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创设

2021-01-01 02:15郑毅晖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设高中英语文本

郑毅晖

摘 要:问题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的价值内涵,构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在高中英语阅读问题链的创设中,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问题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的一般课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创设》成果,课题立项编号:JZ190204。

问题是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工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思维进行培养,促使学生从低级思维发展为高级思维。

一、“问题链”的界定

王后雄在《“问题链”的类型和教学功能——以化学教学为例》一文中明确提出,所谓的“问题链”,就是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针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将教科书重点知识转化为教学问题。这些问题不同,但是要保证系统性。这些问题有中心、相对独立,存在连续性,相互之间关联。就形式而言,“问题链”是将不同的问题之间建立关联性,问题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就内容而言,问题之间是相互连接的;就目标而言,问题逐步深化,问题间能够衔接,每一个问题都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问题链”就是问题之间连接的链条,问题之间相互衔接,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其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而是教师和学生基于问题的情境进行多角度探索、多层次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问题链”是师生互动、疑问设置和疑问解释的动态发展过程。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和建构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问题链”,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问题链”不是简单地把几个问题结合起来,而是把教科书知识转化为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的问题系列,需要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为依据,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将具备独立性且相互关联的各种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的逻辑顺序是,第一个问题为第二个问题的基本条件,第二个问题为第三个问题埋下伏笔。这样层层推进,形成连锁问题,构成问题链。将“问题链”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是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逐步深入思考,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锻炼,文化意识和思想素质得以增强。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也就是说,在主题意义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通过一系列体现综合性特征的英语学习活动,促进语言学习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对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将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进行知识迁移,并在学习方法上不断创新,运用多元思维展开思考,准确判断价值取向,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

所以,笔者认为把英语学习活动观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链设计,可以避免传统阅读教学中的表层化和碎片化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挖掘语篇,探究主题意义,让学科核心素养扎根于课堂。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问题链”设计

英语学习活动观路径需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实现,即学习理解层面的活动、应用实践层面的活动和迁移创新层面的活动。

第一层次是学习理解层面的活动,是建立在语篇基础上的学习活动,所涵盖的内容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教师以主题为核心向情境创设出发,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激活,对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铺垫,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is article?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What does the sentence mean?

What words does the author use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

第二层次是应用实践层面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基于学习理解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将主题作为核心,采用交际活动的方式对于构建的知识结构进行描述、解释、推理并做出判断,逐步内化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对新的知识结构予以巩固。这样可以对语言应用自动化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如:How can you say it in another way?

What if the story happens in today's world?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to use a metaphor here?

Could you distinguish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 in this article?

第三层次是迁移创新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或作者所持态度进行分析,对文本的文体特征以及修辞方法加以欣赏,对文本与主题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对主题意义进行深化理解,实现深度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知识素养得到培养。

如: Do you think the arguments are well supposed?

How do you like the writing style of this passage?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

What suggestions would you give to... ?

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问题链创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范例

笔者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4 Lesson1 Avatars为例,阐述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中问题链的创设。

本案例基于对文本的分析和教学目标,共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激活已知;内化信息,深度理解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五、结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问题链创设,逻辑清楚,层层递进,体现了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以避免传统阅读教学中的表层化和碎片化,能有效地引導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深入挖掘文本,探究文本的主题意义,让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落地并扎根于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 ?: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创设高中英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设未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