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贝斯原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控措施

2020-12-30 12:05韩忠师
饲料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原虫贝斯虫体

韩忠师

(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黑河 164322)

巴贝斯原虫病是指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以蜱为传播媒介,可感染大部分家畜和野生动物,偶尔也感染人。本病严重制约养牛业发展,也可感染其他家畜如马、绵羊、山羊、猪和犬。寄生于牛的巴贝斯原虫主要有两种,即双芽巴贝斯原虫和牛巴贝斯原虫,备受关注。不同的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引发的巴贝斯原虫病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可应用于各种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1 传播与流行

扇头蜱属是双芽巴贝斯原虫和牛巴贝斯原虫主要的传播媒介,经卵传播。可寄生于血液并经血液传播,不经昆虫或外科手术等机械传播。也有子宫内感染的报道,但罕见。牛蜱属蜱采食被感染牛血液时摄入寄生虫,该虫可在成熟雌蜱内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侵入蜱卵母细胞后进入寄生阶段。可通过幼虫、若虫或成虫感染宿主。其中幼虫感染占0~50%,这与雌蜱摄取血液时宿主体内的虫血症程度有关。在一些地区,蜱传播双芽巴贝斯原虫的比例要比牛巴贝斯原虫更高。在流行地区,3个特征可决定牛群患病风险:犊牛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可持续约6个月(与母源抗体和年龄因素有关);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感染后,病愈的动物体内存在免疫力(4年);有些品种的牛对蜱和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感染有一定的抵杭力,如非洲瘤牛。然而,当蜱传播盛行时,几乎所有新生犊牛都会感染巴贝斯原虫,临床症状不明显,随后可在体内产生免疫力。在多发季节可通过自然(如气候)或人工方法(如杀螨剂或改变种群组成)减少幸的数量,将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对牛的感染降到最低。此外,环境因素也可导致该病的暴发,如易感牛引入流行区或进入以前蜱自由活动区域。菌种变异已经在免疫学得到证明,但可能没有实际意义。

2 发病机制

牛巴贝斯原虫病发病机制主要涉及牛巴贝斯原虫强毒株、低血压休克综合征、广泛性非特异性炎症、凝血功能障碍、红细胞吸附在毛细血管等。大多数双芽巴贝斯原虫的致病性主要是与红细胞破坏相关。牛巴贝斯原虫感染的急性病例治愈后数年内仍具有传染性,双芽巴贝斯原虫感染的病例在数月后也具有感染性。病牛在病原携带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同品种的牛对于巴贝斯原虫的敏感性不同,例如,非洲瘤牛比欧洲牛对牛巴贝斯原虫和双芽巴贝斯原虫具有更高的耐受性。

3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病程约为1周,早期症状表现为高热(体温通常为41 ℃或更高),持续整个病程。随后病畜表现食欲减退、呼吸加快、肌肉震颤、贫血、黄疸、明显消瘦,后期出现血红蛋白血和血红蛋白尿。巴贝斯原虫黏附到牛脑部毛细血管,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晚期病牛呈间歇热,可能导致妊娠母牛出现妊娠终止,公牛出现不育。

4 病理变化

脾肿大、柔软,肝肿大,胆囊肿大、胆汁浓缩,肾脏充血变黑,高度贫血和黄疸。尿液变红,大脑和心脏等器官出现出血点或瘀血。

5 诊 断

巴贝斯原虫常与其他引起发热、贫血、溶血、黄疸或红尿的病因混淆。因此,临床上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经姬姆萨染色后的血液或组织涂片进行检查十分必要。对活体动物应从耳尖或尾尖的毛细血管采样,做成厚血涂片和薄血涂片检查。尸体剖检时,可从心肌、肾、肝、肺、脑及末端血管(小腿)采样做成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巴贝斯原虫,可以从形态学角度鉴别其种类,但还需要对虫体进行专业鉴定,尤其少量巴贝斯原虫感染时。牛巴贝斯原虫是一种小型虫体,虫体成对连成钝角,大小为(1~1.5)mm×(0.5~1.0)mm;而双芽巴贝斯原虫虫体较大,虫体成对以锐角连接,大小为(3~3.5)mm×(1~1.5)mm。

一些血清学方法可用来检测带虫动物的巴贝斯原虫抗体。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间接荧光杭体试验和ELISA。也可用针对牛巴贝斯原虫和双芽巴贝斯原虫生产的商品化ELISA 方法。还可采取疑似病原携带的血液(约500 mL)接种易感动物来确诊本病,易感动物最好采用脾摘除的犊牛,接种后还要监控易感动物的感染情况。PCR 和RT-PCR 方法能够检测易感动物极少量的寄生虫感染,并且可区分寄生虫种类,但不能应用于常规诊断中。

6 治疗与控制

近年来,多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巴贝斯原虫病,但目前使用的药物只有三氮脒和咪唑苯脲二丙酸盐。其余药物不是对巴贝斯原虫病流行地区无效,就是被限制使用。厂家推荐治疗牛巴贝斯原虫病使用剂量如下:三氮脒,肌内注射,剂量为3~5 mg·kg-1;咪唑苯脲,皮下注射,剂量为1.2 mg·kg-1。使用咪唑苯脲3.0 mg·kg-1后,可以预防巴贝斯原虫病约4 周,还可以清除病原携带动物体内的牛巴贝斯原虫和双芽巴贝斯原虫。长期使用四环素(20 mg·kg-1)可以降低感染后或治疗前巴贝斯原虫病的危害。可采用辅助疗法治疗,尤其是对贵重动物,包括消炎药物、抗氧化剂、激素的使用。患病动物严重贫血时可采取输血疗法。

切断中间传播媒介——蜱是防控本病的有效措施。但因为短期无法根除,长期无法坚持,缺乏可行性,使疫区的易感动物增加导致暴发疫病的危险性。

猜你喜欢
原虫贝斯虫体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水鹿、毛冠鹿感染芽囊原虫的首次报道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合并人芽囊原虫感染1例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麦克贝斯》的悲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