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雨栽培葡萄建园技术及其管理措施

2020-12-31 22:45王世东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芽眼花序坐果

王世东

(忻州市忻府区秀容国有林场,山西 忻州 034000)

葡萄是人们最喜爱食用的水果之一,不仅具有极佳的口感,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山西省是葡萄的适生区域,许多地方均有规模化栽培。但是,每当遭遇高温多湿的年份时,就会出现大量的病虫害,导致大幅度减产,品质下降,效益不高,避雨栽培则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避雨栽培是设施栽培的特殊形式,是以避开自然降水为目的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它是介于日光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的中间类型。研究结果表明,避雨栽培的玫瑰香品种的坐果率比露地栽培提高7.0%,单粒重增加38.50%,裂果轻,明显地提高了产量和果品质量,同时能够避免由于降雨带来的操作不便,提高劳动效率。

1 园地选址

葡萄保护地栽培园地的选择,除了具备露地栽培的条件外,根据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地栽培的要求,还应该将保护设施建在背风向阳,东、南、西三面没有高大建筑物,以及其它遮光物体的地方。园区还要具备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排水灌水方便、交通便利。选址后,要根据栽培规模的大小进行规划,规模较大时可以将园地划分为若干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以2.0hm2~3.33hm2为宜,按照规划要求合理设置大棚规格和方位,确保大棚有着良好的防风、增温效果。

2 整地、栽植

选择根茎部粗度≥0.70cm、侧根≥3 条、苗木上部有效芽≥4 个、无病虫害的优质葡萄苗木,栽培前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整。要求苗木茎部保留2 个~3 个饱满芽、根系保留15cm~20cm 的长度,每个根系必须剪出新茬口,以利于根系愈伤组织的形成及促发新根。将修整好的葡萄苗木,放入水池中浸泡12h~24h,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也可用ABT 生根粉处理葡萄根系。南北行向、篱架式栽培,株行距1.0m×1.50m,挖掘宽度0.80m、深度0.60m 的定植沟,将熟土与生土分开堆置,每667m2(即1 亩)地施5.0t 农家肥料,并与熟土混合均匀。根据栽植密度与保护设施的跨度,边行葡萄距保护设施外沿的宽度应为1.0m左右。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沟中,做到根系舒展、分布均匀,先将混合土填入沟内,最后将生土填在上面,边填土边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并随时调整苗木的位置,然后踩实、浇水。

3 避雨覆盖

避雨覆盖应该在开花之前进行,落叶后撤掉。避雨覆盖最好采用耐高温、强度大的0.08mm 薄膜,可以连续使用3.0a 以上。在避雨的条件下,覆盖面积越小越好,最好采用波型覆盖,跨度5.0m,做好排水槽,使雨水顺排水槽进入排水沟。这样,就可以做到尽量保护架面,达到丰产和稳产的目的。篱架栽培的葡萄,枝叶伸展水平普遍在1.0m 以内,覆盖1.40m 水平宽度即可,也可以采用波形覆盖。

避雨覆盖后,应注意的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萌芽到开花前为葡萄的露地生长时期,适当的降雨对土壤有益,但应注意防止黑痘病对葡萄幼嫩组织的为害;二是避雨覆盖后,葡萄白粉病和虫害有可能加重的趋势,注意做好防治工作。具体防治方法是,在枝蔓芽眼萌动前,喷施3°石硫合剂加200 倍五氯酚钠,花后可喷施0.3°~0.5°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三是覆盖后土壤容易干旱,要注意及时浇水,若能采用滴灌则效果更好;四是覆盖设施内易出现高温,要注意及时通风降温。

4 日常管理

4.1 科学施肥

葡萄苗木定植后应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苗应及时补栽。立秋以前,应按常规管理措施,进行中耕除草,勤于肥水管理。6 月-7 月每隔15d~20d 追1 次肥,前期以施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较为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 1∶1.3∶1.1;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较为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 1∶1.1∶1.3。施肥后应及时浇水、松土、除草。

