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0-12-30 07:08张清敏
全国新书目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特色

张清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系主任、教授。

本书以高层官员的视角解读中国外交的立场和态度,以专家学者的研究探求中国外交的未来走向及与世界良性互动的模式,较为全面地阐释新时代中国外交的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張。全书内容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思想、亚太环境、中美关系、新型国际关系等,充分展示了中国开放、从容、自信和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本文在回顾学界对中国外交特色或特点研究的基础上,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放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背景下,从大国外交与小国外交比较角度分析中国大国外交的特色,根据广义和狭义外交的不同概念,探讨中国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所塑造的对外政策的特色以及落实对外政策的外交手段所展现出的风格,试图从更全面的视角认识中国大国外交的特色,以期对当代中国外交有更好的理解。

一、关于中国外交特色的不同观点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每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地缘环境、社会风俗、政治制度都不一样,这种不同决定了国家的特色。国家对外政策目标不同,在落实对外政策过程中外交行为和方式也有差异,这些既是国家间差异的结果,也是国家特色的表现。对中国外交特色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而是一直广受关注。钱其琛主编的《世界外交大字典》把外交特色界定为“政治家、外交家在长期的外交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气度与作风,它常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反映,也是政治家、外交家的个人思想、教养、品德和作风的形象表现”。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老一辈学者,在研究中国外交的过程中一直把中国外交的特色和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也有学者从中国对外政策形成的角度探讨中国外交的特色。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后,媒体开始广泛关注这个议题,也带动学界的众多研究。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可以看到,近期关于中国外交特色和风格的研究,多达两百多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到底什么是中国外交的特色,或者说如何认识中国外交的特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甚至对外交概念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特色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看得清楚,包括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跨国比较。全面理解当今中国外交的特色,既需把中国外交放在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历史中,从历史比较的视角看到其变与不变的特色,也需要从全球视角观察中国外交与其他国家外交的不同所体现出的特色。特别是在提到大国外交特色的时候,不仅需要比较大国和小国外交的一般不同,而且需要将中国与历史上或当前世界上其他大国外交进行比较,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中国外交的大国特色;既要采用广义外交的概念,把对外政策的特色考虑在内,也需要采取狭义的外交概念,注重作为落实国家对外政策的过程、方式和手段的外交的风格和特点。

二、中国外交的历史特色

中国外交的特色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特色所决定的,是中国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根本要素。强调中国特色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的一个显著体现。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在多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中国的特色。比如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文明没有大规模冲突和融合,塑造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体系,以及由中华文明所处的地缘位置所决定的历史连续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体系与近代西方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不同的显著特色。后者认为国际社会是无序的,民族国家主权平等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原则;前者则是以中国为中心的相对和谐的等级制度。后者试图将自己的体系扩散到其他地区,前者仅仅以东亚为中心,随着实力的兴衰而扩展和收缩。但是,西方体系不断向外扩张与东方体系的衰落不期而遇,如何应对西方体系的冲击,并作出反应,即费正清所说的“冲击-反应”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接受西方体系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行为方式的特色,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西方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的主线。18世纪末期英王特使觐见乾隆皇帝的外交交涉可以被看作中西外交关系的开端。这个过程中的礼仪之争所反映的是哪一种行为规范更具有普世性而被接受,哪一种行为方式更具有特殊性而应该改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保持中国特色和接受西方行为规范一直成为中国政府对外关系的主线。洋务运动是第一个将西学和中学结合起来的尝试。洋务运动失败后,从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按照西方模式建立的中华民国,几乎照搬了西方政治制度。这个过程是一个放弃中国文化、制度的普世性,按照西方的模式彻底改变中国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经历了由“一边倒”到陷入孤立后强调中国模式,再后来形成了实现中西结合并保持中国特色的过程。如果从历史的视角看,中国外交特色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历史上中国与世界关系主题的延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新的要求。今天强调中国外交的特色,就是总结崛起以后中国外交的实践经验,在强调中国外交特色的同时,又强调中国道路的普遍意义,这是一种自信心的表现。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特色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