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福祉

2020-12-30 02:41
江淮法治 2020年21期
关键词:保障法检查组执法检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提供了法治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承载着重大使命。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今年7月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自9月1日起施行。今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为更好地建设美好安徽和文化强省、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基本需求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根据安徽省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省人大常委会成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组,于8月4日召开动员会,部署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检查。随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常委会副主任谢广祥、李明分别带队,赴合肥、淮北、宿州、六安、芜湖、铜陵等6市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委托亳州等6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深入不同层级、多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实地检查法律宣传贯彻实施情况,认真听取基层群众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

省美术馆新馆已基本完工,省文化馆新馆正在推进立项,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县级以上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358个,建成乡镇文化站1437个、村文化中心13421个……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组了解到的一组数据。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施行以来,全省各级政府及其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等职能部门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坚持把该法的贯彻实施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促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认真抓好落实,公共文化设施数量逐年增加,一些地标性的公共文化设施相继落成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总则中明确了政府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责任等内容。执法检查组了解到,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各项保障职责。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制度,明确推进均衡发展、加强服务供给、强化保障等重点任务,并对服务项目、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提出要求。省政府已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以及对各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执法检查组所到的各市及县区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服务目录,明确服务范围、内容、数量等,形成了既上下衔接又职责明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体系。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章规定的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执法检查组详查细问,得知近年来,省政府及时制定公布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组织实施,全省已有101个县(市、区)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占比96%。以活动为抓手,以农村为重点,推动城市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地区流动,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点多、线长、面宽的特点,注重发挥省级馆带动作用,通过品牌联创、活动联办、培训联做、场地联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有效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向贫困地区倾斜。

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中有关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规定,工作成效令执法检查组成员眼前一亮:实施政府采购“送戏进万村”,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集中采购,改变以往将看戏经费直接转移支付到村的做法,6年累计送戏12万多场,确保每村每年至少看到1场有质量的戏;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力量,着力加强民营院团建设,目前全省登记在册民营院团3400多家,数量全国第一,从业人员6万多人;政府着力提升应急服务能力,针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关闭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坚持“闭馆不打烊”,积极开展数字阅读、线上展览(演)、云上课堂、在线培训等专题服务600多场,提供数字资源的总量相当于20万部高清电影,总访问量627万次。

执法检查组广泛了解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形成执法检查报告时,肯定成绩的部分不足总篇幅的四分之一,而其余四分之三则是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个别职能部门对该法缺乏深入了解、法治意识比较淡薄等,都是执法检查组发现的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检查发现,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硬件建设、忽视效能发挥的问题,一些单位和学校内部的文体设施没有充分“盘活”,向社会开放度较低,利用率不高。

推动建设“安徽特色”服务保障体系

9月底召开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广祥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的关于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于全省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执法检查报告指出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的建议,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工作,进一步落实政府各项保障职责。要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继续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宣传,不断增强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

安徽省各地纷纷建设阅读室、图书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图为读者在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四月天悦书房阅读学习。(视觉中国 供图)

依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讨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坚持将“群众需要不需要”作为最高标准,把公共体育和文化设施建在人民群众身边,科学设置服务开放时间,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更好满足公共文化需求。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和共建共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健全地方具体实施标准,以县为单位推进实施。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突出使用效果,引导鼓励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文体设施向社会开放。

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依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质量,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能力,继续组织推进“送戏进万村”“乡村春晚”等乡村文化品牌,加快策划实施一批民生分量重、社会关注度高、边际带动性强的公共文化项目。要深化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使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推手。要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扩大数字服务覆盖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开放应用。

要想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就要将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就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落实。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是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家提出,要结合推进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业务交流与互鉴,推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立足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推动建立长三角及省内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互联互通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扩大选择范围,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10月19日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三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关于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汇报,决定将“审议意见书”交省政府研究处理,要求相关专委会督促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向常委会报告。可以相信,在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省将进一步将法律规定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文化福祉,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着力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

猜你喜欢
保障法检查组执法检查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六个精准” 扎实做好执法检查“前半篇文章”
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来我省开展综合督导和考核巡查
金湖县以党建引领安全生产执法检查
关于加快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建议
《粮食安全保障法》起草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都违法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不做作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