朋友满意,让你的玩具满意。

四、叙谈感受,真心地告白

师:同学们,这个双休日过得好吗?想想双休日的选择,现在心情怎样?

生:心情轻松。因为经过认真考虑,我最终把最喜欢的“雷霆怒刀”送给了我的朋友张维杨,真的感到一身轻松。

生:我感到高兴。因为我经过认真思考,把参观上海世博会的纪念品送给了我同宿舍的好友。

生: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我到现在还没有把玩具送给朋友呢。我的玩具是陪我睡的玩具熊,送给朋友,晚上我肯定会睡不着的。

师:多么诚实的孩子,多么真实的想法,老师让你们自己做主,就该自己做主,不一定非要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人啊。

生:我现在有些后悔。因为我把自己心爱的乐高玩具送给了我的表妹,它可是我最最喜欢的玩具了。

师:实话实说,他的心情又不同,送了,但有些后悔。这是真实的想法,并不是与朋友感情不真,实在是东西太好了!

五、追溯抉择,真实地描述

师:当自己的玩具有了最后归宿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各不一样。那天黄老师布置任务后,没有立即让你们说想法,其实大家一定有很多话想说,面对着自己的玩具,回想着自己的朋友,再想到老师的任务,你们的心情肯定比较复杂。当自己作出了选择——或者把玩具留下,或者把玩具送出的时候,你心中想的肯定又不一样。请你在“听到任务”“进行选择”“选择以后”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方面,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写下来。

(生练笔后引导交流。)

生:我写的是回家以后的心理活动:让我送最好的玩具给朋友,那可是一万个不情愿啊,可不情愿有什么用!黄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可怎么行?唉!“熊宝宝”,它可是陪伴了我一年多了啊,我把它抱上床看电视,给它盖被子,就连晚上也要抱着它睡觉。已经相处一年多了,感情怎能不深呢?如今要把它送给表弟,那怎么舍得?不行,坚决不送,黄老师罚就罚吧,反正不能出卖“熊宝宝”,把它送给表弟。周六我打电话问同桌,他竟然也不想把最好的玩具送给自己的朋友,我想,总算有个伴,罚也不是罚我一个人了。不过后来想想,最好的玩具不送,送一个稍微逊色一点的也可以啊!于是,我决定送表弟一直想要的“皮客侠”。主意拿定,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师:这是明智的选择!这里的心理描写写得活灵活现,从开始的纠结,后来的不愿,再后来的决定不送,最终的另行选择,写得合情合理,叫人深信不疑。

生:我写的是回家前后所想的:唉,真是不情愿呀!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不情愿把这么珍贵的玩具送给他呀!坐在回家的车上,默默地想着这个令人为难的问题。事情是这样的,(师:先写当时的心情,再交代前因,这是运用倒叙。好!)我们古怪的语文老师黄老师又为我们出了难题——把你最喜欢的玩具送给你最亲密的朋友。(师:“又”用得好,表达了对老师的不满,一次两次情有可原,几次三番捉弄我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不过,老师要提醒你,老师布置的作业,到你笔下的时候,要改一改,把“你”换个什么字?)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送给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好为难啊!陀螺既是我的战斗武器,又是我的知心朋友,最关键的一点,它很昂贵,不能轻易送给别人。黄老师下的这道“圣旨”,简直要“送我上西天呀”!(师:其实,你可能没有听清楚老师最后的提醒,如果真的舍不得,就不要让自己为难了。你想,你这么昂贵的陀螺送给朋友,朋友也肯定不肯接受。)没办法,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豁出去了。不知为什么,当我做出决定时,心中的纠结就在瞬间消失了。

师:慎重抉择,浑身轻松。现在我听出来了,你其实不是真的埋怨老师,也不是真的误解了老师的任务,而是严格要求自己,珍惜友情,送出玩具。好孩子!

六、交代结果,轻松地表述

师:同学们,老师组织这样的活动,绝不是想为难你们,完全是让你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让玩具永远与自己相伴,让玩具与好友相随,都是很好的选择。下面请你们写写你“送”或“留”的细节,和我们分享你们故事的美好结局。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我抱着玩具,在书城找到了周欣奕,把兔子递到她面前说:“我送给你的。”她有些莫名其妙,没有接。我见了,强行把玩具送进了她的怀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往回走。过了一会儿,她突然跑来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给我?”我满面轻松地说:“没什么,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表面上没有一丝不舍,但心中却有一万个不愿意。真不知道她回家后会如何对待我的小兔。

师:你们觉得她写的片段怎样?

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让我仿佛看到了那画面,虽然画面不复杂,但“递给”“强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都真实地写出了刘羽萱送小兔时的动作,也确实看出她虽然送了,但心中还很是不舍,尤其是最后的担心,更让我感受到她对小兔的情感有多真挚。

师:说得好!“真”,做人之本,作文之本。无论怎样的选择,对你们来说都是可贵的,我相信,这样的经历对你的未来,永远是美好的回忆。让玩具与我们的童年相伴,让朋友与我们的生活相伴!下面,把这篇作文完善一下,自己加个合适的题目。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作文,在自己的作文教学生涯中,是少有的得意之作。学生递交的一篇篇作文,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可以说是百看不厌。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我认为主要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铺垫。让学生围绕“最好的朋友”和“最心爱的玩具”作文,目的是什么,学生莫名其妙,我心知肚明。也正因如此,他们会无遮无拦。这样的过程,始终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而我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引导回忆与朋友、与玩具相处的美好时光。这样,朋友也好,玩具也好,就都唤醒了他们美好的记忆,引发了他们心灵的声音,他们会为拥有真诚的朋友而自豪,为拥有珍贵的玩具而幸福,这就为“送玩具”的体验活动做好了铺垫。

2.巧妙实践。有了两篇作文的铺垫,此后的“送玩具”,对学生来说就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作文对最好的朋友和最心爱的玩具已有表述,秘密已经暴露无遗。虽然从正常情况看,好朋友并非一定要送最好的东西,最心爱的东西也并非一定要送最好的朋友,但孩子们却不会这么想,他们认为,送了最心爱的玩具,是辜负了自己;留了最心爱的玩具,是辜负了朋友。虽然老师给了台阶,但他们的心灵深处却难以平静。这样,心中涌起了波澜,故事就有了曲折。当然,送不送最心爱的玩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艰难的抉择中,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熏陶,这可能是无论多么精妙的作文也难以比拟的。

3.真实叙述。活动记叙,目标定位为真实叙述。叙谈感受,已送的多为自己的抉择高兴,未送的多为自己的选择不安。我都加以赞扬,选择朋友,赞他们珍惜与朋友的友谊;选择玩具,赞他们珍惜与玩具的相伴。这样,学生就无忧无虑,选择玩具更是如释重负。追溯抉择,为的是借心理描写,再现选择过程,展示精彩细节,教者也多在想得真实、写得真切上点评。交代结果,为的是借助描写,呼应前文,让故事给人完整的印象,这方面的点评也指向于真实。

看来,如果想方设法让孩子用真情参与生活,他们的生活世界必然开阔,精神世界必然丰富,他们成长的步伐也必然坚实。这是本次作文给予我的最大收获。

猜你喜欢
心爱心情玩具
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的东西
平衡玩具
介绍一下你最心爱的玩具吧
丢失的玩具
天天有个好心情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心情
稚趣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