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违约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2020-12-30 12:10黄文义许桂红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

黄文义 许桂红

摘要:2014年3月,我国债券市场发生第一起债券违约事件,从那时开始,债券违约层出不穷,到现在爆发了大规模的违约浪潮。本次违约潮不论是违约主体的数量还是违约金额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如何正确对待这次违约潮,对我国债券市场非常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本次债券违约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多个角度对债券违约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期望能够为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债券违约;原因;防范对策

引言

债券市场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以来以融资利率低、融资规模大,深受人们喜爱。我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国债发行一直到现在,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过去我国政府为了使得债券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对债券有着隐性的担保,即使债券违约也会有政府帮忙解决,因此我国债券在2014年之前从未发生过任何实质性违约事件,投资者便认为债券是一种无风险或者风险很低的投资工具,我国信用利差跟债券资质严重不符。2014年3月“11超日债”的违约打破了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传说,接着便发生了一起又一起债券违约事件,各地纷纷暴雷。债券违约不仅发生在产能过剩行业和强周期行业,甚至一些文化企业、环保企业也会违约,任何企业都有发生违约的可能,违约金额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一、债券违约的现状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债券违约事件已经经历了六年的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共有404只债券违约。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债券违约的数量和金额大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违约集中在近两年。2014年由于债券违约刚开始出现,违约数量较少,只有6只,违约金额13.4亿元,15年和16年小幅上涨,到2017年略有下降,至2018年出现大幅增长,共有125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1 209.61亿元,超过前几年违约金额总和。而至2019年11月底,有156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1 213.51亿元,2019年还剩一个月,从2019年整体发展的态势来看,债券违约仍将持续爆发,违约状况不容乐观。

二、债券违约的原因

1.宏观经济下行

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变慢,随着我国去产能去杠杆的推进,一些强周期和产能过剩的行业发展受到影响。再加上资管新规的出台,银行信贷收紧,外部融资环境恶劣,小规模和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纷纷出现违约情况。

2.债券评级虚高

我国债券评级一般都很高,评级机构仅仅针对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就对企业的债券作出评级,评级独立性差,很多时候,评级机构为了迎合企业的需要,给企业作出一个较高的评级,这使得债券评级与债券资质严重不符,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投资者。而且我国债券评级普遍滞后,只有当债券出现违约情况时才下调评级,不能提前预见债券违约风险。

3.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当

很多企业出现违约的原因都是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流动性不足,无法按期兑付债券。没有很好地将资金错配,导致债券集中到期,一旦出现违约问题,信用受损,便很难从外部筹措到资金。另外,企业在前期疯狂扩张,大规模融资,将资金投资在周期很长的项目当中,无法快速获利,遇到流动性危机时,资金变现困难,没有充足的资金兑付债务。高资产负债率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财务费用过高使得企业实际可支配的资金减少,不利于企业内部资金的积累。

健康的债券市场总是与違约相伴存在的,如何应对本次集中的债券违约对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债券违约的防范对策。

三、债券违约的防范对策

1.加强统一监管

我国债券市场现在由三家监管主体同时进行监管,其分别是: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由于三家监管机构他们的监管标准不一致,因此不同的企业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监管机构发行债券,这样就使得一些质量较差的债券进入市场。我国债券市场应当统一监管标准,多角度考察企业的发债实力,提高债券发行的门槛,对于一些不满足标准的企业禁止其进入债券市场。

2.投资者要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者要多学习一些风险投资的知识,用专业的方法选择债券。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刚性兑付使得投资者认为债券不会违约,但完善的债券市场是一定会存在违约风险的,投资者应当承担相关风险。所以,投资者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鉴别债券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适度投资,以免最后资金收不回来而导致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投资者可以适当学习一些风险衡量的方法来衡量债券违约的风险,选择违约风险小的债券进行投资。即使发生债券违约,投资者也要冷静处理,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像是诉讼仲裁、债务重组等,争取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小。

3.加强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发行人披露虚假信息或者不按照信息披露要求进行披露的行为进行处罚。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管的力度,对于债券发行主体进行持续的监督,定期对发行人的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增强监管机构的预见性,对于不符合债券发行条件或者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的债券可以停止发行或者减少发债规模。

4.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自身的独立性和预见性

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普遍存在着评级滞后的现象,总是在债券违约之后才下调评级,而在违约之前风平浪静,一般来说,评级机构应在风险中发挥预警作用,但是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评级机构应当切实履行好现场尽职调查的职能,对可能影响发行主体偿债能力的因素保持高度重视,动态地对发行人信用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其信用资信等级。评级机构要保持独立性,独立于被评级企业,不受发行人的影响,真正针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宏观经济状况进行评级,而不是为了迎合客户而给出一个过高的评级。同时,监管部门应建立评级机构的淘汰机制,对于未履行尽调职责、擅自调整评级、评级虚高或信息披露不及时的情况或者当出现债券违约才下调债券评级的评级滞后的评级机构予以处罚或者警示,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其经营资格,加大对评级机构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约成本。我国还可以引进国外较完善的评级机制,提高我国的评级水平,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使其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5.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流动性是企业偿债非常重要的来源,而只有良好的经营管理,企业才能收获充足的流动性。所以企业应当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不能一味地追求扩张,要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对投资进行科学的规划。在融资时尽量采用内部积累,对外融资时,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将长短期债务错开搭配,避免债务集中到期。合理控制自身负债规模,降低财务风险。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配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一旦相关指标触及红线,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该风险。

6.完善违约债券的二级市场

将违约的债券打包给资产管理公司,或者通过债转股的方式以增强违约债券的流动性。现在债券市场违约层出不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债券违约的二级市场不完善,很多债券一旦违约就等于判了死刑,没有合适的处置机制,加上外部环境整体不向好,违约企业便很难从危机中解脱出来。

四、结语

健康的债券市场一定会伴随着违约,债券违约有利于我国信用利差回归正常的定价机制,有助于释放信用风险,使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关注本次债券违约带给我们的挑战,避免因信用风险过度爆发,而影响其他市场的正常发展。监管部门、相关中介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本次挑战,推动我国债券市场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前进。■

作者简介:黄文义(1993—),女,安徽寿县人,沈阳市铁西区沈阳工业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

许桂红(1972—),女,辽宁清原人,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金融业务与经营管理、农村金融研究。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