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

2021-01-01 10:13郭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郭琦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干预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 FPG、SBP、DBP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血糖有效控制率、血压有效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控制患者血糖、血压,改善患者 FPG、SBP、DBP水平。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宣教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166-02

高血压糖尿病是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慢性综合性疾病,特别是近几年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对患者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1]。此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由于治疗疗程长,通常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低,所以在药物治疗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社区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容提高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特选取 60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护理研究,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社区服务中心接受干预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2.35±3.13)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6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4.12±2.18)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5例,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5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过敏史、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性不大, 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方法 (1)首先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宣讲,首先评估患者对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并评估患者年龄、病情等基本信息,然后给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宣讲资料,针对阅读有困难的患者采用讲述法。并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正确血糖、血压自我检测方法。(2)实验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进行干预,首先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树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并嘱咐患者适当运动,比如慢跑、健步走等,对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帮助。饮食方面: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主张少食多餐,降低餐后胰岛负担,避免餐后高血糖和药物高峰时出现低血糖,并告诉患者饮食治疗原则,计算每日食物总热量,选择血糖和血脂指数低的食物,适当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钙的补充。用药指导:依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额胰岛素,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胰岛素注射方法,告诉他们药物推注完毕后,针头需要在皮肤内至少停留10s,保证药物剂量全部注入体内。口腔护理:定期检查患者口腔,每年洗牙1~2次。养成勤刷牙的习惯,早晚各刷一次,有龋齿的患者选择含氟牙膏刷牙;有牙周病的患者可以选择能缓解牙周病的药物牙膏刷牙。

1.3观察指标注意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依据2008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老年糖尿病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8mm0l/L,餐后2h 血糖≤11.1mm0l/L 和血压控制目标≤140/80mm0l/L, 1mm0l/ L=0.133kPa)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的临床统计中,均采取SPSS20.0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校验,计量资料用( x ±s)表示,用 t 进行检验,当检测结果P<0.05时,则表明本次的临床统计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和血糖、血压有效控制情况比

较经过干预,实验组糖尿病知识掌握人数26人,占比86.67%;血糖有效控制情况23人,占比76.67%;血压有效控制人数24人,占比80.00%。对照组糖尿病知识掌握人数7人,占比23.33%;血糖有效控制情况10人,占比33.33%;血压有效控制人数11人,占比36.67%。两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血糖有效控制率、血压有效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 FPG、SBP、DBP 水平比较干预前,实验组 F P G(7.80±1.81)mm ol/l、SBP (144.21±12.61)mmHg、 DBP(90.36±14.42)mmHg,对照组 FPG(7.88±1.79)mmol/ l、SBP(143.33±13.73)mmHg、DBP(91.14±11.61)mmHg,两组患者 FP G、SBP 、DBP 水平无明显差异;经过干预,实验组 F P G(6.47±1.14)mm ol/l、SBP (131.67±16.32)mmHg、 DBP(79.12±10.72)mmHg;对照组 FPG(7.24±1.51)mmol/l、 SBP(140.24±9.41)mmHg、DBP(85.98±13.81)mmHg。两组患者FPG、SBP、DBP 水平经过干预后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FPG、SBP、DBP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病情比较复杂,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在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很难控制自身血压、血糖,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疾病,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疾病康复有很大的帮助[2]。

很多患者仅仅知道严格控制饮食,但是很难长期坚持,社区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会定期提醒患者,并嘱咐患者适当补钙,增强胰腺功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3]。食用低糖、低血脂、低热量的食物是控制血糖、血压的关键,另外良好的口腔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因为口腔疾病与糖尿病是互为因果关系,口腔中含有某些细菌可以产生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中,导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更加敏感,最终导致血糖升高[4]。所以定期洗牙能清除牙垢,勤刷牙能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口腔感染,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同时适当运动能疾病康复效果显著,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的复发率[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健康。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从而自觉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控制血糖、血压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金蕾 , 韩继啸 , 杜娟 , 等.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胺酸与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护理学报 , 2015,22(1):65-68.

[2] 卢群 , 孙晓 , 施雁 , 等. 上海10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 2016, 23(9):47-51.

[3]  吕玉洁 , 牛文翠 , 韩子全 , 等.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三年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2016, 15(2):108-113.

[4]  黃蕾.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现况与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综合干预模式的构建与评价[D].福建: 福建医科大学 , 2017.

[5] 胡建功 , 何朝 , 赵莹颖 , 等. 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2018, 26(4):307-310.