4.2 控制温度与湿度

新梢开始生长期间,如果温度过高,极易造成枝条徒长;湿度过大,也容易造成枝条徒长。因此,一定要把温度和湿度从萌芽期阶段的高温高湿,降到中低温、低湿度上来。在此阶段,温度白天25℃~28℃,夜温15℃左右;待株植新梢展开6 片~7 片叶子时,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

4.3 整形修剪

要求每株植株只留1 个主蔓,栽植当年培养1个健壮新梢,落叶后留成熟部分的2/3~3/4,疏除全部副梢,促进树木尽快成形。为了保证葡萄果实品质及其适度产量,必须进行疏除花序、修整果穗。一般来说,长势中等的鲜食品种结果枝应留1 个花序,生长健旺的结果枝可留2 个花序,而生长纤弱的枝条不留花序。研究结果表明,每产出1.0kg 葡萄需要70片左右的正常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满足营养需要,因此必须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叶片。为提高坐果率、保障葡萄果穗品质,在疏除多余花序时应将花序顶尖摘除并疏除多余副穗,促使果穗紧凑。

4.4 避雨栽培覆盖

为预防病虫害发生,在芽眼萌动前应喷施3°石硫合剂加200 倍五氯酚钠液,开花后可喷施0.3°~0.5°石硫合剂进行预防。覆盖后土壤易于干旱,要注意及时灌水,滴灌效果最佳。同时,还应注意及时通风,以防温度过高造成伤害。当新梢长至约40cm 时要及时引缚在篱架上,以利通风透光和避免被风吹折断。延长枝和弱枝要进行垂直绑扎,结果枝和发育枝水平绑扎,用马蔺、稻草或塑料条等材料作为绑扎绳,绑扎需结实牢固,但是还应保留一定的生长空隙,以免影响枝蔓的粗生长。

4.5 开花期温度控制

开花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8℃~30℃,有利于葡萄开花和受精,夜间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湿度也需要适度控制,湿度过大,不利于花囊开裂和花粉传播,造成坐果率下降。同时,湿度过大,还容易造成病害发生和流行,因此湿度应控制在50%左右。

4.6 幼果膨大期温度控制

幼果进入迅速膨大生长期后,为了促进幼果迅速膨大,此阶段应适当提高夜间温度,即控制在18℃~20℃之间即可。在此期间,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升高,白天设施内的气温有时可以达到30℃以上,因此要特别注意及时地换气和通风,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以增加植株的光合效应。还要加强对湿度的调制,这一阶段植株处在迅速生长阶段,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快,对水分、养分的需求量较大,浇水的次数要相应地增加。但是,浇水次数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棚内湿度过大,从而引起葡萄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在该阶段的管理上,要及时地进行通风换气,降低保护地的空气湿度,即控制在50%~60%之间。

4.7 科学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栽培中,主要应用于促进芽眼萌发、坐果以及果实着色、膨大、无核化处理等方面。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葡萄的芽眼萌发率较露地低得多,芽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和效益。打破休眠,尽早地使葡萄早发芽,早结果,早上市,保证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葡萄保护地栽培的最终目的。在葡萄栽培中,促进果实成熟很重要的,常用的葡萄生长调节剂为B9、乙烯利等,有时两者进行混合使用效果较好。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为每1.0L 水兑乙希利30mL~50mL,喷施时间为果实接近成熟时,即果实由转色期到充分成熟期之间。

猜你喜欢
芽眼花序坐果
穿龙薯蓣的花序特征研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马铃薯芽眼检测识别研究*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提高平欧大榛子坐果率技术要点
两种授粉方式对塑料大棚蓝莓坐果率的影响
基于LBP 与SVM 的马铃薯芽眼识别
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马铃薯芽眼识别方法
葡萄花序整形修剪技术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花序最大的草本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