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山东省农村广场舞治理路径研究

2020-12-30 11: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广场群众农村

(嘉祥县第一中学 山东 济宁 272400)

1、广场舞的定义

广场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广场舞——祭祀舞蹈,古代广场舞是具有仪式性、宗教性的活动,它基于人们对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理解和积累,具有朴素的舞蹈价值观。现代广场舞的发生场景和个体诉求已经大不相同,其定义也是相当的广泛。如从表现形式角度所下的定义,广场舞在形式和表现方式上借鉴了舞蹈的元素,总体动作结构上采用相对简单的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身体练习方式。也有学者从组织形式的视角给予界定,认为广场舞是在群众的自发组织下、在空旷的公共空间进行的,以音乐伴奏下的舞蹈动作为载体,追求身心放松和健康锻炼为主要诉求的大众性体育文化活动。

2、广场舞运动在农村发展的自组织特点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性科学理论,自组织理论是关于在没有外部干预因素影响下,一个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自发的按照特定的规则实现特殊的系统功能结构现象。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和他组织是自然界和社会组织化中的两类现象,不管是自组织,还是他组织,采取自组织方式处理事物,是更高级的认识和系统组织方式。在控制论的观点中,除了他组织,自然界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启示,有时候不需要深度介入,借助系统内部的力量,系统也可以变得有组织有条理起来。

近年来广场舞作为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在促进全民健身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场舞的发展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他的发展是在自发状态下兴起的,不依赖于行政或其他组织的力量壮大起来。

2.1、农村广场舞发展的政策环境与平台优势

随着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广场舞得到快速推广。山东省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指导下,深入推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为目标,连续举办省级和国家级农村广场舞大赛。

2.2、广场舞及其社团的自组织缘起

广场舞是一种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活动形式,没有行政手段或强制措施的制约,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组合作用的效果,既体现了参与者的个体需求,又是组织系统外部宏观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广场舞的产生发展具有典型的自组织特征。广场舞社团的形成,广场舞的组织运行属于民间体育自组织模式,其组织运行主要通过地缘关系、血缘关系、趣缘关系、学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社会关系联结的,能人在其中发挥了主要的组织管理的作用,能人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社会威望、很强的奉献精神、热爱舞蹈等个人品质特征。

2.3、农村广场舞系统的非平衡性特征

广场舞在农寸的发展具有“非平衡性”的特征,其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是系统存在的内在依据,也是促进系统演进的根本动力。山东农村广场舞的蓬勃发展还属于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活力,系统内外各种要素不断进行流动和交换。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来看,这种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就是系统的结构。系统的本质特点就是不断地运动,这种时间上的变化体现在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处于非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各子系统、各要素此消彼长,促进了系统的整体演进。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实,农村文化公共空间和硬件设施资源相对匮乏,意识观念有所制约,农村广场舞虽然广泛流行但是其发展程度并不高。山东省农村广场舞发展迅速,对广场舞这种体育文化的需求相对较高,但是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山东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山东作为中国东部的沿海大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有优秀的港口条件,同时也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山东的经济一直都是沿海带动内陆,胶东地区优于鲁西地区,GDP总量是典型的东多西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是省内靠近东部沿海的城市经济越发达,GDP增速越快,越是靠近西部内陆的地区经济越保守,GDP发展越迟缓。

从宏观上来看,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健身参与意识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广场舞在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不同。从微观上看,农村体育公共空间的供给、群众参与时间都存在差异。

2.4、广场舞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

广场舞系统中的非线性特征,主要是指广场舞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系统内不断地组织重构。由于复杂的非线性作用存在于开放的系统中,使得系统的涨落被放大,进而导致系统内部的发展变化,各要素、各子系统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由无序到有序发展,也使得系统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近年来广场舞作为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行,在促进全民健身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场舞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现象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广场舞噪音问题,广场舞团体间的冲突问题,广场舞与其他运动项目的冲突问题。

广场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问题。虽然广场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出于文化上的弱势地位,在大众文化上话语权较弱。系统的涨落是系统的根本特征之一,这也引起系统中局部功能的变化,这种涨落具有一定的内部调节机制,这种机制造成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系统结构的变化又会引起新的整体结构变化,这种动态的变化也是系统演进的动力。广场舞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更多的是从负面报道引起的关注,鸣枪放獒、泼粪事件、高音驱离、噪音污染、抢占公共空间等社会事件接连发生,使人们意识到广场舞不能任由其发展,如果任由广场舞发展,使之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将会引起诸多的社会矛盾,如果广场舞事件处理不当,会引起社会文化冲突甚至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3、山东省农村广场舞治理路径分析

3.1、利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群众自我管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法制依据,它按照宪法法律规定,采用一定的方式选举出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实现基层的自组织治理。中共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正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基层群众权利义务意识、平等意识、理性精神等比较缺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不强,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的顺利推进,因此要加强培养基层群众自治领导人才。文化活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的内容就是各种文化实践形式,在新时代要求下,我国文化活动的发展方向就是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掘、培育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农村艺人、文化爱好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形成文艺骨干,再加上他们对基层工作的熟悉,方便组织管理,利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3.2、培养面向农村的广场舞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社会体育技术、技能,能够从事群众体育锻炼指导和健康促进指导工作的专门性专业人员,在我国高等学校中,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以来,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既有本专业的本科人才,也有有志于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体育爱好者,不同领域的搭配带来了更加灵活的视野,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活动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是提高群众体育活动质量的保证。把热爱健身指导事业、能够利用工作生活条件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健身指导的人群列为重点对象优先进行培训,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从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内容来看,包括体育健身器材的管理与使用;人体运动科学,体育健身方法;体育健身器材的管理与使用;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编排;国民体质监测概述、监测流程、监测对象、监测类别与样本量有关要求。广场舞的指导、组织、管理属于社会体育指导员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从导向上选择技术能力好、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相关强化培训,使之能够为农村广场舞提供更好的服务。

3.3 利用广场舞社团自我管理社会自我组织

社会自我组织就是指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动作,具有一定规模的,以民间组织形式存在,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社会组织。个性化、多样化是乡土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承认其客观性、包容其差异性、理解其独特性、掌握其规律性、发掘其合理性,如此才能使乡村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3.4、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和公共空间的建设投入

相对城市丰富的文化设施和文化生活来说,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相对匮乏,资金不足是造成农村文体设施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问题的解决策略上,首先村级各种组织和各种文化活动组织要因地制宜的、结合自身发展水平,提升农寸的集体经济,促进农寸经济繁荣,从而为各项问题活动硬件建设、软件提升提供资金自持。其次地方财政应根据地区发展状况,结合自身经济实力水平,适时、适当的进行补助补贴,帮助农寸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再次要尽可能的利用社会力量,广泛的进行社会沟通,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下,通过企业、个人捐助进行多种形式的帮扶,引导社会力量进行农寸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参与的前提下,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矛盾需求。

4、结论

(1)广场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征,对农村广场舞的自我组织演进动力进行研究,有助于从系统内部探讨寻找它的内在的发展规律与运行体制,从而可以更准确、更有力的把握和推动其健康发展;

(2)农村广场舞目前的发展状态是低级有序的自组织,存在粗放开放、低效利用、秩序混乱等现象;

(3)山东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健身参与意识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广场舞在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不同。

猜你喜欢
广场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布鲁塞尔大广场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广场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