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缘

2020-12-30 07:04王泠一
新民周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夜光杯邮筒新民晚报

王泠一

庚子年,不寻常。除了参与抗击疫情和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等,于我而言最有文化烙印的佳话,就是激活或曰复活了上海市南洋中学博物馆里的文物邮筒。

起因是在暑假里,我参与组织了一个以公共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夏令营,孩子们参观了上海枫林艺术剪纸馆和知名医院等机构,并和全国劳模王承等先进人物互动交流且收获满满。在南洋中学博物馆参观时,担任讲解员的高中女生宗之涵正在热情地介绍其杰出校友、文学巨匠巴金事迹,幼儿园孩子方文辕发现了角落里的邮筒!

方文辕未满五岁,她关于邮筒和邮政了解多少,我问不明白,但她要求我给这个吸引她眼球的邮筒起个温暖的名字。最初我想起了诗人海子,他是我的同时代人,大学时也交流过文化自信力话题;在他的名篇《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从明天起,给每一位亲人写信”。但孩子们提醒我这里是巴金先生的母校,可不能喧宾夺主!于是我和孩子们就一起把它唤做“巴金夜光杯邮筒”。

这一天是7月25日,我和孩子们的设想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支持。南洋中学校长王圣春和新民晚报社的领导,都认为应该表达对文学、对巴金的崇高敬意和活化缅怀。同时在徐汇邮政分公司的热情支持下,这个文物邮筒真的复活了!

于是,在巴金先生誕辰纪念日11月25日前夕的11月20日,南洋中学和新民晚报社选择在南中博物馆隆重举行巴金夜光杯邮筒命名典礼。

王圣春校长向与会的多位新民晚报社嘉宾介绍说:邮筒所在的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始建于1926年的南洋中学校友厅(图书馆)。巴金19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并报考南洋中学的时候,这栋图书馆已经收集了逾十万册的图书,还有大量珍贵的古籍珍本和地方志,以“远东第一规模中学图书馆”闻名上海。

2010年这栋建筑被批准为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南洋中学和徐汇教育局及文物管理部门将其修旧如旧,并更名为“南洋中学博物馆”。王校长向大家强调:巴金先生晚年最出色和饱含深情的随笔、散文都是发表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的。“而今天,我们就选择在这里复活南洋中学的巴金夜光杯邮筒,让我们一起将这份对校友的深情和缅怀,通过以文会友的方式长久留存下去”。

主持邮筒命名典礼的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研究员则介绍说:“百年树人 素质第一”是南洋中学百年校庆之时,已长久不能动笔的巴金先生勉力提笔为母校的题词,简短数字饱含着巴老对母校的赞美,寄托着对母校为国育桢干的期盼。

让我很有获得感的是:我见证了巴金作品爱好者和夜光杯作者——乌南幼儿园龚敏园长、高安路第一小学陶辰辰同学、邮筒的暑期发现者方文辕同学和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暨夜光杯主编刘芳,一起为巴金夜光杯邮筒揭幕并宣告复活。随即,王圣春校长通过复活的邮筒投寄出第一封信,收信者为新民晚报马笑虹总编辑。已在新学期加入巴金文学社的宗之涵同学代表学校团委投寄出第二封信,收信者为南洋中学1951届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更有佳缘的是:朱高峰院士曾担任过国家邮政部副部长要职,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我国邮电技术权威。

猜你喜欢
夜光杯邮筒新民晚报
我认识一只邮筒
孤独的老邮筒
葡萄美酒夜光杯
消失的夜光杯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老邮筒
邮筒的寂寞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
出版“大” 晚报必须用心地编审校——读近期《新民晚报》感言
《新民晚报》语码混编对阅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