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2020-12-31 02:04主持人殷郡伟林骏科
江苏教育 2020年74期
关键词:视域大气校本

主持人:殷郡伟 林骏科

·主持人语·

我们认为,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未来国际人才的一种可靠手段与通识路径,其价值在于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彼此认同。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以小学教育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远大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诠释国际理解教育在小学阶段的价值内涵、不断提升国际理解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实施品质、不断追寻国际理解教育本土化、校本化的核心真谛。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认为:

首先,应该是“本土”的。这种“本土”要厚植“文化自信”,让儿童面对外来文化时,不急于否定也不随意盲从,始终能以平和的心态及开放的视角看待问题,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

其次,应该是“大气”的。这种“大气”不是一味地追求国际潮流或者课程“西化”,更不是为了“一枝独秀”而另辟蹊径。这种“大气”源自一种使命担当。同时,这种“大气”还包含了给予不同国家的人民以深切关怀与命运体谅,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化解矛盾达成合作。

最后,还应该是“亲切”的。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家”的概念始终贯穿其中,“家”在每个人心底是一块亲近的场域。同时,“家国情怀”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为此,我们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逻辑起点,以“学会共同生活”为培养目标,努力构建“学校中的儿童地球村”。

本期专题围绕“如何校本化实施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如何进行国际理解项目合作与平台建设”“如何让国际理解意识核心素养落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等焦点问题进行探讨,期待这样的校际对话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国际理解教育注入新能量,不断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创新,指引更多师生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视域大气校本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大气稳健的美式之风Polk Audio Signature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