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2020-12-31 05:33王善辉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血凝卵泡病毒

王善辉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江苏 徐州 221006)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一种给全国养鸭场均带来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本文将实验室于2020年3月接诊的一起樱桃谷种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病例,从鸭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鉴定、RT-PCR 检测对该病进行诊断,并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该病的诊断与防制提供依据与参考。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2010在我国养鸭场大面积暴发的一种传染病,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 busu virus,DTMUV)引起,主要导致产蛋鸭卵巢严重出血、产蛋量大幅下降,肉鸭感染表现共济失调、瘫痪、雏鸭发生神经症状甚至死亡[1,2]。DTMU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长约10990nt,编码一个多聚蛋白,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经研究人员鉴定DTMU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3,4]。产蛋期樱桃谷种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症状往往与禽副黏病毒、禽流感等症状相似[5],一般养殖户缺乏防治经验。

1 方法

1.1 发病情况 丰县某鸭场,据养殖户介绍,种鸭最初采食突然下降,产蛋量急剧下降。排绿色稀粪,大群鸭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叉开,关部震颤,有瘫痪症状,每天有3~5只病鸭死亡。鸭场免疫过鸭瘟、禽流感、新流疫苗,没有免疫过鸭坦布苏病毒病疫苗。

1.2 症状及病变观察 对送检的发病种鸭先进行详细的精神、体表观察,剖检检察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1.3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发病种鸭各组织器官,剪成小块,浸泡于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48h后包埋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镜检。

1.4 病毒分离鉴定 取发病鸭的脾脏、卵泡膜、脑和肝脏等组织料进行研磨,按1:5~10的比例加入灭菌PBS缓冲液后过滤除菌,匀浆后反复冻融3次,8000g/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用0.22µm一次性滤器过滤除菌后将滤液装于冻存管中备用。将冻存管中备用滤液以0.1ml/胚,经尿囊腔或绒毛尿囊膜途径平行接种于3枚9~11日龄鸭胚、鸭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物分离毒37℃进行孵育,每隔8h进行观察,弃掉24h以内死亡胚,72h后将接种鸭胚放入4℃,1h后无菌收获尿囊液。对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

1.5 RT-PCR鉴定 根据GenBank登录的DTMUV(登录号:KP096415.1)序列设计合成1对扩增E基因的引物F1、F2,序列如下:F1:5'-ATAATGGC AGAACCGAGACTTTGTTG-3';F2:5'-GATCTTA CTGCCAGGAAGACCAAGATTC-3';将收取的尿囊液进行病毒总RNA提取,利用引物F1/F2通过RT-PCR扩增E基因,预扩增片段为1500bp。

2 结果

2.1 症状观察 患病鸭表现出脚麻痹、头颈歪斜等 运动机能失调的神经症状,排便质地稀松呈草绿色,鸭群整体产蛋量急剧下降,所产蛋蛋壳薄且无光泽、蛋的重量减小。病鸭初期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腹泻等症状,后期表现为头颈扭曲、个别翻滚、行走不稳、瘫痪、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蛋鸭发病后产蛋量骤然下降,雏出现死亡。

2.2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卵巢,表现为卵泡出血、萎缩、液化、坏死,严重进卵泡漠出血,卵黄变稀、卵泡破裂,导致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有渗出,并轻度萎缩;心肌有白色坏死班点,心包有黄色积液;脑水肿,脑膜充血、出血;脾脏肿大,呈大理石样;气囊膜增厚、浑浊,表面有黄色粘液和结节;腺胃、肠黏膜出血。

2.3 病理组织学检测 采用发病种鸭组织器官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镜检发现,卵泡内有大量红细胞,同时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心肌内散在大量的炎性细胞,心肌纤维坏死;表现神经症状的病鸭大脑皮质部局部坏死,脑膜充血水肿,小脑坏死并伴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肝脏间质充满嗜酸性粒细胞,有淋巴细胞浸润。

2.4 病毒分离与RT-PC鉴定结果 将处理过的病料接种鸭胚,与正常鸭胚比较接毒鸭胚发育迟缓。无菌收获鸭胚尿囊液。可见胚体在头、颈、背部有明显出血点,对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无血凝活性。经RT-PCR特异性检测为阳性。片段大小为1500bp,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基因序列来自于DTMUV基因组。

3 诊断结果

通过综合诊断,证明该鸭场感染坦布苏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可自然感染多种品种的蛋鸭、肉种鸭和野鸭等。

4 防制措施

传染病的控制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传染病进行防控也要通过这三个环节入手,即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

4.1 消灭传染染源 病鸭场的动物尸体一定要生物无害化处理,病鸭接触过的地方一定要全面消毒,消除其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使用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等进行对症治疗,配以头孢抗菌素、舒巴坦钠等抗菌消炎药防继发感染。

4.2 切断传播途径 该病预防最主要的防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方式就是加强饲养管理人员对该病毒的认识做到提前预防,搞好饲养人员的生活安排,管理人员与生产人员必须隔离。用卫可和聚维酮碘轮换使用对饲养环境、饲养器具、运输车辆进行严格消毒,杜绝发病鸭场与健康鸭场间的接触。对出现典型症状的病鸭进行隔离,分开圈养。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示病毒可经蚊子等媒介传播、种蛋垂直传播,带毒水禽在不同地区调运传播[6,7]。因此,鸭场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以及野鸟与鸭的密切接触。集蛋筐不可交互使用,对从外面进入鸭场的集蛋筐应消毒处理后再用,严防带入病毒。疫病流行期间,做好封栋、封场工作。

4.3 保护易感动物 预防免疫接种是对本病的防控关键措施。从该鸭场防疫情况看,由于该养殖场没有对鸭预防接种而导致发病。目前市场上有鸭坦布苏病活疫苗与灭活疫苗,通过检测病毒中和抗体,开产前免疫活疫苗优于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在5~9日龄进行,采用颈部皮下注射免疫途径,两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开产前2~4周进行第三次免疫,发病期采用弱毒疫苗对鸭群中未发病鸭进行紧急接种。

5 讨论与小结

(1)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尤其是秋冬季节发病严重。饲养管不良、气候突变等也能促使该病的发生[6,7]。在生产实践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种(蛋)鸭临床表现与某些亚型的禽流感、鸭瘟等病毒感染很相似。病毒分离鉴定是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取病鸭的脑、卵巢、脾脏和肝脏组织作,接种接种SPF鸡胚、鸭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物分离毒。对分离病毒进行血凝试验,无血凝活性。该病毒初次分离成功率低,初次接种禽胚没有出现病变和死亡的要收集尿囊液继续盲传3代。(2)结合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确诊需要病毒分禽鉴定及PCR检测,以免误诊。该病例通过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500bp处出现一条与阳性对照大小一致的电泳条带,样品PCR产物测序分析显示该核酸序列来源于DTMUV基因组,表明该鸭场感染了鸭坦布苏病毒。(3)预防首先要制定和执行切实可行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定期消毒;平时做好免疫预防;鸭群可适当添加多维及中药如清温败毒散、黄芪多糖、双黄连等进行药物预防,轻泻肝火、健脾类的中药制剂在本病的防控上也有积极作用。发病时及时行紧急免疫接种,采取对症治疗,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猜你喜欢
血凝卵泡病毒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病毒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人类高质量卵泡是如何养成的
感冒病毒大作战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促排卵会把卵子提前排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