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模式研究

2020-12-31 22:45李芳平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侧柏刺槐连翘

李芳平

(大宁县林业局,山西 大宁 042300)

大宁县位于山西吕梁山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10°27′55″~111°0′40″、北纬 36°16′40″~36°36′25″,总面积967km2。县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东向西逐渐倾斜。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 466.70h,年均气温10.7℃,年均降水量536.90mm,年均无霜期212d。县域内缺水,土壤较为贫瘠,天然植被稀少,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通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大宁县植被覆盖率逐年递增,但仍需大力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大宁县存在成片或零星分布的主要乔灌木植被有油松、侧柏、杨类、柳、白榆、臭椿、刺槐、核桃、枣、柠条、沙棘、紫穗槐等。

1 主要立地类型

大宁县南北两侧地貌以山地为主,中部多为丘陵和山地。根据县域地貌分布情况,全县立地类型可以分为2 个大类、8 个小类。2 个大类分别是土石山立地类型和黄土丘陵立地类型,其中土石山立地类型包括低中山阴坡、低中山阳坡和沟底坡麓3 个小类;黄土丘陵立地类型,包括残塬面、梁峁顶、沟阴坡、沟阳坡和沟底等5 个小类。

2 造林模式设计原则

造林模式选择,在造林设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着整个造林工程的成败,选择好造林模式设计不但能够做到适地适树,提高苗木成活率,而且可以促进幼林生长发育,更好地发挥林地生态效益。造林模式设计主要分为3 个部分,分别是树种选择、混交造林及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

2.1 树种选择

造林模式设计,首先要做好树种的选择工作,不同的树种生态特性和生物学特征有着明显差异,对生长环境也有着不同的需求。例如,核桃在太原以南地区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在太原以北地区生长发育情况不佳,栽植在同朔地区甚至会出现苗木直接死亡。树种选择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模式设计必须要在了解当地立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造林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经过长期的物竞天择,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造林后苗木成活率极高,幼树生长发育也较好,同时还具有天然更新能力,可以持续发挥生态效益。造林树种要尽可能多样性,一方面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另一方面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强单位面积的林地生产力。

2.2 混交造林

混交造林,即用两种以上的树种(主栽树种+伴生树种)进行造林,造林后形成人工混交林,具有生态效益显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有利于土壤改良、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等优点。混交林营造应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混交林树种组合。主栽树种为主,乔木混交林的主栽树种比例应在50%以上,乔灌混交林的主栽树种比例应在70%以上;针阔混交林为主,一般情况营造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树种为主栽树种,阔叶树种为伴生树种,例如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油松为主栽树种,辽东栎为伴生树种;主栽树种与伴生树种科学搭配,包括针叶与阔叶树种、速生与慢生树种、乔木与灌木树种、喜光与耐荫树种等多种组合。可行性原则,混交造林涉及到的树种,要在经济、技术及育苗方面均要可行。

2.3 造林密度与种植点配置

造林模式设计,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然后根据造林密度进行种植点配置。造林密度是造林设计的重要性指标,直接影响人工林日后的生长发育和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林密度过大,单位面积内的单个植株吸收到的营养成分较少,树木为争夺光照,不断向高处生长,最后导致林木树高杆细,树冠较小,材质较差;造林密度过小,林木胸径生长较快、树冠大,但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较低。造林密度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造林目的确定造林密度。例如,生态防护林造林密度应略大,促进林木早郁闭,尽快发挥防护效益;大径阶用材林造林密度则宜稀,便于林木胸径的生长,满足人们对材质的需求。二是根据造林树种确定造林密度。速生树种生长速度快,单位面积需要的营养成分较高,密度应略稀;慢生树种则反之。例如慢生树种侧柏,造林密度一般大于每公顷3 000 株,速生树种刺槐造林密度以每公顷2 000 株~2 500 株为宜。三是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例如,土壤贫瘠、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阳坡,造林密度可稍大;土壤肥力充足、水土流失轻微的阴坡,造林密度可略小。种植点配置主要为株行距确定,山地丘陵造林的株行距比例多为1∶2、1.5∶2 或 2∶3;株行距确定后相邻树行之间的栽植点则错位栽植,或十字交叉栽植。

3 土石山造林模式设计

3.1 低中山阴坡造林模式

低中山阴坡常见造林模式,有油松-连翘混交、油松-辽东栎(白桦)混交、油松-沙棘混交、油松-山杨混交、油松-元宝枫混交、杨(柳)-沙棘(柠条)混交、侧柏-沙棘混交、侧柏-刺槐混交等。土层深厚、肥力充足区域,还可以采用杨纯林、杨-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经营、元宝枫纯林等造林模式。

3.2 低中山阳坡造林模式

低中山阳坡常见造林模式,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沙棘混交、油松-沙棘混交、油松-山桃(山杏)混交、油松-天然灌木混交、油松(侧柏)-阔叶乔灌木混交、侧柏-臭椿(沙棘、柠条、刺槐)混交及花椒纯林等。

3.3 沟底坡麓造林模式

沟底坡麓常见造林模式,主要有华北落叶松-阔叶乔灌树种混交、油松-连翘(沙棘)混交、油松-辽东栎(白桦)混交、油松-山桃(山杏)混交、侧柏-臭椿(沙棘、柠条、刺槐)混交、杨纯林、杨-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经营、元宝枫纯林等。

4 黄土丘陵造林模式

4.1 残塬面造林模式

残塬面常见造林模式,主要包括油松-连翘混交、油松-山桃(山杏)混交、油松-元宝枫混交、侧柏-沙棘混交、核桃纯林、核桃林农复合经营、仁用杏-侧柏混交、仁用杏-连翘混交、枣粮复合经营、枸杞片林等。

4.2 梁峁顶造林模式

梁峁顶适宜的造林模式较少,主要有油松-连翘混交、油松-山桃(山杏)混交、油松-元宝枫混交、侧柏-沙棘混交、枸杞片林等几种。

4.3 沟阴坡造林模式

黄土丘陵沟阴坡土壤主要为黄土,常见的造林模式有油松-连翘混交、油松-沙棘混交、油松-天然灌木林混交、油松-元宝枫混交、侧柏-沙棘混交、火炬造林、荆条造林、文冠果林农复合经营、枣梯田、枸杞片林等。

4.4 沟阳坡造林模式

黄土丘陵沟阳坡土壤以黄土为主,常见的造林模式有油松-阔叶乔灌木混交、侧柏-刺槐(柠条、沙棘)混交、刺槐纯林、刺槐-紫花苜蓿复合经营、核桃梯田经营、核桃-花椒地埂栽植、仁用杏-侧柏混交、仁用杏-连翘混交、仁用杏林农复合经营、山杏-侧柏混交、枣梯田栽植、枸杞片林等。

4.5 沟底造林模式

黄土丘陵沟底,常见造林模式有杨-刺槐混交、杨-复叶槭混交、杨农复合经营、核桃纯林、核桃复合经营、核桃-紫穗槐复合栽植、核桃-连翘混交、枣农复合经营、枣片林、枸杞片林等。

猜你喜欢
侧柏刺槐连翘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西北地区的侧柏良种培育探讨
伏羲庙,侧柏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刘军平:连翘叶“炒”出致富路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刺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