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调查

2021-01-01 10:51王聪延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兵团少数民族

[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各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关乎兵团的前途与命运。本调查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情况。

[关键词]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6—0102—05

[作者简介]王聪延,女,兵团党委党校屯垦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根基。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许多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但自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之后,西域就成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学习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成为西域各民族和中原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工具而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考古发掘和史料的记载:汉代以降,汉语言文字作为官方用语在西域长期通行。从西域诸王取汉式姓名到“羌女尺牍”、从西州学童卜天寿手抄“论语郑氏注”再到契丹贵族耶律大石“通晓辽、汉文字”无不体现了汉语言文字在促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增强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过程中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1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要“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2

普通話和规范汉字作为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是增进中华各民族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是中华民族的声音。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公民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创造者和建设者的一分子,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认真学习、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才能从内心里由衷地欣赏祖国的文化,自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掌握和流利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准确领会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将党的声音、党的关怀及时地传达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和群众,才能积极促进各民族广泛的交往,全面的交流和深度的交融,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才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兵团能否继续肩负起维稳戍边、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按照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到2020年完成义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求,兵团坚决贯彻落实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通过近年来兵团各团场对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各民族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遍提高。为了进一步明确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2021年笔者先后数次赴×师×团×中学,对该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266名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城郊。由于近年来该团兴建了多所楼盘、吸纳了乌鲁木齐市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吸引了南北疆多地州各民族群众购房定居。位于该团的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拥有来自全疆各地州、各民族学生,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截至2021年9月,该校学生总数3235人、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绝大多数,总计345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近11%。

对该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调查符合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样本采集标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

本次参与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是一、六、八年级共266名各民族学生。其中一年级在校生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六年级在校生9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八年级在校生130人,约占调查总人数49%。他们分别来自在新疆各民族人口数量较多的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壮、藏共8个民族,因此本次问卷调查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况。其中学生人数最多的是维吾尔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39%,其次是哈萨克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9%,位列第三的是回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11%,汉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汉族学生问卷不参与数据的结果与统计),蒙古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5.6%,其他各民族约占调查总人数的8.4%。

本次问卷一律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两种题型:一为填空题,题量约占问卷分值的55%;二为选择题,题量约占整个问卷的45%。填空题难度较大,其一,少数民族学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其二,少数民族学生需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答题,这有效避免了因受访者读不懂题、随便靠蒙或猜而答对问题的巧合性,使问卷结果更加接近真实的情况,而且通过对填空题的考查,可以观察兵团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情况。

二、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兵团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整体上明显提高。

第一,绝大多数学生能用规范汉字书写并回答问题。问卷两种题型共18道题,题目涉及《兵团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字表》共630个汉字,其中初级285个,中级177个,高级168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书写98个汉字,其中初级47个,中级28个,高级23个。该中学六、八两个年级的96%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用汉字规范书写且答对问题;约3.3%的学生能理解题目、用汉字书写且基本答对问题;约0.7%的学生能回答约80%的问题。笔者分析这部分学生有些是汉字认不全,看不懂问题;有些是能认知汉字、看懂题目但不会书写,导致无法回答问题。该小学一年级新生61%学生能理解题目(问卷难度降低),能用汉字书写且基本答对问题;约39%的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笔者分析:这与一年级新生刚刚步入学校、接受国民系列教育时间还很短,所以认汉字不多,会书写的汉字更少有关。

第二,答题准确率高。在回答“我国国名的全称”时,六、八两个年级95%的学生给出了准确的答案,有3.8%的学生给出了我国国名的简称,仅有约1.2%的学生答案出现别字。问题“我国的国旗是什么?”,91.6%的学生写出了标准答案“五星红旗”,2.21%的学生简答“红旗”,有6.19%的学生把红旗的“旗”写成了“期”或其他错字、别字。在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时,100%的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问题“我国的执政党是什么?”,98.6%的学生写出了正确答案,1.4%的学生简答。通过正确回答这四个问题,反映出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对中国共产党高度的认同,也间接反映了近年来兵团在加强对各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方面落实到位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第三,八年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优于六年级和一年级新生。本次问卷调查,为了能尽可能地接近事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兵团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避开学生因年龄和接受学校教育时间不同而导致结果的差异,调查组对八年级学生的问卷考查难度大于六年级和一年级。问卷结果显示:虽然八年级学生的问卷难度增加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要好于六年级和一年级。例如,问题“雷锋精神是什么?”六年级约11%的学生答错或不准确;八年级约7%的学生答错或不准确。而且八年级学生能够对雷锋生前常说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进行较准确的填空,令笔者满意。这说明该中学在日常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对学生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第四,本问卷对能突出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思想、节庆和饮食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调查。从问卷的整体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表现在:当问及“端午节要吃什么?”时,94.93%的学生都选出了正确的答案。相比之下,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了解相对较少。93.65%学生选择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6.35%的学生选择了道家或法家。这是一种相对的比较,如果单独分析该题,93.65%的认同高已经很高了。

