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尖子生的培养策略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0-12-31 01:46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邱清李正吉
家长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尖子生课程体系解题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邱清 李正吉

一、物理“准尖子生”的选拔

尖子生具有一些典型的特征:

(一)智力方面

尖子生具有记忆力强、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具有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二)学习动机方面

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学习愿望,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储备,善于管理时间,有高效的学习方法。

(四)心理素质方面

遇到困难能处事不惊,从容面对;乐于迎接挑战,能百折不挠地朝既定目标奋进。

我们在选拔时,应从以上方面去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尖子生的潜质,找准我们的“准尖子生”。

二、物理教师要自我修炼,让自己成为吸引优秀学生的“黑洞”

我们要培养物理尖子生就必须尽早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畏惧心理。这首先要求物理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能把物理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用和谐、统一的物理之美吸引学生。其次,物理教师要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以真情去关心学生,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磨砺学生,雕琢细节

好习惯是人成功的基石,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尖子生的培养就应从习惯养成开始。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不断磨砺学生,雕琢细节。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班上建立学习小组

利用“共生效应”建立学习的“朋友圈”,培养尖子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特色取有个性的名字,每个小组由2名最优秀的学生任组长,负责小组的帮扶工作。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组相互探讨,各组相互PK,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既提升了尖子生的责任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也能在各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进尖子生群体的形成。

(二)因势利导,变教为导

优生的学习品格好,对同步课堂学习内容学得又快又好,但是容易骄傲自满,甚至失去目标。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并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但是高中教学任务重,物理课时普遍偏少不少认真负责的教师为赶进度,习惯“满堂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在备课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各类教材、教辅,课堂上采用层层递进的推理设问,让学生像看悬疑剧一样,自己成为侦探,去抽丝剥茧,查明真相。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留白,每个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严”字当头,科学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解题习惯

高考和强基计划的“校考”都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推理和文字表达过程。规范的解题能让学生少犯错误也让阅卷人赏心悦目,利于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1.养成赏题、品题的习惯。

现在的题目题干长,信息量大,干扰因素多,如何快速找出有用信息,建立模型,是解题的关键。我平时有意识地定期进行限时审题训练,让学生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品味题目,力争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审题技巧。

2.加强规范化训练。

规范化训练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减少失误,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首先,我们要加强作图训练。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优生往往在简单题目上“阴沟里翻船”,究其原因,很多时候是忽略了作图的作用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定让学生规范画出运动图、受力图等,并在图中标明已知量和待求量,让题目信息跃然纸上。其次,我们可以在高一进校伊始就给学生展示高考题的标准答案,让学生有意识地规范语言文字表述计算过程和解题结果,养成缜密的解题习惯。

3.精心选编,强力落实反思与回扣。

网络时代,我们不缺试题,缺少的是有针对性的试题。教师自己要遨游题海,从中精选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试题,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我在教学中利用智学网平台,针对不同学生建立他们各自的错题库,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反思。为保证回扣效果,可定期进行测试,让反思与回扣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四、新高考和“强基”计划背景下的物理课程体系建设

在新高考和“强基”计划的背景下,需要我们针对尖子生专门制定相匹配的物理课程体系。我认为要使“消化能力强”的尖子生获得更多的营养,需要给他们开设具有竞赛性质的提高班,让他们接受高难度的智力训练,磨砺其心智,促使他们成为拔尖人才,以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要求。

我在实践中除了给学生“正常三餐”外,还开设了小灶。首先,各版本教材配合赵凯华、张维善先生编写的《新概念高中物理读本》进行新课教学。与此同时,我还利用高一的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学习沈克琦的《高中物理学》,范小辉的《新编高中物理奥赛指导》,张大同主编的《物理竞赛教程》。这三种竞赛教材需要教师进行整合,相互取长补短,能让学生迅速掌握物理竞赛的基本方法。接下来,我推荐使用程稼夫教授的《力学篇》《电磁学篇》。在高一暑假可以系统地学习崔宏滨教授的《热学.光学.近代物理学》。至此,尖子生的物理知识框架搭建完毕。对于学有余力的尖子生,可以在高二时加练《更高更妙的物理》《难题集萃》《国际奥赛培训》等,与此同时可以看一看大学普通物理的教材,这对理解整个物理体系很有帮助。

五、结语

“玉不琢,不成器”,要把优生培养为物理尖子生,需要教师遵循教育规律,长规划,短安排,提高效率。我们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这条道路上广泛地吸取营养,厚积薄发,为让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的拔尖人才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尖子生课程体系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用“同样多”解题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产业遴选 谁是“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