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中心林场油松常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2020-12-31 22:45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针叶植物检疫染病

孙 琳

(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侯马 043000)

如何高速高效预防森林病虫害,同时避免化学药剂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油松是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三交中心林场造林的主要树种,油松病虫害的防治也是该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油松病虫害的常见种类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今后防治提供经验借鉴。

1 研究区域概况

三交中心林场位于山西省浮山县东部、中条山林区北端,地处黄河中游,地理坐标东径111°59′~112°13′、北纬 35°49′~36°02′,南北长 23km,东西宽20km,地跨浮山县的寨圪塔、天坛、北王、北韩、米家垣5 个乡(镇)。

三交中心林场的森林资源主要组成为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逐渐恢复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这些林分,由于受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经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森林资源质量差,单位面积产量低;二是林种组成单一;三是立地条件较差,森林分布具有较大的镶嵌性。该场森林资源的上述特性,也决定了该场森林病虫害发生概率较高且发病较为严重,为林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严峻考验。

2 常见病害介绍

2.1 腐烂病

腐烂病是油松常见病害之一,由腐烂病菌引起,主要为害油松的树干及树皮,染病时间过长可导致树干组织腐烂,影响树体正常生长,严重时可导致树体死亡。发病初期,树干首先出现不明显的黄褐色病斑,用手搓动枝条,外部皮层可轻易脱落,枝干表层出现腐烂。发病后期,病斑颜色逐渐转为黑褐色,病状从树冠下部的枝条向主干蔓延,直至染病植株死亡。林分过密、透光条件差的人工林发病率较高。

2.2 干腐病

干腐病主要为害对象为油松幼树枝干及针叶,由铁锈薄盘菌引起。植株染病后,症状首先出现在枝条上部的针叶,针叶颜色逐渐转变为黄绿色,一段时间以后针叶颜色转变为红褐色,并最终脱落。针叶脱落后,枝条因失水而产生皱缩,并逐渐干枯死亡;主枝或主干染病后,染病部位还会伴有松脂外流等现象,严重时树皮腐烂,植株整体死亡。

2.3 松针锈病

松针锈病由油松针叶感染黄檗鞘锈菌引起,主要为害对象为10 年生以上油松松针。发病初期,染病针叶逐渐褪绿并出现黄色小斑,密生有黄色小点,随着病情加重,黄色小斑面积扩大,并转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发病后期,染病枝条上的所有针叶枯黄并脱落,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一般情况下,山地阴坡松针锈病的发病率要明显高于阳坡,山体中、下部林分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山体上部林分。

3 常见虫害介绍

3.1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是油松常见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为害极大,一旦发生,可能对整个区域内的油松林造成极大的破坏,是中心林场重点预防的森林虫害之一。目前该场范围内尚未发现松材线虫,但必须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松材线虫,是通过寄生在天牛等昆虫体内传播到油松树体,虫体极小,繁殖能力极强。虫害侵染后,油松树体针叶呈现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体停止分泌树脂,树干可明显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每年7 月-9 月为松材线虫高发期,应及时做好预报工作。

3.2 油松毛虫

油松毛虫是三交中心林场油松林常见害虫之一,生命力较强,为害面极广,主要为害油松的松针。1 年发生1 代,幼虫每年冬季躲在枯枝落叶层、石块下或杂草中越冬。4 月上中旬,越冬害虫开始爬出,上树啃食针叶;6 月上中旬,开始结茧化蛹;7 月上旬,成虫羽化并同步进行产卵;7 月中下旬,虫卵孵化幼虫;10 月下旬,害虫准备越冬。

3.3 松梢螟

松梢螟属油松常见害虫,通过吸食油松及其它松类的针叶、树梢和嫩枝的树汁生存,尤其是对油松幼树为害较大。在该场1 年发生1 代或1 年发生2代,每年冬季幼虫躲在树体枝干伤口皮下越冬;翌年春季4 月幼虫开始为害嫩枝嫩叶,第一代幼虫孵化期为7 月中旬-8 月下旬,第二代幼虫孵化期为9 月上旬-10 月中旬;11 月上旬幼虫开始越冬。

3.4 油松小卷蛾

油松小卷蛾为油松常见害虫之一,1 年发生1代,主要为害油松针叶,尤其是20 年生树木受害较为严重。成虫每年4 月上旬开始羽化;5 月上旬为羽化末期;9 月初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在地面用丝连缀杂草、土粒或碎叶结茧越冬。成虫多在傍晚活动,喜欢吸食针叶树汁,严重时可导致针叶枯黄脱落。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营林防治

营林防治就是通过改善营林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树体自身抵抗力,从而限制病菌或害虫繁殖、传播和侵染,实现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的目的。营林防治,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油松品种;其次造林时要尽可能营造油松混交林,根据造林地,有针对性地选择混交树种,提高生态系统的自身免疫力,并对现有生长状况较差的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再次要做好林分抚育,病虫害木、枯死木、生长弱势木、弱枝及枯枝等极易感染病虫害,是病原物孳生场所,要及时进行清理,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4.2 病虫害检疫

造林之前,要做好苗木检疫工作,从根本上杜绝油松病虫害发生。要加强《植物检疫条例》、《山西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明确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引进或培养植物检疫专业型人才或与当地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植物检疫技能培训。在营造林之前,由专人或专业机构对所有外购油松苗木进行检疫,合格苗木统一发放植物检疫证书;在重要路口设置植物检疫站(点),对运输油松的过往车辆进行检查,保证安全过境。

4.3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

病虫害监测与预测工作是油松病虫害防治的基础。林场应在林区重要位置设置固定监测点,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地油松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病虫害的发生还与当地土壤、气温、降水量、油松品种等有着密切关系,将每年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汇总,建立年度油松病虫害数据库,利用高新科技及监测信息系统对每年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并提前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工作。

4.4 人工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3 种。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一般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但是见效慢、无法大范围使用,在油松病虫害预防或轻微发生时可作为主要防治手段。例如,利用松墨天牛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害虫,或人工释放赤眼蜂,可有效防治油松毛虫等。化学防治效果直接,可大范围使用且防治成本较低,但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灭杀害虫的同时连同有益生物一起灭杀,所以选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应尽可能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药剂。例如,松材线虫可使用桉叶精油等化学驱避剂进行防治;油松毛虫可用苦参碱烟剂进行烟熏;松鞘螟可在幼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溶液进行防治;油松小卷蛾可在幼虫孵化期用苦参碱1000 倍液进行防治。

猜你喜欢
针叶植物检疫染病
偶感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不同林龄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针叶和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雪景
2019年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德惠市举行
风雨海棠
瑞典林主协会提高工业木材和针叶锯材的价格
爱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