第五,兵团各族青少年文化交往走深走实。具体表现在:当问及“您喜欢吃下列哪些食物?”时,在“馕、米饭炒菜、粽子、炒米粉、饺子、粉汤、抓饭、拌面、火锅、烤肉、凉皮”共11种备选食物中,“火锅、饺子、烤肉、米饭炒菜和拌面”最受学生的欢迎。表示喜欢吃火锅、饺子、烤肉、米饭炒菜和拌面的学生分别占全体受访者的68.3%、63.76%、62.53%、61.54%和51.7%;40%—50%的学生表示喜欢其他六种食物。这说明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不仅青睐烤肉、拌面这些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饮食,而且对起源于内地的火锅、饺子和米饭炒菜同样表现出高度的认同。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在饮食文化方面高度的趋同性说明:近些年来,在兵团广泛开展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活动之下,各族学生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吃、住在一起,生活上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兵团各族学生文化交往走深走实。这也是该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新疆第三次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具体体现。

第六,兵团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口语交际能力明显提高。为了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当前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次调研除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书面的问卷调查,笔者还随机跟一、六、八三个年级共26名学生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了口语交流。口语交流的内容从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到学生应知应会的生活常识。总体上,三个年级少数民族学生都能较流利地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回答。相比较而言,由于一年级新生年纪小,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所以能用国家通用语言较流利回答约90%的内容;六、八两个年级由于入学时间长,平时和汉族学生交流时间长,显然国家通用语言已经成为继他们本民族语言之外的与其他民族交流最常用的工具。对笔者提出的10个问题,96%的学生能较流利地用国家通用语言正确回答。对这些学生而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与其他民族交流已经不存在语言的障碍。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近年来兵团在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方面贯彻落实到位。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用国家通用语言较熟练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且能准确领会书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信息,进行较准确的回答,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仍然有大于11%的六年级学生不知道雷锋精神;占全体14.3%的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其中4.3%的学生不知道,5%的学生回答不完整,约5%的学生答成其他歌曲名。另外,从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能够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确答题的学生达到了90%以上,但书写情况不容乐观。统计结果显示:58%的学生书写一般,26%的学生书写良好,只有约9%的学生书写整齐、美观,还有约7%的学生书写歪歪扭扭、难以辨认。这个结果反映了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熟练书写的能力还不够,今后需要不断提高各族学生规范书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水平。笔者分析:该情况应该与信息化时代,每个人与他人的交往大量使用电子通信产品,采用书写与他人交往的频率大大降低有关。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自2016年兵团《关于推进少数民族学前及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兵团在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推行力度和提高普及程度方面贯彻落实到位。按照《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201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总体目标和在西部地区“要力争将普通话的普及率提高到80%以上”的区域目标的最高标准,兵团的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已基本达到要求。但按照《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提出的“到2020年,完成义务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要达到此目标,让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准确、熟练、流利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然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增进各民族学生广泛地交往、交流和交融

提倡创办民汉合校,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各民族学生学在一起、玩在一起,通过广泛地交往、全面地交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和口语交际能力,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了解彼此文化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而形成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理念、建立手足相亲和守望相助的情感体验,形成“大家庭”的共同体意识。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就是要提高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根据文化认同三维心理机制,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全面、充分、准确地认知中华文化,才能主动、自觉、自愿地归属和认同中华文化。学校作为培养各民族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主阵地,需要建立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常态教学机制。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实施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形成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

具体来讲,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民族学生参与校园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校园园景的设计、利用电子屏、广播等媒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弥漫、浸润校园,使各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第二,把公民常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兵团精神、胡杨精神教育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相结合,让广大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了解今天的兵团是老一辈军垦战士用热血和青春换来的,通过对青少年思想的教育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兵团精神,把兵团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第三,学校应当组织各民族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书法比赛、诵读中华经典文化、中华经典文化知识问答、学唱中华戏曲等参与度高的比赛;开展中华文化讲座等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中华文化陶冶各民族学生的心灵,让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继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是各民族交往的基本工具。汉语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和符号。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宪法的角度对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全体国民提出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無论来自哪个民族,应该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树立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第一身份。既然承认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当中来。这既是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也是公民对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学生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现代化的需求、对于培养语言文字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更好地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与总结后,调研组认为:兵团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总体上已达标,但为了将来兵团能够在新疆继续发挥好传播中华文化、发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作用,兵团各级、各类学校应该继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把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考核纳入少数民族学生升学考试机制中。具体来讲,把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考的一项必考科目,设置分数线(不宜太高),此标考核达标且品学兼优考生安排进入重点高中,继续学习更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和兵团服务。在这样的竞争和选拔机制下,相信会激励兵团更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更加用心地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兵团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谢雱绥宁少数民族村落油画写生作品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定义的新思考
新形势下兵团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践行路径
兵团精神在现代舞美设计中的应用
78人荣获“第二届兵团基层文化能人”称号
兵团今年引进内地高校毕业生2600余人
60年,铸就不朽精神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